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交换生
作者:黑礼服的冰鱼 | 分类: | 字数:63.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1章 李虚的建议
第141章 李虚的建议
画面一转,回到李家院子中。
见到李虚这突然之间的跪拜大礼,别说村民了,就算是后方他爹娘都一时半会儿没反应过来。
这时靠近前排,先前笑得最欢的一村中老妇,连忙上前将李虚扶起来,说道:
“哎哟~李大朗你这是作甚呐!就一件小事儿,何需你行此大礼啊!”
“再说,如今你可是官了,该是我们这些贱民向你行礼才是。”
起身后的李虚,摇头说道:“不,苟家奶奶,或许在你们看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对我李虚才说是大事。”
“若不是你们帮忙驱赶围剿贼人,围住山林,还连夜安排人来长安通知我,我小妹恐怕至今都还生死未卜。”
说着李虚再度弯腰朝四周的村民行礼说道:“小子无以为报。各位乡亲,今后有什么用得上我李虚,或是需要帮忙的,还请尽管开口。”
李虚说话本就偏现代风,通俗易懂,因此在场的村民全都明白李虚的意思。
“嘿,看你说的,这都是咱们应该做的嘛。都是同村的,太见外了。再说谁家没几个孩子,遇上这档子事儿,自然都是会出人出力的。”
“就是就是,你小子如今当了官,怎地反倒还很叔婶们客气起来了。”
“……”
“李大朗,咱这些岁数大的,反正也是种地,偶尔那些地主家有活就去帮忙,也求不上你。倒是你看能不能想想办法,给村里这些与你同辈大差不差的娃娃寻个出路。”
“是滴~俺家婆姨听田家那婆姨说,你给朱家两兄弟安排了活儿,月钱足有两贯。又带田家两姐妹去了长安城,开什么面馆。”
“你那要是还缺人,可否让俺家大朗去。”
“……”
听到这些村民的诉求,看着这些叔婶们一张张被日晒雨淋折磨得快秃噜皮的脸,以及那些与自己大差不差的少男少女们渴望的眼神,李虚一时间心里也是百感交集。
这些淳朴的村民,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他们自己,而是家中孩子出路。
他没有那么多的店铺安排村里这二三十个少男少女。
即便是有,他也一样不会把他们带到长安城打工。
都是些十岁上下,十岁出头的少年郎,不管男女,可塑性强。
怎么能一心只想打工搞钱呢,还是得多读书才行啊。
耳边依旧回荡着村民的议论声,李虚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村里人想要读书,那肯定不会是私塾或者家学,只能是村学。
村学早几年前,其实是有的,可因为那会儿负责教书的夫子突然有急事离京归了乡。加之各家各户都拿不出学费,也就是束修。家里还缺乏劳动力。
这种种原因导致,如今西甘村的村学学堂就一直荒废着,没再请夫子来。
平日里也没人闲得无事去搭理,如今杂草都长得快两米高了。
李虚知道,要想这些村民将家里孩子送去读书,那首先得保证他们的生活。
想要读书,每月花钱请个落魄书生来当夫子并不难,毕竟面馆不就刚招到了个当打杂小二的书生嘛。
可问题是得解决村民们的温饱问题。不然连饭都吃不饱,活都活不下去。还读个什么书啊。
所以问题还是得回归到村民们本身上来。
他的心中,突然萌生出了想要帮助村民提升生活质量的想法。
不说家家富贵奔小康,至少也得过得去。
之所以有这个想法,一来是为了报答村民们的帮助。
再有就是希望村民们能记得他李虚,记得李家的好。
这样村子才能更团结,今后再遇到此类问题,大家同样会帮忙。
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光靠他李虚一个人,想要快速改善大唐的衣食住行,实在是太慢了。
藏着掖着是能换更多的好处,可那完全没必要的事情。
他李虚要真想换到什么好处,获到某种地位,他完全可以把火药相关的武器制造工艺及配方,献给李世民。
到那时候肯定他要官给官,要爵给爵。
这些都是题外话,回到事件本身。
在他这个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农村的产业,其实大唐和古代也没多大区别。
第一二三产业的概念,几乎是可以完全套用的。
第二产业的材料加工制造和农副产品生产等,以及第三产业的运输业,餐饮业,旅游业等,都是建立在第一产业的畜牧,养殖,种植及林业供应材料的基础之上的。
不养鸡鸭猪牛羊,不种蔬菜瓜果,拿什么来加工?
拿什么来支撑餐饮旅游?
首先得要有原材料,粮食瓜果蔬菜,柴米油盐酱醋茶,除了盐铁专供的盐搞不了,别的都可以。
等到这些东西多到吃不完的时候,自然而然也就会往外面卖,或者加工成农副产品。
打定主意,李虚便走到一旁的菜园子里说道:“各位乡亲,我的建议呢,是让他们继续读书,村中那学堂一直空着,实在是不应该。”
“夫子一事,我来安排。束修也不需要各家各户出。因为我会实行夫子招募制,无需拜师礼。”
“你们看如何?”
本来听到李虚说让村里孩子去学堂,在场的村民都有些抗拒,听到李虚说不用出束修,众人心里的抵触情绪这才缓和许多。
但还是有村民说道:“李大朗,孩子去学堂倒是无妨,是应当多读些书。可俺们家不像你家,平日还需家中大朗帮着在外打零工贴补家用,亦或是上山摘野菜。这要是他……”
李虚早就猜到有人会说起这事,于是笑道:
“杨婶说的我都明白。”
“刚刚所说的学堂,只是我给村中孩童少年们的建议。”
说着李虚来到辣椒树边上,指着书上的小绿果实,问道:“诸位乡亲,想必都不认识这是何物吧?”
“甚至,我家这院子里种得所有的菜,你们想必都没见过。”
“这些蔬菜,一旦成熟,拿到长安城去卖的话,保守估计,卖个三五文,七八文一斤的,完全没有问题。”
“还有我妹妹前些时日孵出的百余只小鸡儿。其实只要我愿意,还可以孵化成千上万只来。”
李虚很是自信的说着,这些技术,不过是他手上所有技术中的冰山一角罢了,纯粹就是基础技术。
“你们若是喜欢种粮食种菜,我可以提供蔬菜种子给你们,各种各样的都有,不要钱。”
“至于种类,那些直接当菜吃的几十种我就不提了。”
“还有可以造出雪白霜糖的甘蔗,甜菜。”
“有可以榨出油来的油菜,玉米和花生。”
“有你们熟悉些的大豆,绿豆黑豆。哪怕你们不想换种子,我也可以拿现有的黄豆教做豆浆豆皮豆笋豆棒,以及各种豆腐。”
“不愿意种地的,可以考虑养鸡养鸭养猪养羊,甚至养蛙养鱼虾,我也有办法让你们养好有钱赚。”
“要是既不想种地,也不想搞养殖,我还可以教你们用面粉做挂面和碱面,教你们做酱,做醋,弄些村中产业。这些东西拿到长安城卖,肯定也不会差的。”
“总之,不管你们想做什么,都可以来问我。就算你们不知道做什么,也同样可以来问我,我帮你们出主意。定知无不言!”
“甚至想要发展产业又没钱财的,我可以借。不愿意担风险的,我甚至可以出资入股。”
“……”
李虚一口气说完后,却见在场数十人,包括自己爹娘妹妹,全都不说话。便笑问道:
“怎么了?我这么说,各位叔婶是听不明白吗?”
“还是说,你们不相信我有这个能力?”
这时,将几位前来宣旨的天使送上马车折返回来的张成德,激动不已的问道:“李大朗,你所言可是当真?”
“你家这院中种的是何菜?你说得挂面碱面,又是何物?”
李虚点头道:“绝无戏言!我家院子就种了辣椒番茄和黄瓜。估摸着再有个把月,就可成熟采摘。”
“挂面碱面就是一种面,这个我娘清楚。比你们平常吃的面块儿,要细得多,也要长得多。”
说着又指人群中嘿嘿直笑的李青松说道:“二狗和王菊婶吃过碱面,你们可以问问他们,味道如何。挂面则是一种可以大批量制作,想煮的时候直接取一小把丢锅里就行。不用每次都拿面粉和面。”
李青松连忙点头笑道:“对,李哥家的面,味道美得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