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交换生
作者:黑礼服的冰鱼 | 分类: | 字数:63.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93章 可以把铜钱给融了
第93章 可以把铜钱给融了
东宫内的太子寝宫外。
丘常侍的办事效率很高,不过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带着六辆平板拉货的双匹马车,拉着一箱箱的铜钱,回到了东宫。
那场面,李虚都不知道用什么来形容。
一千贯的铜钱,足足装了二十个大木箱,每箱算下来六七百斤。
要是不借助马车牛车,李虚觉得自己光是把这些铜钱弄回家,估计都要一两天。
难怪这大唐这么缺金属,铁应该是拿去造刀剑等武器了,这铜怕不是全拿来造钱了吧!?
要是带上这么多的铜钱,去拿都不方便啊。
他笑着对正走上前的太子贴身内侍官丘彪,问道:“丘常侍,冒昧的问一下,这些铜钱我如何拿回去?能不能给我换成银两呢?”
中年太监丘彪对于眼前这位能得到太子赏识并主动招揽的小神医,态度还算和蔼,他笑道:“李小哥儿想要换成银钱?为何不早说?”
李虚苦笑的看了一眼身旁的师父。
我倒是想说来着,可是被师父他瞪眼打断了啊。
孙思邈察觉到徒弟的目光,一手抚须道:“你盯着为师作甚?这些铜钱又不是给为师的。别磨蹭,搞快些。为师还赶着回去印证那些穴位。”
对眼前这些铜臭之物,孙思邈没有一丝的兴趣,他只想早点坐上马车,回药谷去。
李虚瞥了瞥嘴,终于明白过来为什么师父连饭都不吃,要急着回去了。他说道:“师父,你要是赶时间就先回去吧,我今晚暂时不回去了,就住在长安。”
这么多的钱,哪怕换成银子也是将近一百斤,他肯定不会带回村子的,放到那保险柜里是最安全的。
“你这臭小子,不回去早说啊!亏得为师还与你一同等。天都快黑了,真是白白浪费为师的时间。”
说完孙思邈健步如飞地朝着宫外的马车快步走去,看着完全就不像一个七十岁的老人。
“我......师父你也没问我啊。”
丘彪在一旁笑道:“李小哥儿,那本官便命人把这些铜钱拉回内藏府,换银钱来?”
听到他自称本官,李虚也不觉得意外,唐朝的太监虽然也是阉人,但却不像后面那几个朝代,大唐的太监也是官。尤其是跟在皇帝和太子身边的内侍贴身太监,官职还不低,能力也是一等一的。
李虚点头,拱手道:“劳烦丘常侍了。”
“......”
又是半个时辰过去,一辆东宫的马车停在来福面馆前。
李虚将两箱银子搬下车,道完谢目送马车离开。
看着脚下总共近百斤的两个大箱,回想起先前在东宫看到的那全是铜钱的震撼场面。
足足一千贯的铜钱,算下来一百万枚铜钱。
那么多的铜钱,还好我没有......
李虚突然眼前一亮,拍手道:“对了,金属搞不到,我可以把铜钱给融了啊!”
一两银子就是一千枚,全部融掉,应该有个十几斤的铜。
这个时代,对于私自融化铜钱这种行为,朝廷并没有严令禁止,只是名义上有限制和监管。
完全不管也不行,毕竟铜是如今市场上流通的主要货币,要是全被拿去融化掉做成工具农具,那整个大唐的经济体系都会崩溃掉的。
只要不是批量化制造某些铜器,融些铜钱也是无关紧要的。
关于冶炼金属的材料问题,李虚本来还有些发愁的。
铁不好搞,铜钱还不好搞吗?
大不了就用铜好了,铜的熔点比铁还低,冶炼铸造起来反而还要容易些。
贵肯定是会贵些的,但好处是没铁那么容易生锈。
如今问题迎刃而解,李虚顿时喜上眉头。
哼着小曲儿,李虚将两箱银子搬进房间,并锁进保险柜。
大概是听到动静,正在侧房内坐着针线活儿的许音岚,起身推开门走出来。
迎面正好遇到李虚从房间走出来。
“郎君回来啦?”
“诶,岚岚呀,我刚跟着师父去宫里给人瞧病,才回来。”
李虚说着大步走向灶房,又问道:“岚岚,晚上还有什么剩菜不?”
“没了,郎君。平日我一个人,都是吃的面,没煮饭。”
许音岚摇头,走上前,脸上露出两个若隐若现的小酒窝,笑着说道:“郎君忙碌到此时才归家,定是累了吧。郎君去屋内歇着,想吃什么,小女子去给你煮。”
听到她的话,李虚身子一顿,愣在了原地。
长这么大,他还真是第一次听到有女的对自己说这种话,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这难道就是......被人照顾和关心体谅的感觉。
除了儿时的妈妈,和相处不多的大姑,他在外面从未有过。
李虚爸妈离世得早,爷爷年纪也大,因此从小到大,他做什么事都是自己动手,自己能做的时候,也绝不会麻烦别人。
即便后来大学,他跟小雅谈恋爱,也从未要求小雅帮自己做过任何事,反而是他还总是细心体贴的照顾着富家女吴心雅。
也不知道是不习惯的缘故,还是李虚不好意思,他摇头道:“谢谢,不用了,岚岚,煮碗面而已,我自己来就行。”
说完就大步走向灶房。
许音岚并没有就此作罢,踩着软绵绵的绣花布鞋小跑上前,拉住李虚。
“郎君,让小女子来吧~我......我身体已经无恙了。”许音岚脸蛋有些许羞红的说道。
或许她是以为李虚是体谅她来月事,所以鼓起勇气说出这话。
李虚也是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她说的身体无恙是什么意思,便笑着道:“岚岚,你月事......身体无恙了就好撒,跟我进灶房做饭有什么关系?”
许音岚却反驳道:“可是,从前我爹爹忙于公事归家太晚,都是回房坐下或躺下歇息的,备膳这些琐碎小事,要么是后厨的厨娘去做,要么就是我娘亲自......”
大概是觉得这个比喻有些不太对,许音岚没再继续说,就拉着李虚往灶房外拽,同时说道:“郎君~你就回房歇着吧。小女子给你煮面送来便是。郎君爱吃辣椒油,我都晓得的。”
“这......这不好吧,岚岚。”李虚也不知道为什么她这么坚持,还用香肩紧贴着自己后背在用力推,大有一种厨房是她地盘的意思。
“郎君无需多言,快些回房便是。”
“......”
皇城,太极宫内。
作为大唐天子,李世民还在自己办公的大殿内加班批阅奏折处理国事。
“陛下,东宫的丘常侍送来太子奏报。”
李世民手持毛笔,头也没抬的说道:“呈上来吧。”
一旁的王德闻言便走下台阶,将奏报取来,轻轻地放在李世民的左手旁。
在一篇御史弹劾宿国公程咬金下朝殴打官员的奏折上写下‘已阅’后,李世民放下手中的笔,拿起一旁的奏报查看。
奏报不是奏折,没有那么正式,却又比书信要严谨一些。
“消毒~十余日便愈合不见伤口,那缝针之术竟真有奇效?”
看着奏报的内容,李世民先是眉头一喜,随后又面露疑惑之色。
“他不过一村户少年,连正六品的御药院博士都不授?此子难不成还真跟他那师父一样,不愿入朝为官?”
“......”
喃喃自语的李世民见到奏报中的千贯钱和村中土地并没有丝毫情绪波动,反倒是对李虚不愿意当官,和他想要铜铁五金等事有些不解。
铜铁等金属,都是制作武器的重要材料,是关于大军在外对战能否取胜的关键,李世民自然不会大意。
“王德,派人去查查,李虚他前些时日在长安城铁匠铺具体做了何物,平日此子都跟何人接触。”
“是,大家。”王德恭敬地回答道。
可还没等他走出门,后方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大概是又想了想,叫住了他,说道:
“算了,王德,不必查了。此子如此光明正大向太子讨要铜铁,恐怕查也查不出什么。”
“派人抄录他家的住址,明日送去长安县令,给他家再分几十亩地建房,还回绝了宫中的画师作图,自个儿画。朕倒要看看,他要修多大的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