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作者:我爱吃大肘子 | 分类:古言 | 字数:110.2万

第398章 不得不给

书名: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作者:我爱吃大肘子 字数:2785 更新时间:2025-01-26 01:45:55

送走苏轼后,和珅刚欲稍作喘息,兵部尚书金肃与刑部尚书吕山泉便相继踏入户部大堂。

金肃为加强边防,购置军备而来,吕山泉则是因司法改革,监牢扩建等事宜急需银两。

面对两位尚书,和珅逐一审核着他们提交的文书,每一笔开支都需仔细斟酌。

然而,随着银子的不断批出,和珅的脸色却变成了猪肝色,异常难看。

倒是拿到银两的二位尚书,笑声肆意地离开了户部大堂。

当吏部尚书张白圭与吏部侍郎王安石联袂步入户部大堂时,和珅的心中已是五味杂陈。

这两位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吏部本身,更是陛下对于变法的坚定支持与厚望。

而此刻,他们前来所求,正是为了即将在武朝全境推行的变法准备充足的银两。

面对陛下亲自下达的旨意,和珅心中虽有万般无奈与不舍,却也明白自己身为户部尚书的职责所在。

他强压下内心的苦涩,努力让自己的面容保持平静。

“张大人,王大人,二位此行所为何事,本官已心知肚明。”

和珅缓缓开口,语气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陛下对于变法的重视,本官自当全力支持,只是,国库之银,已非昔日可比,连续多日的拨款,早已不堪重负。”

张白圭闻言,连忙上前一步,拱手道:“和大人所言极是,我等亦知国库紧张,然则,变法之事,关乎国家兴衰,不可等闲视之,陛下既已下定决心,我等身为臣子,自当全力以赴,为变法之成功贡献一份力量。”

王安石也紧随其后,补充道:“和大人,变法之成功,不仅在于政令之推行,更在于民心之凝聚,若因银两短缺而致使变法受阻,恐将引发民怨四起,不利于国家之长治久安,望和大人以大局为重,慷慨解囊。”

面对这么大的帽子,和珅也只能无条件批银子了。

随着最后一笔银子的批出,和珅的脸色已是苍白如纸。

但想到之后瀛洲的银子还会源源不断的送来,他的心里就舒服了一些....

起码,还能有进账。

..........

今天看到一个帖子,说为什么我国古代看上去侵略性不强,却有那么大的领土。

哈哈,那只能说我们的老祖宗们太会记录历史了,从秦朝开始,文武官就互相看不顺眼。

如果武将们打赢了,就给他们记载几个字,能交差就行。

如果打输了,那对不起。

看我大文豪不写亖你们这群臭丘八。

提笔就大书特书,几天几夜都写不完。

长此以往,我们就养成了越是屈辱,越是狼狈的历史,就记载得越详细的习惯。

天大的胜利三言两语,小小的失败大书特书。

五千年辉煌一笔带过,一百年屈辱史分上下两册。

这种不加修饰的叙事方式,既体现着泱泱大国的自信和底蕴,也能为后人总结诸多的历史教训。

所以我们史书中云淡风轻的几个字,可能就意味着一个个周边小国的灭亡。

例如:“灭国十二,遂霸西戎。”

在《史记》中短短的八个字,却意味着十二个小国被灭。

那十二个小国叫什么,君主是谁,有着什么样的文化和历史,史书中一个字都没有多余的记载。

还有《阿房宫赋》里面的“六王毕,四海一”。

始皇帝宏大的统一战争,就写了六个字。

不得不说,这群文官为了省字真的是煞费苦心。

所以我国古代确实能打,周边的国家要么被侵吞了,要么跑欧洲东亚去了。

举个小小的例子,历史上玄奘前往西域那蓝陀寺,途经高昌国,被高昌国王鞠文泰厚礼相待,甚至说玄奘能活着到达西域,都离不开鞠文泰的支持。

两人还结拜为兄弟。

但是玄奘从西域往回走的时候,发现高昌国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玄奘前往西域的过程中,途经了一百三十八个小国。

回来的时候却发现一半的小国都没了。

因此也有人说,难怪玄奘取经用了十八年,但是回大唐只用了十八天。

因为玄奘在走慢点,国境线都追上他了。

大家在想想古代的一些满族。

乌孙,楼兰,精绝,龟兹,夜郎,大理,高句丽等,他们是自己凭空消失的吗?

肯定不是。

这些小国能在史书上留下名字,就已经很不错了。

说明在当时他们已经不算是弱国了。

最后再说个小故事,林邑在南北朝的时候是个小国,惹了当时的刘宋,被直接打到灭国。

然后历史书上记载他们的内容,只是淡淡地突出了两点。

一点是该国战斗力奇差,另一点是该国特别富有。

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不灭你灭谁?

时间线推移到重新一统天下的隋朝,满朝文武闲着没事,聊着聊着又聊到了林邑这个小国。

发现他们竟然复国了,依旧羸弱且富有。

还杀过汉人,闲着也是闲着,于是隋朝又把这个小国再灭了一次。

还有明朝,人们津津乐道的郑和下西洋。

史书上告诉我们的是,我们都是下西洋交朋友的,开拓海外贸易,拓展朝贡体系。

但是历史书上不会告诉大家,并不是所有的海外小国都心甘情愿纳入我们的朝贡体系的。

凡是对我们不友好的,都被灭了国。

更别提汉朝,那些为了青史留名的汉使,跑到别国外交,主打的就是一个霸道和搞事,满世界找茬,出门就挑事。

赢了功成名就,输了大军在后。

汉使:我来干什么不重要,我死在这里很重要。

大汉的特性就是,消耗一个使者,获得一个宣战理由。

五岭南越西域大宛辽东朝鲜,都因为杀了汉朝使者而被灭国。

所以,汉朝的外使不是外使,而是战争的导火索。

他们乐此不疲地用自己的牺牲,来换得中原王朝出兵的理由。

以便后人在史书上能读到他们的名字。

大国外交,自当雅量。

还有就是汉武帝,灭国无数,打赢了轰轰烈烈的百年匈奴战争,将汉朝疆域扩大了一倍。

人们对他的功绩淡淡描述,却对他晚年造成的巫蛊之祸和民生凋敝耿耿于怀。

这就是我们的叙事方式。

委婉宣扬功绩,善于反省和总结教训。

一定程度上,是我们这个民族,能够延续几千年的原因。

所以,怀柔手段是永远无法扩张的。

讲究礼义廉耻是我们民族的一面,尚武精神更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礼仪之邦凡事都讲求个师出有名。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我国古人的意识里,整个天下都是天子的国土。

因此,我们不存在入侵,只不过是拿回自己的土地管理权罢了。

所以,与其说华夏的民族的历史是一部战争史,不如说是一部发展史。

我们打的所有仗,都是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战。

所有的土地,都是先烈们为了民族兴盛而用血与泪换来的。

正是因为他们用几千年积攒了雄厚的基础,华夏才得以在遭遇了列强两百多年的欺压后,仅用了短短七十年就完成了崛起和复兴。

厚积薄发,这是我们古人的智慧。

...

土地够用了,我就发展人口,人口太多了,土地不够分了,哎,我就往外占点地盘。

汉使傅介子直接五十人杀匈奴使节,然后杀楼兰国王,怒喝勿动,动,大军至,灭其国!

王玄策:吐蕃兄弟们好,我晓得一个宝地,女人漂亮,粮食多,钱多,我带你们去发财。

吐蕃:跟大哥干。

尼泊尔:大哥,我也想去。

王玄策:那感情好。

而且这地方特别衰,不禁打

他真的这样说的,然后灭十六国。

不知不觉又扯远了,真不是为了水字数。

就....嗯,你们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