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穿越汉平帝傀儡小天子的逆袭

作者:倒流河畔 | 分类:历史 | 字数:42.5万

第62章 增关筹码

书名:穿越汉平帝傀儡小天子的逆袭 作者:倒流河畔 字数:2372 更新时间:2025-01-02 20:53:16

太皇太后闻言。

刚刚因为见过须扑居次云想起故人,而存留在面上的缅怀温暖之情顿去。

老太太的眉头,渐渐拧了起来。

当时可是她,否了小皇帝的建议。

如今造成了这个局面。

王莽急忙出班道:“青州旱灾,已到百姓流离,路有饿殍的境地了?

怎么州郡的凑书,如今才报?”

姚恂慢慢回头,撇了一眼义正言辞的大司马。

稳稳心神回身道:

“青州奏疏,是已到了几日。

因州郡奏疏繁多,这几本许是压在其他书简之下,未曾注意。

如今流民离京兆尚有些距离,此时开始筹备赈济之策,尚还不晚。

如若再迟几日,恐出大事也。”

看到王莽如此表现,姚恂的心倒踏实下来。

现在就急着跳出来指责自己奏疏报的晚了。

如果拖到灾民抵京,闹出乱子。

恐怕连辩驳的机会都没有,自己就要被当成替罪羊给办了。

今日之事,奏疏就延误了几天,最多是失察之小过。

如若再耽搁个半旬一旬。

自己可就什么理由都没有了。

刘箕知道宋弘每日都会去翻看奏疏,疑惑地瞟了他一眼。

宋弘感受到皇帝的眼光,故作不经意地轻轻摇摇头。

表示并未看到过青州的奏疏。

“如今灾荒即已发生,也不是追究这奏疏早晚几日的时候。

尚书令所言也是,流民尚未抵京,朝廷还有时间应对。

大司农左咸,即日起配合大司马,筹备赈灾诸项事宜。”

王政君秉政半辈子,大风大浪也经过不少。

初始的震惊过后,开始沉着应对起来。

“喏。”王莽和大司农左咸同时应着。

“若无他事,就此散朝吧。”

欣喜和忧虑交织的心绪,让年逾七旬的老太皇太后有些疲惫。

“百官散朝。”

礼官见没有官员再出班奏报,扬声唱喝道。

“夫君,刚刚在朝堂上,你为何没有提起增开关市之事?”

回到驿馆后。

扑须居次云一边卸着繁琐的汉妆,一边不解的问。

“大司马事前已经交代。

我们本次上朝拜见,应是皆因钦慕大汉威仪,和关市无关。

我怎好在大殿上提起?

既然我们来了,大司马自然会派人来和我们商谈此事。”

“都侯,门外有汉官求见。”

一名匈奴随员到门口通禀。

“快快有请。”扑须当知道,肯定是有要员,来商谈增关市事宜。

“在下大司农左咸。”

“在下虎贲中郎将孙建。”

一文一武两位官员进门后,和扑须当互相见礼。

扑须当有些诧异,正常大司农来谈边贸之事确是合乎情理。

如今又跟个中郎将官,是何意思?

“上官前来,是否商议增设关市一事?”

须扑当也不再胡思乱想了,冲左咸一抱拳,直截了当地问道。

“都侯所言正是,不过。商议关市之前,大司马还有些事,需要贵伉俪首肯。”

左咸说完,以目示意了一下孙建。

扑须当夫妇心下一沉。

“大司马吩咐,如果贵夫人同意留在长乐宫,陪伴太皇太后些时日。

则关市增开事宜,立马就可确定。”

孙建大喇喇地道。

“大司马不是答应。只要我们来朝,就可以商议增开关市之事吗?

如今,怎么又要增加条件?”

须扑当沉下面孔,冷冷地道。

“现在不是来和都侯大人商议了吗?既是商议,自然会有条件。”

孙建笑嘻嘻,也不以须扑当的态度为忤。

“这……”须扑当哪会想到,还有这说辞。

“二位上官先回,我们夫妇明日自会给大司马个答复,如何?”

须扑居次云见丈夫张口结舌,出来讲了一句。

“皓月君之女,果然也是女中丈夫。如此,我等就回去,等贵伉俪的好消息了。”

左咸才不想管这昭君之女到底留不留,他要急着去商议赈灾之事。

那可是要火烧眉毛了。

送走二位大汉官员,须扑当夫妇默然相对良久。

“你已决定,留在长安伺候太皇太后?”

须扑当了解自己的枕边人。

刚刚须扑居次云答对完那个汉人武官,他就知道夫人已决意留下来。

“如今单于位子已经坐稳,奢儿也骑得骏马拉得硬弓了,就是雷儿还小。

不过有你和奢儿看顾,应也无甚大碍。

不答应留下的话,王莽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我且先留下,待关市一增,我再设法恳求太皇太后准我北归。”

须扑居次云叹口气道。

“只好委屈夫人了。”

须扑当也跟着叹口气。

他知道,夫人既已意决,必是要留下了。

……

……

出了驿馆,孙建自回虎贲期门军大营。

左咸急匆匆往大司马衙署走去。

“大司马,如今灾民之事,当如何解决?”

左咸见了王莽,行礼刚毕,就开门见山询问起来。

“那须扑当夫妇答应了?”王莽没有回话,问了一句。

“须扑当听闻孙将军说,要都侯夫人留下伺候太皇太后,才能增开关市的话后。

颇有不忿之色。

倒是那都侯夫人明理,说容他们夫妇商议一下,明日给予答复。”

左咸耐着性子答道。

“嗯,人都到了长安,谅他们也不敢不应。”

王莽闭目蹙眉。

心道:青州旱灾之事,看样已让太皇太后不喜,这王昭君之女是一定要留下的。

“至于灾民。”

王莽转头道:

“筹措赈灾粮食,先运往阳陵。

在京兆下属阳陵增设所民里,作为安置流民之所。

派北军步骑营,于京兆各隘口把守。见到流民,即押解至阳陵分三乡编伍。

一旦流民编伍后,不准踏出阳陵一步。

要保证不让流民滋扰到长安城。”

“阳陵,靠近先孝景皇帝及皇后之陵墓。在那边安置灾民,恐怕…”

左咸结结巴巴道。

阳陵靠近汉景帝刘启夫妇的陵墓。

王莽篾了他一眼,没有应声。

“流民远道而来,扶老携幼。朝廷要不要安排吏员沿途赈济补给?”

见安置之地没的商量,左咸商议起其它事宜。

“你府库,可有为青州旱灾所储充足备粮?”

“大司马未令下官早备灾荒,何来赈灾备粮?”

“那你拿什么?去沿途接济补给。”

左咸闻言低头不语。

“唉。”

王莽叹口气:

“调用府库储金,多多购置粮食,于京兆各关隘设些粥场。

发动京兆三辅官员、皇亲并豪杰巨贾,募集生资农具,运往阳陵。

先过了今年这个关再说。”

“喏。”左咸应了一声,匆匆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