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教授重生:我要做院士

作者:草根博士水木辰 | 分类:都市 | 字数:114.2万

第248章 学科组答辩

书名:教授重生:我要做院士 作者:草根博士水木辰 字数:1743 更新时间:2025-02-02 02:06:45

过了一周,果然学校发布了职称评审工作文件,启动了年度的职称申报工作。

刘元把文件仔细地研读了多遍,也找到了自己申请的突破点。

按照中州医科大学的职称文件,只要满足九州级人才、九州级项目、论文等三项条件里的两项,送审通过后,就可以破格副教授。

而刘元有一项九州百篇优博,相当于九州级人才;两项九州级项目;SCI一区、二区等TOP论文一大把,还有两项州级科研获奖。

条件肯定是够的!

刘元看到这里,也是信心大增,很快填好了相关材料,报送了五篇代表性成果送审。

中医大的职称评审流程主要包括外审、学院评审、学科组评审、学校评审、教育厅备案等过程。

外审就是挑选几篇代表作送给校外的匿名专家审核。如果专家都认为申请人“已达到”或者“基本达到”职称任职资格,则视为通过审核。但是“已达到”相当于A类,“基本达到”相当于B类。如果校外专家认为申请人“未达到”职称任职资格,则视为不通过,相当于C类。

学院评审主要是由学院成立职称评审小组,负责评审申请人的教学材料及科研材料。这个一般学院不会卡人,都会让申请者通过。除非是申请人因为某些特殊原因,比如有了重大的失误、出了教学事故、被某些领导穿小鞋等。

学科组评审主要是为了减轻学校评审的压力,让一些相近的学科统一评审。这个就比较严格了,给出了规定的通过比例。比如十个人,只能通过四个。这个就是比较惨烈的关卡!

而通过各个学科组评审的申请人材料,则会汇集到学校,由学校最终评审。这个流程基本上不会刷掉申请人,但是,会有个别人因为某些个别原因,在这个学校评审的过程中被刷下来。这些原因,可能就很不可名状了。

通过学校评审的材料,则会报送到中州教育厅备案。一般教育厅不会直接唰人,除非是有重大问题被曝光。比如有人举报、突发一些不良影响等。

过了这些关后,就会有一个盖着钢印的职称证书发到申请人手里,这也标志着申请人正式完成了职称的评审,晋升了职称!

刘元的材料毫无疑问通过了校外专家的评审,因为是破格申请副教授,所以送到了五位校外专家手里。而这五位校外专家,也都给打了A档的评价,也就是“已达到”副教授任职资格。

后面的学院评审也毫无疑问地通过了。

而就在学科组评审前一周,九州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正式文件也下发了,刘元也拿到了支撑材料,这也意味着,在学科组评审时,可以加大了另一个砝码。

很快到了学科组评审这天,刘元的申报材料属于理科组,因为学校这一个学科组比较大,所参加的答辩委员也比较多。

答辩主席是学校的主管副校长胡丁娜,委员包括相关学院的主管院长以及教授代表,两位校外的教授代表,还有两位附属医院的教授代表。

参加学科组答辩的教师在外面的一间空教室里等候着,一个一个地进去汇报,然后回答两个问题。

每一个老师都是面露微笑地进去,然后一脸凝重地出来,遇到询问他情况的老师,也只是微微点点头,然后就匆匆拿着自己的东西离去了。

轮到刘元时,深吸了一口气,推门走了进去。

整个会议室中间U形摆放的长条桌子,汇报人在短边的一面对着笔记本和话筒汇报,答辩主席在左手边的中间位置,其他委员逐一落座,正对面是一个投影仪的大屏幕。

刘元进去后只是把注意力放到了笔记本上,冲着正前方的大屏幕点了点头,就开始播放PPT汇报起自己的材料。

等汇报完,答辩主席胡丁娜清了清嗓子,环顾了一下四周,撩了撩自己的齐耳短发,“各位委员,按照我们的分配,请大家提问。”

刘元看向了胡丁娜,认出来这是学校主管药学院的副校长,今年五十来岁,人很干练,精瘦精瘦的,在机关也是一位传奇人物,据说之前只是教务处的一个小秘书,无意间攀上了某一个副校长,深得这位副校长的赏识,逐渐上位到了教务处的副处长。

再后来,副校长退位后,她又攀上了正校长,据说一路睡到了这个副校长的岗位。

当然,这些机关的茶余饭后的八卦,有些也只是捕风捉影罢了,刘元听到了也只是笑笑,并未传播。

刘元正等着大家提问,这个胡丁娜又清了清嗓子,顿了顿,用尖锐高亢的声音说,“那我就先提个问题吧!刘元老师是吧,我看你的材料是破格申报,这个难啊,我们学校一般不鼓励破格呢!请问你符合那条文件?”

边说,胡丁娜边啧啧嘴,皱着眉头翻看了刘元的材料,给人的感觉,就是不想让刘元通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