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降生八零,胖奶团她被全家宠上天

作者:十三月望舒 | 分类:现言 | 字数:105.6万

第116章 一路绿灯

书名:降生八零,胖奶团她被全家宠上天 作者:十三月望舒 字数:3236 更新时间:2025-02-05 02:08:57

陆向昌停了下来,“老四说得对,明天我和老三也跟着去!”

陆向述背着手往前走,一言不发。

三兄弟追了上去,“咋了大哥?”

陆向述突然转过身来,“我总觉得我这件事做得不对,我不应该多管闲事。”

“我不多管闲事,临水村就不会记恨我们,我也不会逞强要办什么化肥厂。”

“仔细想想,这些事情跟我有毛子关系?我关起大门过我的日子,我一家人吃好喝好就行了,管别人死活。”

他说完又低着头大步往前走。

陆向昌三人追上去,“大哥你不要说气话!”

“你咋个不对?你做得是对的!”

“是啊大哥,这事儿要是在别的地方咱肯定管不着,可这是在家门口发生的事儿啊!咱看见了,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别人都往火坑里跳!”

“大哥你忘记啦?咱爹早早去了,咱娘当年被人砸地头破血流,还是咱村人晚上这家偷送来一碗药,那家送来几个土豆,咱一家人才能活下来!那个时候闹得那么厉害,人家也没真的关起大门来啥也不管!”

陆向武就没几个哥哥那么感性,他很冷静地分析,“我也觉得你做得没错,毕竟咱的家在这,若是周围都是生活不见起色的穷人,咱家很有可能就在这住不下去了。人性不都是善良的。那不上半年,隔壁村有户人家养了鱼塘,正要捞鱼的时候,鱼都让人家药死了。”

“只有我们给他们创造了一定价值,他们产生阴暗心理想做坏事时才会有所考量,有所顾忌。”

陆向问一拍手,“虽然老四话说得难听,但是仔细想想也是这么个理儿啊!大家互惠互利,关系才能更长久!”

陆向述听得快笑出来,他瞅了瞅自己的三个弟弟,摇了摇头,“你们这张嘴啊!黑的能说成白的,死人都能让你们说活过来!”

“所以你就别愁了,这事儿走一步看一步呗!”

“是啊,咱明天都去找政府,说不定啥困难都解决了!”

翌日,兄弟四人直接去了省城。

为了保险起见,陆向武还拉上了六子。

六子也是省政府跟前的红人,这一年他的生意光明正大地风生水起,因着照顾孤寡老太太和解救被拐大学生一事,他的口碑不光在民间立了起来,连政府都对他褒奖有加。

他名下现在不光是一家大饭店和大商场,还另开了一家歌舞厅。

时下在大家的观念里去歌舞厅跳舞的人没有好人,灯红酒绿的地方很容易藏污纳垢,六子笑言一句‘那岂不是正好可以帮警察把坏人一网打尽’,竟意外让歌舞厅走红不说,还打破了其固有的不良形象,赚得那叫一个盆满钵满。

等六子认真地对他们说歌舞厅也有陆家的份额时,四人惊讶地嘴都合不拢!

钱能生钱,生的钱还能生钱!

意思就是,六子用原本年底要给他们分的钱开了个歌舞厅,所以那笔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们对歌舞厅投资的份额!

而且据六子估计,他们年底每人都能拿到将近十万的分红!

整得陆家四兄弟还没到政府去呢,就感觉什么临水村什么化肥厂那都不算事儿了!

有时候钱真的能带给人足够的底气。

话虽是这么说,但该办的事还是得办,有那么大一个靠山不用白不用。

五个人来到了省政府,几乎是一路绿灯,就见到了书记。

四兄弟说了他们对于临水村的所见所闻和疑惑,书记也很惊讶,一来他们对于临水村亩产三千斤这件事情闻所未闻,二来他们本省也还未审批过民间开办的化肥厂,那么临水村说自己生产的化肥是哪来的呢?

这就很值得人怀疑。

书记当即表示,这件事他们会立即去查,但在他们没有查明之前还请他们尽量不要声张。

这五个人都懂,不打草惊蛇嘛。

剩下建尿素厂的事情就十分难搞了,尿素依赖进口,国内目前还没有这个生产技术。

书记还建议他们不如退而求其次就建个氮肥厂,因为现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大力支持氮肥厂,国内凡是有水源,能运来煤、输来气的县,都已经办起了小氮肥厂了。

就在陆家四人认真琢磨起将尿素厂改为氮肥厂的时候,六子表示可以投资建立个科研室,用于研究尿素生产。

书记听得眼睛一亮,六子和他家里的背景他都是知道的,他肯主动帮忙,那这件事相对来说会容易很多。

其实六子也有自己的私心,他给政府投资搞科研,政府也不会亏待他,更何况他上头哥哥姐姐都是当官的,他越‘慷慨’,他哥哥姐姐的官途肯定就越顺!

如此相辅相成的事,他自然乐意去做。

除此之外他还发现,似乎他做的好事越多,他的生意就越红火,挣的钱也就越多。

那他还犹豫什么呢!

而且他人脉确实很广,再加上梁少铭和陆向南在清大,到时候还可以让他们帮忙联系清大的化工人才一起进入这个项目,他就不信,全国的顶尖人才都聚在一起,还研究不出来尿素到底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书记激动地握了握几个人的手,说是要代表A省的老百姓感谢他们!

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最后造福于民,这样的人谁会不打心眼里钦佩呢!

几人谦虚地摆摆手,称这是他们应该做的,书记看他们的眼神便更加不一样了。

在他们临走时,书记还特意嘱托陆向述,尽快选址建厂,至于其它的事情,他亲自去办!

两件事情都出乎意料的顺利,再加上年底还有一大笔分红,陆家四兄弟心头别提多爽快了!

要不是老婆孩子都不在,他们都想冲到歌舞厅去大展歌喉,痛痛快快嗷几嗓子!

可惜他们不敢。

四兄弟回到家后不久,政府就派了专人来指导他们建厂。

尿素厂不是简简单单把房子盖出来就完了的,还需要考虑储存环境、排污过滤系统等诸多要素,陆向述和陆向武在旁边听着人家讲的话就跟听天书似的。

不过他们暂时不懂也不要紧,那几个政府专员足够负责,他们指导,和庄村人动手,建厂有条不紊。

尿素厂有大哥大嫂盯着,陆向武就开始着手准备自己的砖窑了。

按照目前能招到的人手测算,陆向武在山的向阳面建了三个大砖窑,每窟砖窑都能容纳约莫六万块左右的砖。

利用山包包建窑还是非常省时省力的,同时可以在山上取土烧砖,虽然山上的土里有小石头需要挑出来,但土质粘性不错,这样的土很适合烧砖,烧出来的砖也结实耐用。

砖窑建好后,陆向武从外村请来了三个烧窑的技术员。

烧窑对于火候的把握非常重要,不然很可能烧完一窑砖之后砖不能用,那就亏大发了。

因此陆向武请技术员的时候着实费了一番功夫,不过这也不要紧,毕竟老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

招到了技术员,陆向武就开始在村里招工。

由于先前陆向述建厂招走了一部分劳动力,剩下的劳动力不论是从体力还是年龄上,都不怎么够看的。

陆向武也不挑,只要是年龄上不超过六十岁、下不低于十六岁的,不管男女老少都可以来砖窑干活。

因为整个烧砖过程其实很简单,挖土和泥,脱砖坯子,晾砖坯子,装窑,点火,烧砖,洇砖,出砖。

其中就挖土和泥是稍有讲究些,泥既不能和得太稀,也不能和得太干,只有在土里加水适中,才能保证土坯成型完好。

即便如此,挖土和泥也着实是不需要什么技术的,因为只要熟练了还是很容易就能掌握这个度。

这么算下来,一窟砖窑需要大约五十个工人左右,每天一个工人支付两块钱的薪水,一天三窟窑就是三百块钱。

按照最慢三天出转的速度看,三天内工人的工资是九百块钱。

时下一块红砖能卖三分钱,三窑砖满打满算能卖五千四百块钱,刨去用工成本和烧砖所需要的柴火,陆向武只要能卖出三窑砖就能净赚将近三千块钱!

他用最少的投资,短期内获得了最高的收益,是一笔稳赚不赔的超级买卖!

最先开窑的当天,就已经有人慕名来拉走了一窑砖。

就在陆向武为剩下两窑砖发愁的时候,邻村甚至是镇上的人都来买砖了,甚至烧砖的速度还赶不上卖的。

然而很快就出现了一个另陆向武意想不到的问题,他的砖竟然会因为村里坑坑洼洼的路而断了销路!

和庄村的路实在是太难走了,这些砖拉是能拉得出去,可一路上颠颠簸簸,别人拉到家时也裂开了不少,这样一来前来买砖的人自然而然就少了下来!

没办法,陆向武只能先用三个月时间把村里的路修了!

就在他准备捏着鼻子掏钱修路的时候,和庄村人却自愿出起了钱和力,有钱的一家出个几十块钱,没钱的他们就出力气!

修路是对整个村所有人都有利的事情,和庄村的人认为陆家已经帮了村里很多了,修路再不能让人家把钱都出了!

陆向武省下了一大笔钱来,冷硬的面庞都柔和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