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再现:诸葛亮不是后勤部长
作者:引力红移 | 分类:历史 | 字数:57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9章 新野的撤离动员工作
关羽和关平,把宋忠押到樊城。
让宋忠在刘备和孔明面前,把襄阳的事情,详详细细地又说了一遍。
刘备听完之后,便开始声泪俱下,放声大哭。
刘备的这一通眼泪,主要源自三个方面。
一是,为刘表而哭。
刘备本来就是一个多情之人,刘表为自己提供了现在的安身之所,刘表又待刘备恩若兄弟,现在刘表弃世,刘备又怎能不伤心。
二是,为荆州而哭。
荆州九郡,本来是这个乱世中的一片净土,现在转眼之间,就将成为曹操的地盘,实在是让人惋惜。
三是,为自己而哭。
蔡瑁投降,也就意味着樊城无法久守,自己又将踏上逃亡之路。想想自己半生漂泊,命运多舛,便不禁流泪。
见刘备哭得伤心,众将纷纷相劝。
关羽更是说:“兄长,事已至此,不如就先杀宋忠,然后我们起兵渡江,先夺襄阳,再与曹操交战。”
刘备则说:“二弟,你不要说了,此事,我自有斟酌。”
然后,刘备狠狠地把宋忠骂了一顿。
骂完之后呢,又能怎么样?
投降曹操的主谋是蔡瑁,杀了宋忠也于事无补。
而且杀了宋忠,还会让人觉得,自己杀刘表的旧将,招不义之名。
想到这些,刘备便让关平,把宋忠放掉。
关平不想轻易地放宋忠走。
他问孔明,“军师,你看呢?就这样骂宋忠一顿,是不是太便宜他?”
孔明笑了笑说,“要是骂一顿,解决不了问题,那就骂两顿。”
“被骂一顿,还是被骂两顿,都抵不过他的罪行!”关平还是不甘心。
“没事,换个人来骂就好。”
说完,孔明大声道:“来人,快去请张飞将军过来。”
听到孔明的吩咐,马上有人去请张飞。
而关平想到,三叔张飞的骂人水平,马上就笑了。
……
被张飞骂过后,关平把鼻青脸肿的宋忠,扔到小船上,放他回襄阳。
什么?被骂不会鼻青脸肿?
你也不看是谁来骂。
张飞骂人与普通人不同,从来都是口、手、脚,一起用的。
……
当晚,放走宋忠不久。
伊籍便连夜从江夏赶到樊城,同时带来刘琦的书信。
原来刘琦也得到襄阳的消息。
对于蔡瑁封锁刘表死讯,立刘琮之事,刘琦想要兴兵问罪。
当然,要兴兵问罪,就要有一定的兵力。
刘琦也知道自己兵力有限,他希望得到刘备的帮助,一起兵发襄阳。
刘备看完刘琦的书信后,对伊籍说:“机伯,你只知道蔡瑁等人立刘琮的事,却不知道,蔡瑁已经把荆襄九郡,全部献给了曹操。”
伊籍听完吃惊不小,忙问刘备如何知道这些。
孔明上前,把抓到宋忠的事,详细地给伊籍说了一遍。
伊籍此时虽然归属刘琦,但他的内心,早就和刘备在一起了,处处为刘备设想。
伊籍沉思了片刻,然后说:“这样的话,樊城不能久居。皇叔不如以吊丧为名,到襄阳诱刘琮出迎,然后抓刘琮,杀蔡瑁,一举夺下襄阳。”
刘备摇头,“刘景升有恩于我,待我如兄弟。我要是这样做,以后到九泉之下,有什么面目与他相见呀。”
说完刘备又动了感情,流泪不止。
孔明也对伊籍说:“我主以仁义争天下,夺襄阳这样的计,是不会用的。而且蔡瑁一直对我们处处提防,趁其不备夺取襄阳,怕是极难成功。”
“那该如何是好?”伊籍也没了主意。
孔明说:“不如这样,机伯回江夏,报之公子,整顿军马战船,做好拒敌准备。”
然后,孔明又转向刘备,“主公,我们先到新野,伏击曹操的先头部队,挫动曹军锐气,然后到江夏,与公子合兵一处,联合东吴,据长江之险,此为可行之计。”
孔明的这一系列作战方案,说白了就是不硬刚,敌进我退,以打击敌人的有生力量为目标。
这套作战方针,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被证实过有效!
而且此时,刘备集团如果不强取襄阳的话,似乎也没有其它的办法。
……
战略这样被定下来后。
伊籍回江夏。
刘备和孔明则带着大军到新野布防。
到新野后,大军面临一个紧急任务。
撤离新野民众!
撤离的宣传工作最先展开,用张榜公布和口口相传的方式,新野城里的百姓,很快都知道曹军将至,新野不能守,需要撤离的消息。
随后的撤离进展情况,比起想象中顺利很多。
因为,此次撤离宣传中,有一个很好的宣传员。
曹操!
对,你没看错,就是曹操为此次的撤离宣传,作出了杰出贡献。
曹操南征北战,可以说是一位军事家。
但他的军事生涯中,有一个怎么也抹不掉的污点,就是屠城!
史书中有明确的记载,曹操一生屠城至少五次以上,上一次屠城是在207年,在此时208年的一年以前。
新野的百姓,很多是从北方曹操统治区,南逃过来的。
很多人听说过曹操屠城的事情。
撤离的告示一出,城中百姓的共识大体如下:
“曹军要来了,你逃吗?”
“肯定逃呀,你没听说过,曹操喜欢屠城吗?”
“不过曹操也不是每次都屠城啊。”
“那你就用自己的脑袋,和曹操赌一下吧,反正我家也没什么值钱东西,我是说走就走。”
“赌啥?我当然也要逃!”
“就是,还是逃跑好,听说曹操每次屠城,都是与守将有仇怨,刘皇叔在博望坡,烧死那么多曹兵,曹操一定不会放过新野的。”
“对,还是快点逃为好。”
……
就这样,新野城的百姓们,很快都收拾好物品,开始在士兵的引领下,有序撤离。
三国时代,动乱已久,老百姓们的逃难已是常态化。
不像现代,动迁时,会跳出一堆钉子户。
当然,还是有少数人,觉得故土难离,不愿离开。
面对这样的民众,孔明都安排官员上门,好言相劝。
民众最终也都同意了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