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皇帝
作者:沐浴焚书 | 分类:历史 | 字数:280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201章 穷书生
“朕明白你的苦衷,等武术学院建立完成后,朕会彻底改革科举、武举,让天下习武,大严风气必然改观。大严百姓不应该是柔弱的待宰羔羊,而是上马能打仗,下马能当百姓的虎狼,蛮夷之地谁敢不服,就打,打到他们服,打到他们亡国灭种。”
赵宣口气很大,理想也很丰满,可惜现实却很骨感,改变不了现在没兵的局面,也改变不了很多兵都被派出去镇守各地的事实。
吴文峰迟疑片刻,试探道:“陛下,那两万新兵蛋子……”
赵宣摇头,“才刚刚入伍,武器都拿不稳,朕为了充人数,带他们前往,便是故意坑害他们,所以不能带。
你让兵部加紧操练新兵,用不了多久,必然会爆发大战,希望这群人能够派上用场。
告诉他们,发生战争,想要活下去的唯一办法,就是强大自己。
如果偷懒不强大自己,上了战场就是死路一条。”
吴文峰点头。
“陛下,那您不带两万新兵走,要带谁?”
赵宣自信无比,干脆开口,“朕把六千零伤亡精锐带去,足够弄死高丽,把柳如山安全救出来。”
六千零伤亡精锐?
吴文峰彻底懵逼。
即便零伤亡精锐是精锐中的精锐,人人都很强悍,但再怎么说,高丽都派来六万人马,兵力上绝对悬殊,陛下真的能保证能救出柳如山?
思索片刻后,吴文峰拱手。
“陛下,臣真是书生,不敢胡乱判断,因为不懂兵法。论用兵,怕是世界上无人是陛下的对手。既然陛下信誓旦旦说能赢,臣相信陛下必然能赢,唯一能帮助陛下的,便是在您御驾亲征的时候,镇压朝堂文武,不让他们弄出乱子。”
赵宣笑着点头。
“吴文峰,朕很欣赏你,跟你讲话不用费太多心思,很轻松,但朕有事情要吩咐你。”
吴文峰一愣,陛下尽管吩咐便是。
“兵部尚书赵云极不在,大严报社的事情,你要多上点心思,立刻写篇稿子交给下方,让他们大肆复印,发放给百姓,并且在唱报亭日夜各念一遍,头条必须得印上八个大字,犯我大严,虽远必诛。”
“是,臣明白。”
吴文峰点头,而后离开,回去思索片刻后,就提起笔,洋洋洒洒写下一篇文章。
文章相当犀利,最后读了一遍,满意的将文章送到报社,让人印刷。
第二天天微亮,百姓们就起床做工了,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报刊亭前,人影寥寥,百姓们再也没有最初的新鲜劲,人人都手拿一份报纸。
只有一些读书人和有钱人,才会去买日报,导致最近期间销量下滑非常严重,从最开始的几十万份变成了几万份。
销量下滑原因有很多方面,原本负责报社的是太师,后来被转移到赵云极手上。
赵云极前段时间又留在了吐谷浑,导致群龙无首,报纸质量日益下降。
还有一部分原因,当然是过去了新鲜劲,百姓们不想浪费钱财去买报纸。
何况,真想看报纸的话,到报刊亭外,去等着,会有人专门负责朗诵,照顾不识字的百姓。
赵宣对于销量下滑,并不在意。
潮起潮落终有时,如今大严国力强盛,有很多赚钱门道,没有必要死盯着报纸来争取微薄钱财。
再说了,赵宣创办报纸并非为了挣钱,而是为了抢夺舆论掌控权,报纸便是舆论的一种传播工具,有需要的时候便能派上用场,这就不负他当初的初心。
这时,一个书生打着哈欠,准备去买点早饭,到书院上学。
路过一处报纸代售点的时候,老板满脸堆笑。
“这位爷,不来一份报纸?”
书生摇头,“不要,钱太贵了,够我吃一顿早饭。”
“不不不,您误会了,今日的报纸不要钱,免费发放。”
“真的?”那书生一愣。
“如假包换!”
“那就来一份吧。”
人就是这样,免费的东西,就算是不好的,人人也都想要。
当接过报纸的时候,书生脸色巨变,头条上显目八个大字,犯我大严,虽远必诛!
八个大字,仅这八个大字,只够书生惊诧,继续往下看下去。
里头的内容,一条比一条震惊,让人火冒三丈。
柳如山被高丽贼子围困雪谷,陛下和高丽宣战,龙颜大怒之下御驾亲征,前往雪谷拯救柳如山,然后再挥兵高丽。
这事,像是一道惊雷,劈在书生脑袋上,劈的他外焦里嫩,呆若木鸡。
良久,才反应过来,一边跑一边喊。
“不好了,出大事了,不好了,出大事了!陛下的大舅哥柳如山被高丽包围,我国要和高丽宣战。陛下龙颜大怒,要对付高丽了。”
顿时,整条街道都震惊了。
没睡醒的穷书生?还是读书读傻的穷书生?
柳如山是谁?柳如山是柳莽的儿子,从无败绩的战神,怎么可能遇到危险,被小小高丽包围?
再说了,高丽是大严的附属国,千年来都臣服中原,当中原的儿子,陛下和高丽宣战干嘛?
听到消息,百姓们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没办法,自古以来,高丽的印象都烙印在百姓心中,谁都不可能相信儿子有反老子的一天。
书生反唇相讥,举着手中的报纸,高喊。
“官方都证明了,你们还不相信,不信的话自己去看,不用钱买,报纸免费拿,一看就知道。”
报纸的公信力还是很高的,百姓们可以不相信父母,但不可能不相信报纸,立刻蜂拥到各大报纸待售店,去拿免费报纸。
夜间印刷了数十万份的报纸,在短短半个时辰内,尽数抢空,百姓人手一份,看完报纸后满脸愤怒。
茶楼也好,酒店也罢,说书人今日都在说报纸上的内容,上座率也都是往常数十倍。
座位坐满了,百姓们就趴到窗户外,站在门口,支愣起耳朵听报纸内容。
京城书院的读书人,反应很强烈。
读书人都有着满腔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