扫码手机阅读

三塘村的风流往事

作者:九天玄珍 | 分类: | 字数:43.8万

第113章 熙风跟二儿子分家

书名:三塘村的风流往事 作者:九天玄珍 字数:3207 更新时间:2025-02-03 09:43:14

祖德的一个兄弟去世,他这个兄弟生前住的房子是祖上留下来的,祖德也有份,按照村里的继承方式,祖德的这份就自然到了熙风的名下。

众族人将祖德那故去的兄弟送出去后,待一应丧事按应当有的程序办完,家人情绪稍微平复,那兄弟的儿子便召集房子有份的人坐下来把房子给分了,熙风分得一间厦房。

那间房子就在熙风现在住的房子的前一排边上,离的不远。

农村夫妻生的孩子多,但是住房少。

按村里一般的道理,哥哥结了婚生了小孩,就要准备分家,有能力做房子的就做新房,做不起新房的可以想办法找其他住的地方或者自己家人商量着解决。

哥哥分家之后,主要是腾出空间来让弟弟结婚。

深田已经结婚四年,生了两个孩子。

因为他手下的旬田还小,没到结婚的年纪,所以便一直没有提分家的事。

一家人在一口灶上吃饭,嘴又多,特别是带孩子的事情,婆媳之间难免有一些分歧,所以家人之间难免有些小摩擦。

曾致女和深田早就起了分家的念头,只是苦于没有条件,分了家还在同一个屋檐下过日子,那样分不分的没什么区别。

现在熙风刚好分得一间厦房,深田便打起了分家的主意。

他跟曾致女私下商量了一下,她竟高兴的举双手赞成。

深田打定主意要提出分家的事,但是他不敢直接去跟熙风说。

于是先把分家到那间厦房住的意思跟母亲渌云说了。

渌云做不了主,她也不晓得该不该分家,但是孩子既然有这个想法,她还是想帮他的,于是就交代深田在吃饭的时候提出这个事,她在一边帮腔。

这天吃晚饭的时候,深田胡乱扒拉着碗里的饭,心里其实忐忑不安,他想着跟父亲提分家的事,但又不好怎么开口,还有点害怕。

他酝酿良久,最后鼓起勇气,咽下嘴里的饭菜对熙风说:“爸爸,我有件事想问下你的意见。”

熙风见儿子表情严肃,吊起眉头看着深田说:“啥事?”

深田想,还是像杀猪一样,一刀来的痛快,于是直接一句话表达了意思:“我想分家到那间厦屋去住。”说完仔细盯着熙风。

熙风其实拿到厦房的时候已经想过这个问题,但是什么时候分他觉得倒是不急,毕竟邵田不在家,旬田又还小。

熙风问:“分了家,孩子不好带吧。”

渌云在一旁说:“孩子我和娘吖照样可以帮着带,反正又不远。”

渌云说完看看张左英,然后又把目光转向熙风。

张左英点点头说:“孩子白天照样可以放在这边我来带。”

熙风考虑了一下,一来这边住的比较紧;二来那间厦房确实是空着,让他们两口子过去住也可以,又见渌云和张左英都同意,于是也就点了这个头。

深田和曾致女把那间厦房打扫干净,然后在熙风的帮助下垒了一口灶。

又把原本属于自己的衣服被子、衣箱柜子床等物搬到厦房,然后熙风给他分了一些柴米油盐、碗筷等物。

两夫妻带着孩子开始到厦房里过起日子来。

熙风名下的一家,这下就变成了两小家。

邵田自上次从家里返回成蓉后,在成蓉除了工作之余也慢慢变得活跃起来。

有一次,在到成蓉市区玩,竟遇到以前跟自己同一个部队的战友,那战友是余仙人,叫谢长发,跟邵田算是半个老乡,但是当时在部队的时候,两人并不很熟。

出门离家在外几千路,遇到一个老乡,邵田自然高兴,跟谢长发的关系也很快变得熟络密切起来。

后来,谢长发给邵田介绍了一个姓谢的女孩做女朋友。

那女孩子其实人在余仙,两人互相寄了照片,相互通了一次信之后便杳无音讯。

邵田问了一次谢长发是怎么回事,谢长发说他也不清楚。

邵田猜测她可能在余仙找了别人了,后来也不再主动给她写信,慢慢的也就完全失去了联系。

但是,这对邵田和谢长发的友情没有影响,两人的关系仍旧比较融洽。

最近一次,邵田去找谢长发,谢长发告诉他一个消息,说最近邵田所在的机械厂有一批工人跟象章省城的洪发机械厂的有一批工人对调。

邵田回到厂里,找到自己车间的掌管陶亚凯,问他是否存在一批工人对调这回事。

陶亚凯支支吾吾不肯说出实情。

邵田心里盘算一下,下午下了班后,买了两包烟和两斤苹果,偷偷提到了陶亚凯的住处。

陶亚凯见邵田人老实,而且很有诚意,就跟他说了实情。

他们所在的厂有一批象章人,洪市的洪发机械厂有一批天蜀人,为了解决工人在外乡的一些具体困难,两厂达成了协议,对这些人进行对调,但是双方的人数不一致,所以名额是有限制的。

陶亚凯指点邵田,可以向车间打报告,说出自己的实际困难,然后经车间批准后递交到厂部让厂长批准。

陶亚凯晓得邵田平时工作表现还不错,也就跟邵田说了很多。

邵田临走的时候,他也只肯收一包烟,剩下的一包跟苹果坚决不肯收。

邵田回到住处,当天晚上就写好了一个申请对调的报告,他在这份报告中撒了一个小谎。

他写的申请对调理由是跟象章余仙的一个姓谢的女孩子谈恋爱,两人相隔几千里,结婚十分的困难,特别是以后成家是个非常大的问题。

第二天,邵田将报告递给了陶亚凯。

陶亚凯看了他的报告后,签了同意。

过了几天,陶亚凯将自己签批的二十一车间的申请报告全部转交到了厂部,这其中包括邵田的。

就在厂里的递交了报告的工人欢欢喜喜准备着回老家的时候,一个不好的消息传开了,使邵田的心情跌到了谷底。

厂里不晓得从哪里传出说,厂长不同意对他们放行。

一开始,大家都以为是谣传,耐着性子等了几天,确实没有他们对调的消息。

一些人包括邵田开始急了,但是急也没有办法,他们完全找不到门路。

这时候从其他车间跳出一个“英雄”,他召集大家一起去找厂长说情。

很多人站出来表示同意,邵田也跟在后面。

一伙象章老表,个个苦着脸到了厂长的办公室,由那位“英雄”代表众人诉苦,说出了大部分的困难。

最后,厂长终于体会到了众人的思乡之情,终于在申请报告上签了同意。

邵田兴奋难平,去找了一趟谢长发,告诉了他这个好消息。

谢长发知好友要走,心里面有点失落,但是好友既然能回乡,也只能为他祝福。

两人相约到照相馆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

可惜,等邵田回了省城,两人的联络渐少,后来便彻底失去了联系。

厂长签批后的第二天上午,厂里就下了调令,邵田下午就加紧办完了所有的离厂手续。

他害怕这件事情还会起什么变故,当天晚上便收拾好了行李,隔天就准备离开机械厂。

出了机械厂的大门,邵田心里踏实多了,到了这个地步相信调换的事情不会再发生变化。

到洪发机械厂报到的时间尚早,他从成蓉坐车到了商郑,再从商郑上车南下,途经建陵、姑平和申都等地。

他在建陵和姑平各玩了一天,在申都玩了两天。

在路上经历了坐车、游玩,前后共十几天时间才到达象章省城洪市。

邵田先到洪发机械厂办理了报到手续,厂里给他安排了住宿的地方,并通知了五天后开始上班。

邵田这下总算是彻底踏实了,调换的事情尘埃落定,他终于从几千里之遥的外地,回到了自己家乡的省城,一种归属感油然而生,一切都显得是如此的亲切。

他在宿舍休息一天后,带着从来没有过的轻松愉快心情到行省大院找了一趟熙林,告诉他他已经调回洪市的洪发机械厂工作了。

熙林十分的欣慰,当初从同一个农村家庭丢下锄头的两个人,如今又在省城汇合了,而且以后都将生活在同一个城市。

那时候,熙林已经结了婚,但是还没有生孩子。

熙林的妻子叫高桂霞,在行省农司的研究所工作。

高桂霞是洪市本地人,家庭出身比熙林要稍微好一点,但是对对熙林这边的亲戚还比较热情,对邵田也很好。

接下来的几天,邵田抱着一种将在省城扎根的心情在洪市畅游了几天。

他用心的记着每一条路名、每一个地点和每一次自己行走的方向。

他用心去观察体味着洪市人及洪市人的生活。

五天后,他到厂里上班。

洪发机械厂也是一个专门制造飞机的机械厂,他被分配在六十四车间,开始了在省城的机械工人生活。

邵田到厂里工作不久,洪发机械厂被军队接管了,他被调去维持秩序,后来又被调到疗养所看管几个关在里面的人。

几经辗转,离开厂里有几个月时间,他自己要求回车间上班。

他便又被调回车间安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