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前传,轧钢厂风云
作者:尝道 | 分类:都市 | 字数:77.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7章 求医(下)
易中海就那么静静的坐着,两眼呆滞。
过了好一会儿,才察觉到背后有人,回头一看,立马呆滞了。
“兰子,我……”
李兰看着易中海,表情郑重的说道。
“我知道,不怪你,你出去夜不归宿的时候,早上回来身上的头发和胭脂水粉味儿,我是闻得出来的,只是我没能怀上孩子,只能让你混着,万一外面要是能有一个孩子呢?”
“那样易家香火不就传下来了,我作为易家媳妇,本来就要想办法传递香火的啊,哪怕你出去找女人,只要能生下孩子,我心里也高兴啊。”
“而且我们以前谁也不知道女人不能生孩子,还有男人的原因啊,你看以前我们知道的,大家一般不是都公认不能生孩子问题在女人身上?”
“要是怪你,早就闹起来了,以前我只是觉得对不起你,才没吱声。”
“现在我们两个都有问题,算是同病相怜吧。”
“咱们好好治疗,别往心里去,往后好好过日子就是了。”
大夫听了也点点头。
“小伙子,听你媳妇的别乱来作贱自己身子了。”
“你看你媳妇多通情达理,夫妻和睦最重要,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互相瞒着,弄成隔夜仇?”
易中海看了看大夫,又看了看李兰,惭愧的低下了头。
大夫继续说道。
“我给你先开一份温和点的滋补的方子,和一份补肾的药膳配方,这些是我家祖传两百多年的,你吃上一个月的补药,然后吃上一年药膳再看。”
易中海听了就有些急了,“大夫补吃一年,那得多贵啊?”
王大夫摆了摆手。
“不是很贵,除了鹿茸,都是一些常见药,贵的方子我也不会给你,那是给大户人家的,也是我家压箱底的。”
“一年有不到一千万就够了,看你们气色,家庭显然是不错的,应该能负担的起。”
易中海听了终于松了一口气。
真不容易啊。
还好自己前段时间赚了几千万,要不还真不够花。
要是能治好就太好了。
“对了,我媳妇呢?”
看着易中海的表情,王大夫笑了笑。
“你媳妇的话,就先开半个月的排毒药,先排除体内毒素。”
“过一个月再来换药方子,都是比较温和的方子,见效慢。”
“你媳妇这身体不能用急药、猛药,不然扛不住,过一个月再换个方子好好调理。”
“平时买些阿胶吃着。”
“平时记着多吃些补气血的食物,好好调理身子。”
“你媳妇本来月事就不是很准时、协调,而且月事来了估计还痛得很吧?”
李兰听了王大夫的话,瞪大了眼睛,头点的像磕头虫,一脸的感激。
王大夫继续说道。
“你媳妇就是先排毒,然后调理身子,排毒大概要一年,调理身子需要两年。”
“同时你们还得注意,让你媳妇平时放宽心点,少呕气,对她康复有好处。”
“要是一直呕气、受气,时间长了,心脏就会出问题,这点你们得注意。”
“我估计你们两口子没有后代,在邻居、同事眼中不太好受,也受排挤。”
“那你们更要放宽心,好好治疗,同时夫妻两个多说说心里话,有空多出去转转,开阔一下眼界和心胸。”
两口子听了大夫的话,很认真的点头,把大夫的嘱咐记在心里。
易中海心里想着,以前自己在外面跑,把李兰丢家里,忍受邻居们的排挤和白眼,所有压力都是她扛着,估计也不好受吧?
估计后院龙老太太也只是把兰子当丫鬟使,有个不要钱的丫鬟伺候,也比较舒畅,对兰子又能付出多少真心呢?
能在院里帮兰子说多少话呢?
而兰子在院里四处帮忙,又何尝不是低声下气?
哪怕帮忙,别人也嫌她晦气吧,不仅不感谢,估计还不认人情。
可自己上班,兰子在院儿里估计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忍受着排挤,在心里呕气。
怪不得今天兰子在街上那么放松,估计十几年了,没好好开心的过日子了吧?
易中海想着想着,就一身冷汗,这情况要是自己估计得忍不住,早疯了。
“大夫,您刚才的意思是,我媳妇常年呕气,现在心脏不太好是吧?”
大夫点点头,“是的,你媳妇现在心脏就有问题,但不算大,得好好调养,切记不能呕气,不能大喜大悲。”
“现在只能先调养排毒,等一年再治其他病,一定要注意,要是常年呕气,心情不好,哪怕治好了,就算怀孕也不可能安稳的生下来,甚至可能一尸两命,况且等治好了,你们两口子年龄也大了,女人生孩子本来就有了风险。”
看着大夫郑重的表情,易中海也越发的愧疚。
兰子乱吃药,是自己决定的,受气也有自己关心少的原因。
婚前活泼开朗的女子,从跟着自己逃进北平,就没过过舒心的日子。
也就40年以前自在点,可那时候自己刚出师,手上也没钱让她过好日子,一直在日本人统治下,苦熬着。
再之后自己工资高了,日子宽裕些了,可是几年没个孩子,就被邻居们认为是绝户,又被欺负,被排挤。
自己能躲在工厂和烟花柳巷里,可兰子只能在院儿里受气,没孩子的自责,自己的冷落,邻居的排挤和风言风语,那种寂寞、孤独想必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吧。
这常年心情不舒畅,自然而然就落下了病根。
想着想着,易中海就把手伸出,紧紧的握住李兰的手,转身扭头看向身后。
怜惜的说着:“兰子,我以后下班就回家,咱们不管外面的风风雨雨,就过好自己日子。”
“外面的风言风语,咱们就当做不知道。”
李兰也忍住眼眶里的泪水,很认真的用力点头。
而王大夫看着两口子这样,也不管他们,自顾自的收起垫包,起身来到进门左手边的桌子上,先记下了两人的脉案,然后又单独拿出四张纸,分别记下了易中海和李兰的药方,滋补膳食方子,然后又拿出医案誊抄在上面,把详细的治疗方法记录下来,等下次过来复诊也好有底子。
记录脉案和医案是有传承的中医大夫最重要的一课,这是一种证据,也是一种传承,供后代研究。
等都记录完了,又起身拿着四张纸条,来到易中海两口子身边。
大声咳嗽了几声:“咳咳。”
“你们两口子行了,真是世风日下,要亲亲我我的,回家去弄,这里是医馆。”
说的两人立马互相放开双手,低下头,李兰脸红彤彤的,如果有地缝,恨不得一头钻进去。
易中海也尴尬不已,但还是厚着脸皮,鼓起勇气说道:“对不住了,王大夫,我梦浪了,求您原谅。”
王大夫摆摆手:“行了,少做样子,谁还没年轻过?”
“这是你们的方子,拿去赶紧走。”
易中海连忙接过王大夫手里的四张纸,看了看,然后问道:“王大夫,诊费怎么付?”
王大夫满意的点点头,气鼓鼓的样子也消失了。
一副算你识相的表情:“这医馆本来是我们家的,后来八国联军进城,又加上我父亲那辈儿又人抽大烟,就没落了。”
“卖给了现在的杨掌柜凑钱销账,我因为继承了家里医术,就常年在这坐诊,杨掌柜还算仁慈,这间屋子就留给了我专用。”
“诊费你付一百万吧,我毕竟也一大家子,也要过日子。”
“出去了,就到楼下柜台开药吧,把两张药方给他们就行了,至于两张药膳方子,东西外面都能买到。”
易中海连忙从身上掏了一百万出来,递给王大夫。
然后两口子两口子跟王大夫告辞,等走到门口,屋里传来一声,“一个月后再来复诊。”
下了楼,两人就来到柜台,把两张药方递过去。
里面抓药的伙计先看了看两人,然后把药方誊了一遍,在柜台备案,不过只写了药名,没写各种药材数量,毕竟这是所有药铺约定俗成的。
外来药方都是人家大夫家传的,药铺是不能占为己有的,哪怕是永安堂请来的坐诊大夫也一样,药方是医生自己的,除非是永安堂自己培养的大夫,那医案、脉案药方才属于永安堂自己。
两人一个月的药量,一天一副,就是总共60副。
大包小包一起40多斤,伙计还贴心的绑好。
一算账三百五十万。
这时候药材真不便宜,都是天南海北运进北平城的,加上损耗和利润,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所以针对普通百姓就有了猛药,便宜,两三副药就能治好,当然风险也大,对于家庭宽裕的就是温和的药方,见效稍微慢一点。
易中海付完钱,两口子在永安堂伙计的相送下,离开医馆往家走去。
路上还不忘采购二人药膳的配方。
等回家已经是五六点钟了。
在院里邻居们注视下,两人开门然后把药放下。
简单的收拾了一下,李兰又去给闫家做月子餐了。
而易中海又出门把晾干的衣服被套等收回家里,拿起水桶扁担,出门挑水。
等李兰回家,做好晚饭,煎好药,给老太太送一份晚餐,两人吃饭,喝药,洗漱睡下,已经大概九点多了。
夜慢慢变得安静,一天的折腾累的两人躺下就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