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寡妇,带崽种田爽翻天
作者:凌霄溦 | 分类:古言 | 字数:61.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81章 红枣银耳羹
糖糖不到两岁,已经会说很多话,也能听懂大人说的话,她知道娘亲现在遇到麻烦,想着该如何让娘亲能开心一些。
糖糖坐在床边,小眼睛滴溜溜地看着坐在书桌边走神的娘亲,她手里的书已经看了好一会,都没有再翻开新的一页。
在她看来,娘亲的脸上像布满乌云的天空,明明刚才从前厅回来前,还是晴空万里,一定是那些人胡言乱语惹得娘亲不高兴了。
她要怎么做才能让娘亲变得开心呢?
糖糖想了半天,脑子里一团团浆糊,终于她灵光一闪,想到一个好主意。
她噌噌地从床上站起来,跳下床,鞋子都没穿,直接跑到袁逗逗面前,扒着她的大腿,爬上去,紧紧搂住袁逗逗的脖子,在她脸上吧唧一口。
袁逗逗本在走神,想着这件事该怎么解决,突然被人亲了一口,回过神来,发现是她可爱的闺女,趁她不注意亲她。
“糖糖,你干嘛偷袭娘亲?”袁逗逗笑靥如花。
糖糖见娘亲眉头舒展,露出笑脸,也跟着很开心,露出一口洁白的小米牙:“娘亲笑了,糖糖才开心。”
袁逗逗欣慰地笑了。
女儿是娘亲的小棉袄,这话果然不假,自从生了糖糖,她的生活真得像添了蜜糖一样甜,每天不管再忙再累,只要能看到糖糖的笑脸,她就不觉得半分累,就算是累点也值得。
如今安吉在书院,以童生的身份在读书,接下来就是准备秀才的考试,每天都是起早贪黑地读书,她并不想孩子这么辛苦,可是在这个时代,男子想要出人投地,只有参加科举考试这一条路,她也不能因为爱孩子就把孩子困在身边,守着这样一个小酒馆。
这也不是安吉的志向所在。
至于糖糖,她还小,将来长大了也只能在家里念书,并不能到外面的书院读书,至于她想不想读,袁逗逗一点也不在乎,不是偏心,是真的没必要。
这还是一个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
袁逗逗想着将来请个先生回来,教她一些四书五经,能做到知书达理就知足。
“逗逗,饿了吧?来喝点银耳羹。”
袁逗逗正想得出神,安荣端着碗推门进来。
糖糖看见爹爹进来,迎上去:“爹爹,有糖糖的吗?”
安荣笑了笑:“当然,怎么能把我们糖糖给漏了呢?”
安荣心里甚是欢喜这个来之不易的女儿,比起安吉,那是真真把糖糖当成手心里的宝的,在他看来,儿子是要当草养,女儿要当宝养。
除了逗逗,这世上没有谁比糖糖更重要。
袁逗逗接过白瓷碗,里面贴心地放着白瓷勺,再看银耳羹熬得刚刚好,汤色泛红,胶质粘稠,除了滑嫩的银耳,还放了大红枣和雪白的莲子。
她浅尝一口,银耳软糯,红枣绵甜,冰糖放得刚好,甜而不腻,比起她之前熬的银耳羹要好喝很多。
“味道如何?”安荣一边喂着糖糖,一边宠溺地看向逗逗问道。
袁逗逗笑盈盈,点点头,好喝得根本停不下来。
“秋降临,人容易阴虚火旺,喝点银耳羹利用清热去火。”安荣不紧不慢地说。
“你还懂这个?”到底是古人,中医上的知识信手拈来。
安荣抬头看向她,眼里晦暗不明,对于医术他一窍不通,有限的一些知识也是当初逗逗生糖糖时,照着李天朗给的方子现学的,为了能让逗逗的身体彻底恢复如初。
“皮毛罢了。”谈不上懂。
袁逗逗想着他这么优秀,还能做到如此谦虚,真不是一般人。
“秋天,大家都需要润肺,不如我们推出银耳羹,或许能吸引人来。”现在生意比起疫情前还是差了很多,不想点法子招揽生意,这以后的光景还不知道怎样。
安荣眼里一亮,暗叹逗逗思维敏捷,只要是能帮助酒馆生意的,她总是能出其不意。
“行,听你的。”虽说这银耳羹是为逗逗而熬煮的,可逗逗都发话了,他自然不会反驳,何况这是对生意有帮助的事情。
翌日,安荣早早起床,准备熬煮银耳羹。
跟别的菜不一样,银耳羹必须要提前准备才能有好味道。
先是选取好银耳,颜色呈亮黄,花瓣紧实,用温水泡发,同时清洗好红枣和莲子,莲子比较稀罕,只能放少许。
泡发好的银耳,如同一朵盛开的牡丹,花瓣颜色变淡,柔软娇嫩。
安荣将它们撕扯成拇指大小的块状,和莲子一同放入大砂锅里面,加入清水,大火开煮,煮开改小火慢熬,直到银耳出胶,再放入红枣。
最后一步放冰糖。
“为何冰糖不和银耳一起放呢?”陆兮不解。
安荣淡淡道:“早放会溢锅。”
原来如此,陆兮点头,心中感慨,跟着安荣哥比跟着醉仙楼黄大显学到的东西要多很多。
当初离开醉仙楼是明智的,他离开不久,醉仙楼就因为客人食物中毒事件被查封,里面的厨子都受到牵连,被官府罚了半月监禁,出来后找工都很难,最后只能回老家种地,至于黄大显负主要责任,除了监禁一月,还被罚款一千两,配上了所有家产才把罚款交清,出狱后就带着一家离开了平安镇。
说起来不禁让人唏嘘。
银耳羹一经推出,收获了一致好评,一些客人喝了酒总要喝上一碗银耳羹,说是有解酒之效,其实到底有没有,谁也不知道,多半是心里感觉。
还有些人来酒馆只是陪客,并不会喝酒,正好喝上一碗银耳羹,好喝有营养,一时之间成为女人们趋之若鹜的好东西。
“奇怪,我在家里熬的羹,怎么就没这么好喝呢?”一妇人边喝边感到纳闷。
“你要是能熬出这样,你也能开店了。”她丈夫一旁打趣道。
他是酒馆的常客,平时做一些二道贩子的生意,有业务往来时,时常会带客人来酒馆喝酒。
酒馆里但凡有新品,他总能第一个尝到。
“你说的也是,不服不行。”他娘子是个好相与的,面对丈夫的打趣,她不生气反而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