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唐:开局长乐公主拜我为师

作者:逆水而流 | 分类:历史 | 字数:264万

第502章 时机成熟

书名:大唐:开局长乐公主拜我为师 作者:逆水而流 字数:2195 更新时间:2024-11-25 23:24:01

高士廉、房玄龄和杜如晦从皇宫出来,情绪各不相同。

心情同样复杂。

房玄龄和杜如晦心中很遗憾。

他们在李唐皇室跟唐寅之间,始终选择中立。

本以为能坚持到底,现在看来,长孙无垢先选择了放弃。

“两位,朝中大臣那边,还要靠你们去劝服。”

“广阳王这边,就由老夫去说了。”

高士廉在出宫门后,对房玄龄和杜如晦做了安排。

意思是分工明确,一个去劝说唐寅,另外二人则去通知到朝中大臣。

杜如晦问道:“那是要让朝中同僚,一起劝进?”

“形势如此,老杜你也看开一些,大唐皇朝两世而终,到底也是命数。”

高士廉劝慰的话,并没有令杜如晦神色宽解。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之后,都看到对方眼中的无奈。

跟隋朝一样,大唐似乎也要两世而终,南北朝留下的烂摊子,到现在都还没改变。

“希望各地不要起变乱,还有就是……边关守军将帅能相安无事。”

房玄龄更务实一些。

现在去讨论谁更适合当皇帝没意义。

是李唐皇室的代表人物长孙无垢选择了妥协,说要让唐寅当皇帝,那做臣子的不需要再去考虑更多,只需要把长孙无垢的吩咐照做下去便可。

三名李唐的老臣在宫门口各自分散,去做自己的事情。

还不到半天时间,朝中大臣就都知道了长孙无垢想劝唐寅当皇帝的事。

……

……

长安城内沸沸扬扬。

不但大臣知道这件事,连普通市井百姓也都知晓。

以往这件事还都是藏着掖着,现在可以公开谈论了,太后都要让权臣当皇帝了,那升斗小民还需要去隐晦?

唐寅突然之间成为舆论中心。

很多人是支持唐寅当皇帝的,当然也会有觉得唐寅是要谋朝篡位有不臣之心,更有人觉得唐寅是忘恩负义。

当初李二对唐寅如何如何信任和器重,到头来要由唐寅来篡夺李唐江山……

把问题公开化,自然也会遭致到外界的议论,唐寅处在了舆论漩涡中,突然感觉到了有外在的压力。

李胜男本来当天不回城,但在军营里她得知消息后,马不停蹄从城外回来,一回来就去兵部找唐寅。

本来唐寅还在跟兵部的官员谈北方换防事宜,尤其是涉及到李绩换萧禹这件大事,李胜男突然回来。

“徐尚书,你们回去后把详细的奏议列下来,明日送到中书省,我还有事,就先告辞。”

唐寅跟李胜男一起到了兵部的后衙。

李胜男当即问道:“是说那个女人已经看清楚形势,要让你当皇帝了?”

唐寅闻言不答。

“如今连她都妥协了,为何你还不赶紧更进一步?可是需要朝中文武大臣三请四请,走完那些虚的形势再登基?”

李胜男很急切。

她所期待的,唐寅能登基为帝,以往看来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但一夜之间好像路都已经铺平了。

跟高士廉的态度一样,她非常希望唐寅能早些登基当皇帝。

唐寅则面色很谨慎道:“我只控制了长安城,南方名义上归顺,甚至连河东洛阳之地都没能完全控制,就这么贸然登基,天下很可能会陷入大乱。”

“你的意思,是时机还不成熟?现在时机都不成熟,那什么时候才算是成熟?”

李胜男劝进的心情很明显,她好像比高士廉更着急想让唐寅当皇帝。

唐寅皱眉道:“你如此着急让我登基,是想让令尊认清楚形势,以换得我跟你们家族之间的相安无事?”

一句话,就好像刀子般戳中李胜男心中的真实想法。

以往李胜男支持唐寅当皇帝,断然没到这么坚决迫切的地步。

现在这么着急,更主要是因为李胜男察觉到李靖有跟唐寅交恶的迹象,作为李绩的女儿,她希望唐寅能快刀斩乱麻把大事定下来。

让李靖猝不及防之下,无从选择,只能归顺于新朝。

“胜男,你该知道,若是我强行违背令尊的意思,不顾天下大局而登基为帝,那才是我跟令尊的矛盾起始。”

唐寅语气有些感慨。

李胜男一时沉默不言。

就在此时,徐孝德从外面进来,身后跟着高士廉。

“广阳王,是高相来了,非要让下官进来通传,您请见谅。”

徐孝德面色无奈,他在朝中始终地位不及高士廉这些老臣。

在把女儿嫁给唐寅之前,他不过就是个侍郎,还没接触到朝中核心权力层。

现在就已经成为兵部尚书,可说是大权在握,可在论资排辈上,他还是没有很高的话语权。

“是老夫让徐尚书进来通传,其实现在朝野上下,都对广阳王登基的事非常支持,已有上百名臣僚联名上奏,请求当今新皇陛下逊位让贤。”

高士廉手上拿出一份上奏。

是他当天急忙去找朝中挺唐寅派系的人联名所写的上奏。

你长孙无垢不是已经准备把李唐的皇位让出来?

那我们就成全你,找人写上奏,写得好像唐寅当皇帝是天下人众望所归。

也不需要李唐皇室再做过多的挣扎,我们帮你们把最后的“坏事”给做了。

“高相,您又何必强人所难呢?”

唐寅苦笑着说一句。

高士廉道:“这里没有外人,少将军也是自己人,我们的心思都很简单,都不希望这皇位还继续落在李唐之手。”

“李唐皇室,从建立之初便已是多事之秋,更经历了玄武门之变和年前的宫墙之变,早就失去人心,此时更应该由能者来居于庙堂,以安人心。”

在高士廉口中,李唐江山已经无药可救,只有唐寅篡位才能解决问题。

可唐寅知道,即便现在李二已经死了,甚至李承乾和李泰两个皇室的嫡子也已经挂了,但李唐的根基仍旧存在。

就在于大唐统一天下这些年,政治也算是清明,再加上李二收买人心的一套举措收到成效,很多地方权贵和封疆大吏,心中还是站在李唐皇室这边。

就好像李绩和李靖。

看起来他们是中立派,但其实还是偏向于李唐,所谓的为天下安定大势,不过是想推迟唐寅登基的借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