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崇祯帝
作者:骑驴看唱本呵呵 | 分类:历史 | 字数:192.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38章 歌谣
五月,,周皇后诞下皇子。
这个男婴的诞生,不仅对于皇室,甚至对于大明也有着重大意义。
在古代不仅国不可一日无君,甚至储君也放在了国本的位置。
不同于其他朝代各皇子夺嫡,这个孩子是皇后所生,也是陛下的第一个孩子,根正苗红稳如泰山的嫡长子,皇太子。
朱小峰宣布会大赦天下,并按照历史上那样,给这个孩子起名朱慈烺。
朱小峰看着吃完奶熟睡的婴儿,历史上崇祯由于忙于应付鞑子跟流贼,基本没有怎么关心过这小子,甚至他的 太子之位也是在第三年才得以确立。
这小孩作为太子从小在钟翠宫长大,后来刚搬到东宫,就经历了灭国的惨剧。
朱小峰思绪有点错乱,不过暗暗感慨,在这个时代,这小太子起码会平安成年,
崇祯那么烂的牌还能坚到1644年,自己如今底牌这么多,鞑子被自己打的签订了和平条约,高迎祥被自己打的在朝鲜吃土,
李自成被自己逼的在山里玩泥巴,国库目前还有盈余,财政状况也算很好,如今自己手握着一支强兵,大明这艘偏航的破船,好像开始有了起色。
"孩子,你就是一个象征,是大明即将中兴的象征"
朱小峰看着自己的孩子默默的说道。 他突然想到了刘秀。
这个东汉王朝的缔造者,大汉四百年基业承上启下的人物,他功绩虽然比不上刘邦,可他也是正儿八经的再造大汉的中兴之主。
历史上西汉被穿越者王莽所灭,而同样的天选之子,大魔导师刘秀,据传说同样的穿越者打败了王莽笑到了最后。
自己这算不算也是大明的中兴之主?如果自己算中兴之主,那自己的对手王莽在哪里?
虽然鞑子、高迎祥、李自成等人给自己带来了麻烦,可内心自己并没有把他们看做可怕的对手。
就算在安庆差点身死,可那些商人也只是会玩阴谋诡计,上不了台面。
第二天皇极殿内,内阁各阁老,六部堂官纷纷上书恭贺太子的降生。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册封皇子朱慈烺为皇太子,即日起入主东宫,大赦天下,凡在押人犯,秋决者一律暂缓三年,除触犯谋反及六大重刑囚犯一律赦免。"方正化宣旨道。
"陛下圣明,中兴大明指日可待"温体仁扯着嗓子喊道。
众臣急忙接着温体仁的话,高呼陛下圣明。
朱小峰今天无比的开心,以前看群臣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今天却就算看着钱谦益都无比 顺眼。
下午温体仁正翘着二郎腿悠闲的听着小妾唯美的歌声。
管家急匆匆的进来说道:"老爷,宫里来人了!还是方总管!"
一听是方正化亲自来了,温体仁大吃一惊,急忙跑出去迎接。
"方总管大驾光临,让小温感觉蓬荜生辉!"温体仁谄媚的说道。
这一幕要是被东林党看到,那估计会戳温体仁的脊梁骨,
这读书人最讲骨气,太监是她们最看不起的群体,就算不是东林党,别的党派,敢这样做小巴结太监的,也就几年前九千岁当政时候,有这么一些人。
虽然读书人看到温体仁的行为会非常不齿,可方正化却是大为受用,暗叹怪不得陛下的对这个温体仁夸奖有加,这个温体仁果然识时务。
"陛下口谕,这几块糕点很好吃,给温体仁送过去一些。"方正化说到。
听到是陛下专程派方正化来给自己送糕点,温体仁大为感动。
士为知己者死,这陛下虽然没让自己入阁,可就算内阁首辅李阁老,也未必有自己这样的待遇!
温体仁不知道,他一句中兴之主的马屁,拍的陛下龙颜大悦,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就是这个道理。
就在朱小峰沉浸在中兴之主的感觉中感慨打遍天下无敌手时,,
河南洛阳,这个曾经的古都却是另一派景象。
随着大旱的持续,持续甘山陕的旱灾于去年终于光临河南,鱼塘枯竭,各地河流断流,就连河南北部过境的黄河,水量也是低的离谱,所谓的跳进黄河洗不清,可跳进黄河,水也只有齐腰深。
从去年深秋到今年五月,整个河南没下过一滴雨。
河南作为重要的中原粮仓,除了靠近黄河的州县可以从黄河取水,可也是杯水车薪,只能保证少量麦苗不枯萎,其他州县,一望无边的麦苗由于缺水成片成片的枯死,,,
现在河南民众手中还有一些余粮,暂时不会饿死,,
可是,今年如果没有收成,,那再过两个多月,就会开始饿肚子,,而且会持续到明年,
明年老天爷赏饭吃开始下雨还好,如果不下雨,,那整个河南所有的民众,几乎都会开始饿肚子,当然有存量的不算。
可是小民百姓,吃饱肚子就是万幸,哪有多余的存量可以挨到明年秋收?
今年秋收可以预见的颗粒无收,这一年时间,,,没有收成?怎么活着?
六月,整个洛阳,虽然百姓暂时还有口饭吃,,可是不管洛阳城外郊区还是各县,可以食用得野草野菜都已经提前被摘了个干净。
六月底,整个河南都出现了粮食危机。
七月,河南各府县县令已经都坐不住了,,开始急得团团转。
百姓的死活虽然与他们无关,任何时候,当官的都不会被饿死,可是如果境内的民众全部死绝,那自己当的什么官?上面也肯定要怪罪,
七月中旬,粮食危机已经在广大河南地区出现,伴随饥饿而来的是一首歌谣,这首歌谣有如魔法,在河南民众口中广为流传并且被信若神明,
河南大街小巷都在传唱:青天已死,天国当立。太平良师下凡,普渡众生。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无处不保暖,无处不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