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后萧总被娇宠了
作者:海角天涯部落 | 分类:现言 | 字数:32.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16章 塑料瓶的危害
萧雨荷听洛斌提到欲跳楼的男生高考获得615分,她和大家都很高兴。
活着就是胜利。
萧雨荷今天课程少,她先回到家,顺便到奶奶家看看。
小亮亮被奶奶送去幼儿园,还没有回来。奶奶的腰回复得很好,又可以去捡废品。
“奶奶今天又捡回来什么宝贝?”
“雨荷回来啦,这些塑料瓶看着很喜庆的,我把它们清洗干净装些米、面、什么的。”
萧雨荷知道老人节俭习惯了,这样做看起来是好事,是对塑料瓶的二次利用,但长期用这种塑料瓶装食物对健康存在很大的隐患。
萧雨荷清楚不能直接告诉老人,那样会伤害到老人,会让老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她要怎么告诉老人这些塑料瓶的危害呢?
“奶奶今天还要去哪里捡废品呢?”
附近刚刚看过了,要缓一缓再去。
奶奶我知道一个地方塑料废品有很多,要不要去看看?
奶奶看看表,还不到接孩子时间,同意去看看。
萧雨荷带着奶奶走到一个加工厂附近。
远远就看到外面堆放着五颜六色的塑料制品。
一股刺鼻的气味飘散过来,奶奶尽管长期接触一些异味,此时也感到有些窒息,她捂着鼻子又跟着萧雨荷又向前走了一段路。
一个路牌赫然摆在路边,“我们只做良心制品,本品为一次性制品,如因二次使用导致健康问题,本公司概不负责。”
她们没办法走入室内,也没办法观看塑料制品的流程,但制作过程中飘出来的烟雾、飘出来的气味已经令两个人难以忍受。
“雨荷我们回去吧,我头有点晕。”
萧雨荷捂着鼻子点了点头。
“咳咳…”萧雨荷带着老人走出很远还在咳嗽。
奶奶也是如此“咳咳。”
我们平时用的塑料瓶原来是这样加工出来的。
“萧雨荷看到奶奶看过那个牌子上的内容。”
塑料瓶洗干净难道也不可以二次利用吗?那么好的瓶子丢掉很可惜。
奶奶我有个同学是研究塑料制品的,要不我们过去问问她吧。
奶奶这时已是开始持怀疑的态度,顺从地点点头。
萧雨荷担心老人今天走路太多,腰会不舒服,她跑到公用电话亭给同学打电话,大致说一下情况。
同学听出来萧雨荷的心意,放下电话赶了过来。
“奶奶好,我是雨荷的同学。”同学自我介绍,“我的专业是化工,主修课题是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
同学塑料制品制作过程那么大的气味,用来装食品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啊?
奶奶可以留意塑料制品底部的三角箭头的标识,代表着所用原料中树脂的等级和规格。
等级不同、特性不同、应用的场景也不同。
我们平时接触到的塑料制品,一般都是不可重复使用的 PET材质,比如我们常见的饮料瓶、矿泉水瓶、各种一次性的**袋、**盒、塑封等都是 PET。
这种PET的材质有轻巧、无异味,化学性能稳定等优势,可以用来盛放食物。
奶奶这些塑料制品可以用来装特定食物,但不可以随意改变它功能,盛放其它物品,那样是会带来安全隐患的。
比如饮料瓶、矿泉水瓶的设计就是针对于水、碳酸饮料等液体。人为用来装其它液体,就会因为液体性质的改变而让有毒物质释放出来,比如用饮料瓶装醋,液体的pH值就会降低,有害物质的迁移量就会增多。
PET也不适用于盛放温度高的物品,比如超过70度的食物和热水。不但会变形,也会迁移出对身体的有害物质。有人喜欢用矿泉水瓶装食用油放在灶台旁,高温下会加剧瓶中有害物质迁移量的增加,给人的健康带来隐患。
还有饮料瓶也会老化。我们可以看到矿泉水、饮料有保质期,其实除了水和饮料本身有保质期外,塑料瓶本身也是有保质期的,PET自身也会因为使用时间过长而老化,同样可使有害物质的迁移量增加,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
奶奶听得头皮发麻,她不是一个顽固的老人,她相信科学。
认知的不足,看来是我的行为出现了错误谢谢雨荷,谢谢同学我回家就把那些塑料制品都处理掉。
萧雨荷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她想到了培训班的那些家长,他们中有一些老人和奶奶一样节俭。
她决定请奶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那些老人们讲解一下。
奶奶来到教室,很快与同龄的家长聊了起来。
下面有请奶奶给大家讲讲塑料制品的危害。
我曾经是一名退休老师,为了给自己找点事做,经常出去捡一些废品,每次看到好看的塑料瓶就会拿回家,清洗干净后装上一些米、面等,每次都非常有成就感,以为自己又做了一次好事,做到了废物利用。
当雨荷带我看过塑料制品的制作流程,听她的同学讲解塑料自身是分等级的、每一个塑料制品都有其特定的使用范围,不是我们想象的可以二次使用。
节俭是好事,我听后最大的感受,尊重任何事物的自身特殊性,同时任何节俭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萧雨荷也给奶奶鼓掌。
年轻人不会在意塑料制品的好看与否,他们更在意饮料是否合口,喝完饮料随手就会扔掉,所以无需担心对塑料制品的二次使用问题,还是要针对老年人进行宣传。
萧雨荷又想到了社区,每个社区都会有老年人,何不把这些关于塑料制品的知识讲给他们听一听。
她担心奶奶一场一场讲下去太辛苦,八十年代没有微信,没有短视频,只有录音机,有录音磁带。
萧雨荷灵机一动,把奶奶对塑料制品的感悟,用磁带录下来。
她带上录音机,和奶奶一起找那些大爷、大妈们聊家常,奶奶很会与人沟通,一些老年人都喜欢和她聊天,熟悉后,奶奶就把录音放给他们听,他们相信了奶奶就相信了奶奶的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