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女,只想做稳婆
作者:凌小凌 | 分类:古言 | 字数:117.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514章 自己人不能作证
很快,她们就到了千金坊门外。
许月季远远就看见千金坊门口围了重重的人群。
她拐了个弯,带着燕子从后门进了千金坊。
当她走进千金坊大堂时,只觉得气血翻腾。
只见,大堂内一片狼藉,候诊区原本摆放整齐的椅子已经东倒西歪,横七竖八地散落在地上,甚至有些已经缺胳膊少腿散了架。
药柜的抽屉也一个个被抽出来,一大部分已经被扔在地上,抽屉里的药材洒落在地上、柜台上。
有人用脚碾压地上的药材,有人在翻找柜台抽屉的东西,有人把贵重的药材往自己袋子装,还有人在诊室不知道做什么。
她环视一圈,并没有看到师兄和廖当归,就连春晓也不见人影。
春眠小声地说:“回春堂那边来了几个刀伤的患者,六宝叔说伤口太大,春晓过去帮忙了。”
“廖大夫让我转告小姐,不要急,更不要硬拼,只等着衙门的人来了,后面的事情,他们会处理好,绝不会让二小姐受气。”
许月季点点头,这种事儿,还真不知道她拿自己的安全去拼。
只是看着他们这样糟蹋药材,她真的是又心疼又气愤。
“住手!”许月季用了平生最大的嗓音大吼。
用脚碾压药材的壮年男子挥一挥手,示意其他人停下。
“许小大夫终于敢露面了?早点出来,早些认错,承担责任,我们也不会真的粗糙,是不是?我们这些粗人,实在是等得不耐烦,不小心才动了手,对不住啊,许小大夫。”
“得亏您来了,不然,我那几个兄弟可能就要耐不住性子冲到后院去了。”
许月季指了指大堂被破坏的各处,冷笑:“确实能看出是够粗……”
千金坊门外围观群众一阵哄笑。
壮汉被怼了一嘴,脸面有点挂不住。
“不过,再怎么粗,也应当给个理由,是不是?无理无据就动粗,那就不叫粗,叫栽赃陷害,是违法犯罪,那可是要下大狱的。”
“我不想被人栽赃陷害,我也不想栽赃陷害旁人。所以,事情还是要辩个清楚。”
壮汉把他身旁的夫人用力一拉,拉到自己面前,被拉的妇人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在他面前。
“许小大夫,我给你看看什么叫证据!你看看我媳妇儿,早上还是个好好的人儿,非得听信别人的谣言,说千金坊能让人变白,变漂亮,也闹着要来试一试。”
“我媳妇可是没去哪儿,也没做什么,只来你们千金坊,,说是弄了什么面膜,回到家不到一个时辰就变成这个鬼样了?”
他问他媳妇儿:“你来说,是哪个给你做的什么膜?”
那妇人稳了稳身子,指着阿琉说:“她,是她,就是她,我听她们叫她阿……阿琉,对,就叫阿琉!”
“是她给我洁面,然后拿了一碗白色糊糊,味道怪怪的东西往我脸上涂抹涂抹抹,等了大概一盏茶功夫,她才把糊糊洗掉。”
“那时我就觉得脸上有点痛,我很担心,她还跟我说有点痛,很正常……”
“不是这样的!你根本没有说痛,我更没有说痛很正常!”阿琉大声辩解:“我给你洗掉面膜,还给你照了镜子,你还说确实白了一些,过两天再来……”
壮汉冷笑:“这里都是你们千金坊的人自然是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我媳妇可是从你们千金坊出来一直到家路上都有人证人,可以证明她没有再去别的地方了。”
许月季问:“一路上回家都有证人是好事,说明夫人是个谨慎的人。”
这话听起来是在夸赞那妇人,可是听在旁人耳边却有点怪怪的感觉。
正常时候,谁走路会去注意一路上有遇到谁?再说了,一路上都能遇见熟人,这得多少熟人啊?
“可是妇人回到家里之后的一个时辰里,谁也不能证明妇人没有因为别的原因导致脸上长红疹啊?”
壮汉大吼:“放屁!老子家里有老娘和三个孩子都在家里,他们都可以作证我媳妇儿在家里没有碰别的东西,吃得饭菜也是往日吃的豆角和茄子。总不能说她昨日吃豆角茄子没事,今日吃就吃出毛病来了吧?”
许月季点头:“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可是刚才您也说了,千金坊的人不能给千金坊作证,您家里的人也不能给这位夫人作证吧?”
人群中有人应和说:“不能,自己人肯定帮着自己人说话。”
那妇人急了:“许小大夫你这话,我可不爱听了,你问问哪个妇人会自己的脸弄成这副样子?”
许月季笑笑不回答她的话。
阿璃插了一句:“谁知道你是不是故意把自己的脸弄成这样的额我们?你们一进来就说要我们赔一千两白银呢。”
围观群众惊叹:“哇!一千两?”
“这脸也太值钱了吧?”
“要是我,我也愿意……”
壮汉见形势不对,赶紧辩解:“没有的事,我们也是替许小大夫考虑。我们要是报官了,这千金坊就得封了,可是我媳妇也不能白白被毁容了,一辈子盯着这张脸,多吓人,是不是?”
“我们只是要许小大夫担起责任,给我媳妇一些赔偿,我们大度一些,忍忍也就这样算了,千金坊继续开着,许小大夫也继续给人治病,对不对?只要不要再把旁人脸给毁容了就行,是不是这个道理?”
围观群众点头,
妇人也跟着说:“我们真的不是要钱,我只是要个公道!那钱能买来我一张脸?能让旁人见了我这脸不害怕?不能,我只要我的脸!我只要个公道!”
许月季冷笑,若是她赔钱了,就证明她学艺不精。
那时,就算千金坊没有被封,也不会再有客人进来了。
许月季清了清嗓子,提高嗓门说:“夫人这么说真是太对了!俗话说:人活一张皮!这张皮既是脸上的皮,也是一份脸面。”
“所以,我们还是等衙门里的大人来了,由大人做个定夺,该是我的责任,我一文不少,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