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拯救爱情计划
作者:啃猫猫的鱼 | 分类:古言 | 字数:42.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2章 龙行天下(十一)
李家村在这十里八村的是出了名的穷,村子里平日也没什么大事发生。唯一的大事还是前些年李老头带着个孩子回来了。
要知道,现如今但凡有本事出去混的,都很少回来。
要知道李家村这是要啥啥没有,村子里的小孩要是想读书,还得走上个几里路去附近的大村子。
那里有个老秀才办了个村塾,这十里八村的也就这么一个。束修虽然收的不多,也不是寻常人家给的起的。
这李家村能去上学的除了村长家的娃娃,就没人了。
要说这回来的李老头,那也曾经是李家村的风云人物。
据说年轻的时候出到城里混日子,在一大户人家当上了管家。只可惜后来主家没落,李老头便带着小少爷回村住了。
以前有多风光又咋样,锦衣玉食的小少爷又咋样。现如今还不是和他们这些泥腿子的娃娃一样,连学都上不去。
这村里也没什么娱乐活动,村里妇人农忙完最喜欢在村口的大树下坐着,东家长西家短的聊着。
老李头刚带着小少爷回来的时候,没少被村里妇人在背后说叨个不停。
李老头也懒得理会,反正时间长了,再新鲜的事儿都不新鲜了,也就没人再说什么了。
今天李老头背着锄头从田里回到村口的时候,隐约听到妇人们又在说到自家,不觉得有些奇怪。
不是都消停下来了吗?怎么又提了起来?
“我家怎么了?”李老头不由得皱眉问道。
“哎呦,李老头,可不得了咧!”其中一个妇人一见李老头就乐呵呵的笑着说道:“你们家今个儿来了个漂亮小媳妇。”
另一个妇人将手中的南瓜子壳一扔,摆了摆手道:“可不是,像个天仙儿似的。”
“啧~啧~啧~可不是么!”穿着蓝色碎花上衣的妇人咋咋舌道:“我说呀,这城里的姑娘就是跟咱们不一样,那个水灵劲……”
“还姑娘,人家梳着发髻呢!早嫁人了,你惦记不上。”
“瞧瞧小婶子你说啥,咱们这想惦记那能惦记得上吗?”
“……”
李老头听了半天也没闹明白是什么事,只知道家里来人了,还是城里来的。
担心是杨家那边的那些极品欺负上门了,李老头快步走了回去。
李老头回到家里,刚推开小院的柴门,就见到自家少爷面朝着自己和两人对峙着。
李老头赶紧喊了一声:“少爷。”而后快步挡在杨林鑫身前。
小主子没说话,李老头也不吱声。
情况呢,早在李老头来之前,董小篱就和杨林鑫说清楚了。可别看着小子才七岁,鬼精着呢。
说白了就两个字“不信”。
三人就这么对峙着,知道李老头回来。
董小篱该说的都说了,杨林鑫不信她说再多也没用。
董小篱直接在院中的石凳上坐下,抬起右手拔出自己发髻中的镶着珍珠的银簪。
董小篱一边把玩这手中的银簪,一边微笑着看着杨林鑫道:“你怕我图你什么?”
董小篱说着视线环顾了一下这破旧的小院,将手中的银簪又插回发髻之中:“你又有什么可让我图谋的?”
“所以……我有必要骗你吗?”
“少爷。”李老头完全不明白眼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董小篱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安静的含笑看着杨林鑫。
杨林鑫是个聪明人,不然也不会不相信董小篱的话。
其实董小篱和刘梦龙想了很久,终于相处了一个身份可以接近杨林鑫,帮助他达成愿望。
但谎言终究是谎言,不可能做到无懈可击、毫无漏洞的。糊弄寻常人家的七岁小孩不成问题,但是杨林鑫可不是普通小孩。
在未来能够成为大将军而后弃武从文成为当朝首辅的人,其聪慧程度可见一斑。
董小篱和刘梦龙研究过杨林两家的情况,最后两人觉得突破口还是在林家。
杨家的亲戚就算杨林鑫认不全,老李头这个曾经的管家应该还是知道的。就算扯个疏堂远亲,也不大可能。
第一是因为杨家那群极品亲戚早就露出他们的爪牙侵吞了杨家的一切。那个时候别说什么本家旁系,远亲就冒出了不少。
穷在闹市无人知,富在深山有远亲这可是至理名言。
第二则是就算是杨家疏堂远亲,那也是没能力找到杨林鑫如今所在地的。
要知道在这个交通不发达的年代,要找一个人可不容易。
现如今杨林鑫和李老头所在的乡下,和杨家不在一个州府。而且杨家谁还会管一个七岁的孩子的下落?
就算是真的打听到李老头带着杨林鑫回乡下去了。谁还会关心一个老管家的乡下在哪里?
杨家本家旁系都不关心的事情,一个疏堂远亲能知道?
为了不露马脚董小篱和刘梦龙仔细研究了一下林家。
林家是书香之家,林家读书考取仕途的人不少,就算只是个秀才老爷,那也是最低的士族了。
别以为是书香之家就没钱了,能是书香世家的家族哪个没钱?
没钱你能读得起书?你以为这里是现代社会九年义务教育呢!
在古代能读得起书的基本都是有钱人,剩下的那一少部分人都是家里砸锅卖铁咬牙撑着的。
正常情况下一个村子能出一个秀才就已经祖坟冒青烟了。不是说村子里别的小孩笨,而是与钱财有关。
就开始的一关就是束修,第二关是廪保,第三关才是考试消费。
就拿一门三苏的苏家来说,三苏父子本是四川眉山县的殷实人家,嘉佑元年苏洵携儿子进京赶考,苏轼兄弟虽金榜题名,然而家当也开销的差不多了。
次年苏洵之妻病死眉山,父子三人奔丧回籍,家中已是一派“屋庐倒坏,篱落破漏,如逃亡人家”的惨景。
这还只是三苏父子上京赶考的花销,还不包括他们三人十年寒窗,不事生产的花费。
由此可见小户人家岂敢问津如此科举?
能成为书香之家的林家财力可见一斑。
就算只是个童生、秀才之流也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再来个举人老爷那可就是光耀门楣了。
君不见范进中举人都乐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