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当王爷
作者:幸福的爬爬虫 | 分类:历史 | 字数:228.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574章 我不同意
是太子......
不,在许多人心里,他只是还勉强挂着一个“太子”的名号,他们更愿意在这个人身上,打上“李承乾”的标签。
照例对奏。
这让李承乾松了口气。
至少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里,朝堂上还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他微不可查的瞄了旁侧的人一眼——是倚着打着哈欠的林深,他也没什么变化,甚至还要变得更加懒散了一些。
处理几项棘手的事务之后。
李世民微微沉默下去,目光落在李承乾身上。
所有人噤声,可眼里的光毫不遮掩,打量着这对久违的父子。
许久后。
李世民缓缓开口,对着李承乾轻声说道:“你......可知错?”
噗通一声,李承乾直接跪了下来:“儿臣知错。”
“儿臣已经痛改前非,绝对不再犯昨日之错,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看着李承乾如此诚恳的模样,李世民心里不由得一软。
他轻轻叹了口气。
“知错就好。”
“人非圣贤,谁人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李承乾诚恳的点着头。
只是......
他好像听到了那位楚王殿下轻蔑的笑声?他是在嘲笑着这句话?
他不敢抬头看去。
只能假装刚才的声音,是自己的一个错觉。
李世民顿了一下:“朕很欣慰,正好朝廷手里也有一件事务须人去处理......”
李承乾眼里泛起光。
这大概是他最愿意见到的一种场面了,只要自己的父皇还会用自己,就证明自己在父皇这里还没失宠。
那他“太子”的身份,一时半会就还丢不了,还是稳妥的。
“儿臣定当肝脑涂地!”不等李世民完全说完,李承乾就大口应揽了下来。
林深微微皱起眉头。
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反应也同他差不多。
李元昌轻轻叹了口气。
这种反应并不讨好,连具体是什么事都不知道,就满口应承下来,给人一种不稳重,而且“急功近利”的态度。
这可不是什么好印象。
又失分了啊。
李世民眼里也掠过一丝不悦,不过他很好的压制住自己的情感,只当李承乾是久违朝堂回归之后的激动,继续说了下去:“朝堂最近正在制定蒙学之课本,你且跟在房相身后,进行编着......”
李承乾眼里的光渐渐更加浓郁起来。
他是太子,又岂会不懂这件事是自己父皇在给自己和房玄龄之间搭桥引线,甚至来说......是在给自己刷名望。
可李世民的话都还没说完。
林深就摆了摆手,强硬的打断他的话:“不行,我不同意这个事。”
李承乾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情绪,猛地转过头看向林深,眼中神情愕然,隐约还夹杂着一丝恨意。
不同意,为什么不同意!
为什么要断自己的路!
李世民也有些惊愕,林深的态度真的是太果断了。
林深向来是对皇子之间的事敬而远之。
这个时候,他不会、也不应该表露出如此鲜明的态度来。
“楚王反对,是为何?”李世民没有丝毫不悦,反而是和声和气的问道。
林深摇摇头,轻声说道:“我本就不同意只监禁太子半年时间,太短了——我很清楚戒断这件事没那么容易。”
李承乾哆嗦了一下,又把头埋了起来。
李元昌也是把头紧紧低下。
朝堂上的人目光大多都集中在林深身上,倒是都没注意到他们两个人的异样。
“再者说了,教育乃国之根本、国之重器,非大贤德、大能之辈,都不应该去插手这件事。”
“他有罪,且罪不轻。”
“他没这个本事、没这个资格去编着蒙学之书。”
“这种涉及到未来数十年乃至百年,成百万、千万幼童的事,岂能让一无能无德之辈指染。”
林深的话一点都没有给李承乾留面子。
一贬再贬。
把李承乾几乎训斥的一无是处。
李世民面上也有些挂不住,尴尬的咳嗽了好几声,林深才停住对李承乾的指责。
但他也找不到任何反驳的点。
蒙学的确重要。
若不是因为李承乾是他的孩子,是大唐的太子......李世民也不可能把李承乾派遣过去帮助房玄龄。
这是他的一点私心。
然而......他是皇帝,他不应该有私心。
也没有人会帮李世民开口说话,便是林深不出头,如魏征这般的人,也会站出来大力反对这件事。
“儿臣已经痛改前非......”李承乾不死心还想挣扎一下。
林深直接一脚踹上去:“闭嘴。”
李承乾五体投地趴在地上,一股巨大的屈辱感顿时袭上了心头。
只是没人帮他说话。
他也只能一个吭哧吭哧的爬起来,再跪了下去。
林深对这种食用芙蓉膏的人,向来是厌恶至极,若不是看在李世民的面子上,林深不介意用一些小手段让他彻底戒断掉。
“那楚王可有什么好的建议?”李世民抿了抿嘴,开口问道。
林深嗤笑一声。
像这种人,能够让他继续做个普通人,已经是极大的恩赐了,还想要“权重位高”、还想要成为一名公众人物?
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不过这种话,他也不会说出来。
若李承乾真有心悔改,立成一个社会反面例子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
林深思考了片刻后,轻声说道:“既然太子说他已经痛改前非,本王姑且就相信他,不过光有悔改之意......可不能代表他就真有悔改之心。”
“本王觉得,他且在万年县或是长安县,谋一个书吏的职位。”
“多见识一下百姓疾苦......”
书吏?!
李承乾涨红了脸。
何为书吏?
说简单一些,就是一个“临时工”编制,虽在县衙为官,但一点品级都没有,一般都是会读点书的人兼职这一职。
不能说这些小吏都是酒囊饭袋,可但凡有些本事的,也不愿意去做“小吏”这么个没有前途的事。
李世民脸也是一黑,他刚准备开口。
魏征站了出来,面色严肃:“臣以为楚王殿下之提议,是上上之举。”
“臣附议。”
房玄龄也站出来,面色同样的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