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隋
作者:玄武季 | 分类:历史 | 字数:267.5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66章 洪荒
这时候,左右次大陆的外族势力,主要来自天方教世界。
混乱的时候,总有英雄诞生。
次大陆的北方,又出现了一位大能。
曷利沙·伐弹那!
606年,即大业二年,曷利沙·伐弹那继位萨奈沙的国王。
随即,他亲率自己的军队,接连打败了周边好几个仇国。
612年,即大业八年,曷利沙·伐弹那定都曲女城,建立了曷利沙帝国。
他,便是华夏文化记载的戒曰王。
他,组建了包括象、车、骑、步兵组成的强大军队。
经过近30年征战,终于将入侵的厌哒人势力赶出了次大陆。
戒曰王曷利沙·伐弹那,在位四十年,统一了北次大陆的大部分地区。
在阿布穿越并上下跳窜的同期,戒日王正在谋划着对南次大陆的统一战争。
戒曰王曷利沙·伐弹,是南亚次大陆上在天方教全面入侵之前,最后一位伟大的军事统帅。
他在位期间,将有一位来自华夏的高僧,前来那烂陀寺求法。
他,叫玄奘。
他,也是阿布的老相识。
再将目光移向大隋的南部。
主要有林邑、真腊、堕和罗,马来半岛上盘盘、狼牙修等国。
印度尼西亚岛屿上,有室利佛逝、可陵等国。
他们中有不少国家,是大隋的附属国。
阿布的对南部岛屿及大陆的经略,已经开始!
麦梦才现在是南部诸事总管,总略军政诸事。
陆仟的拓植大队,以崖州岛为基地,开始南扩。
在粟末地远洋船队的航路探索之下,他的手下精英已经开始奔向这些国家和岛屿。
特别是,那些传说中的香料之国!
大洋洲,现在是什么情况呢?
大洋洲的人类,都是外来的居民。
最晚从5.5万年前,古人类开始从欧亚大陆东南部岛屿出发,缓慢穿越大陆桥与浅滩,最终抵达澳大利亚与附近群岛。
那时候,海平面较低。
据说,要比阿布穿越前的世界海平面要低上不少米数。
所以那时候的南洋许多大陆桥和礁石,还裸露在海平面上!
所以,古人类可以利用赤裸的双脚和简单的独木舟,就可以一点点探索而进,最终到达了大洋洲的诸岛。
大约在5万年前,欧亚大陆的原始人群,就是沿着印尼群岛来到了大洋洲诸岛。
大约在6000年前,这里的土着居民,已经开始驯养野狗。
大约在1500年前,澳大利亚大陆上初步形成了土着文明——三大群岛文化圈。
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
后来,又因为海岸线上升,大洋洲彻底与世界隔离,成为真正的世界孤岛。
大隋同期,这里正处于原住民的原始氏族社会中期。
在这片荒芜而富饶的大地上,只有不多的人类散居其间。
他们,追逐水草而居,与野兽无忧不同!
人类,还不是这里的主流。
这片处女地,静等着一股来自域外华夏文明的子弟,发现何开发!
截止到大隋时代,地球文明对于地球自转轴的北端和北端有认识吗?
有,但及其缺乏明证。
神话,推测,似乎就是对这种存在的认知。
《山海经》?
是不是老祖宗们,真的踏足去过?
如果是,那他就是此时代世界上,唯一一本人类世界关于两极的浪漫游记和方物志!
不可证啊!
北极所在之地,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北冰洋。
它的周围,是众多的岛屿以及北美洲、欧洲和亚洲北部的沿海地区。
北极地区,气候终年极度寒冷。
即使如此,这块冰封之地也有冬季和夏季之分。
冬季,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以下,大海完全封冻结冰。
夏季,气温上升到冰点以上,北冰洋的边缘地带融化。
北极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之一。
千百年以来,因纽特人在这里世代繁衍。
那里,一年的时光,只有一天一夜!
夏季,一般在四月到八月,极昼出现。
太阳也只是远远地挂在南方地平线上,发着惨淡的白光,它静静地环绕着这无边无际的白色世界缓缓移动着,并渐渐靠近地平线。
四月份,天气变暖和,冰雪逐渐消融,天空变得明亮起来。
五、六月份,植物变绿色,动物忙着繁殖,万物向荣。
降雨,也增多。
冬季,则是从九月开始,一直到来年的四月头上。
极夜,降临。
黑暗越来越靠近,温度降到最低。
所有海浪和潮汐,都消失了。
海岸冰封,只有冷冽的寒风,挟裹着飞雪,四处扫荡!
万物,除了狂暴的风雪,再无声息。
这夜,仿佛无边无涯!
北冰洋,有着丰富的鱼类,以及像北极虾一类的大量浮游生物。
它们,成为夏季海鸟、海豹、海象、白鲸、一角鲸,以及其他海洋动物的食物来源。
第66章 洪荒
北冰洋周围的大部分地区,都光秃秃的非常平坦,当表层土解冻,植物开始生长。
驯鹿、麝牛、旅鼠、北极兔等动物,都以此为食。
而北极狼、北极狐、北极熊等食肉凶猛动物,又依靠捕食这些动物得以存活。
自然,生活在其间的黄种人因纽特人、白种人拉普人、蒙古人楚科奇人、卡吉尔人,便处在食物链的顶层。
但是,在这片冰封的世界,谁才是主人?
或许,只有肆虐的狂风和洁白的冰雪!
两千多年前,人类对自己生存的地球,远没有像阿布前世那样了解。
但人类对于这片地方的探索,不曾终止,并且将足迹和屋舍,安放在这片冰雪大地之上。
人们原先认为,直到距今约1.3万年前,才开始有人居住在北极地带。
阿布前世的科学家已经探明,早在3.5~4万年前,这里就已经存在了人类活动的遗迹。
石制工具、马和驯鹿的骨头、雕刻过的猛犸象牙……
这些工具和遗物表明,当时的人类,已经到达了一个高级的生存阶段。
因纽特人的祖先,来自华夏的北方,或者是更加内陆的区域。
大约在一万年前,他们一路北迁。
有的,进入北极圈,在那里适应极度的酷寒,渐渐生活了下来。
有的,渡过冰封的白令海峡、或者低海平面的阿留申群岛大陆架,以独木舟跳跃的方式,到达美洲,并成为那里的远古最早人类。
这种迁徙,一直持续了上万年。
直到地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甚至是北方海峡的环境恶化,已经不适宜人类再行轻易跨越为止。
因纽特人,完全属于东亚民族人种。
相比于早期到达美洲的印第安人,具有更多的亚洲人的文化特征。
或许,这些因纽特人身上的亚洲文化基因,就因为所居之地与亚洲大陆相连的缘故,其传承未曾断绝。
比如,在用火、驯犬、祭祀仪式、医疗方法、社会结构、信仰崇拜等方面。
他们的首领,多为萨满,延续一夫一妻的制度。
住房,有石屋、木屋和雪屋。
房屋,非常像华夏的大东北一带,一半地下一半地上,门道极低,非常御寒保暖。
他们,非常喜欢养狗,就是那两种雪橇犬,爱斯基摩犬和哈士奇。
因纽特人的生活,主要是狩猎,辅以捕鱼和驯鹿。
他们,以肉为食,并且极其喜欢生食,就是那种不加任何佐料、纯纯的刺身。
早餐,生吃海豹肝脏、海鱼、海雀、浆果、鲸皮等。
午餐,以鲸鱼肉为主食,同时会搭配着北极熊、麝牛肉等陆地动物肉。
生吃,烧烤,生煎!
晚餐,6到10月,主要以驯鹿、鳕鱼和鸟类肉为食;寒冬,是以海豹肉为主,清炖。
此外,当食物极其短缺的情况下,因纽特人还会以雪橇狗为食。
很久之后,定居的太平洋的因纽特人、阿拉斯加西南地区的楚科奇人,还在专门养狗吃肉!
因纽特人对所有获得的物资,都进行了完美的利用。
猎物的毛皮,做衣;它们的油脂,熬炼之后用于照明和烹饪;那些骨头和牙齿,则制作成各种工具和武器……
对于生活中的角色,男子主狩猎和建屋,妇女则主烹饪、制皮和缝纫。
最引人注意的是,在长期的极寒地带生活过程中,因纽特人等寒带人类,在身体生理上已经生发生了极其适寒的独特进化。
面部宽大,颊骨显着突出,眼角皱襞发达,四肢短,躯干大。
外鼻突出,上、下颚骨横张有力,头盖正中线突起,面部呈五角形。
这些,都是极其适应极端寒冷环境的生理特征,也是他们独有的。
因纽特人,被早期跑进美洲的印第安人,称为“爱斯基摩”人!
那意思,就是“吃生肉的人”。
这称呼,带有很浓厚的歧视、不屑的意味。
因为按照传说,这两股同组同源的古人类,中间存在着极大的矛盾。
这也许就是在迁徙当初,一支坚决向北、一支继续跨海东去的根本原因。
这些华夏殷人之间,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个谜底,已经永远埋藏在历史的浩瀚烟云之中了!
或许有一天,在北极的考古和印第安考古中,能够找到那时期的殷商古字。
如果侥幸,便能解开这个万古谜团!
显然,因纽特人不喜欢印第安人给自己头上加的贬义性绰号。
他们,自称“因纽特人”!
因纽特,“真正的人”之意。
那相对而言,到底谁不是真正的人?
难道,这是指东去的那些印第安亲戚或仇人?
因纽特人,从亚洲迁往北极地区,前后有两次最大规模的迁徙。
这一时光的长度,经历了4000多年。
他们能够在北极地区繁衍生存,是极限地球环境内的一大奇迹!
楚科奇人,从南方北迁之后,化分为两个群团。
使鹿者,徒步者。
“使鹿者”楚科奇人,生活在冻土带、阿拉泽亚河与科累马河之间的北冰洋沿岸,以及舍拉戈岬和更东部的白令海峡。
“徒步者”楚科奇人,则和因纽特人交错散布,主要在杰日尼奥夫角至克列斯特海湾之间的沿岸一带。
特别是由此往南,在阿纳德尔河下游和坎恰兰河河口湾一带,最多。
楚科奇人的语言,属楚科奇语族。
他们相信万物有灵,崇尚护身符,信仰萨满教和渔猎图腾崇拜。
楚科奇人,自称“劳拉威特兰人”,意思是“自己人”。
在人种类型上,他们属于蒙古人种。
“使鹿者”楚科奇人,主要从事养鹿和狩猎,捕鱼是副业。
鹿拉雪橇,是他们的其主要运输工具。
并且,他们还以鹿肉为主食。
“徒步者”楚科奇人,主要从事海兽捕猎业,副业是捕鱼和狩猎。
狗拉雪橇和兽皮船,是其主要交通工具是,并以海兽肉为主要食物源。
这支楚科奇人的生活习性,非常接近于因纽特人。
楚科奇人,保留着许多母系氏族社会的组织特点。
在“使鹿者”楚科奇人中,真正的氏族单位,是他们临时的居住地。
这种居住地,往往会由3-4个血缘家庭组成,称“瓦拉特”,意即“一起居住者会议”。
而在定居的“徒步者”楚科奇人区域,基本社会单位是由若干家庭组成的“兽皮艇公社”。
这种“兽皮艇公社”中,以拥有兽皮艇的家庭为核心。
狩猎时,拥有兽皮艇家庭的主人,会分得更多的猎物和鱼获。
在他们各自的社会组织中,劳动工具、鹿、兽皮艇、住宅和狗,均为私有。
渔猎地点,则为“瓦拉特”或公社所有。
但是,楚科奇人的社会,与所有世界上存在的真正氏族化组织,有着明显的不同。
一是其社会单位,都不是永久性机构,其成员常常变动。
二是其亲属,都按男女两系计算。
这种社会组织特点,正是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中间社会形式的表征。
其婚姻关系中,也保留着许多古老的特点。
他们的婚姻制度,为从妇制,即男到女家居住。
此外,在楚科奇人中还存在一些群婚残余,如“妻姊妹婚”等。
啥意思?
就是指一个楚科奇男子,娶某女子为妻后,有权再娶其达到婚龄之姊妹们为妻。
哇咔咔!
大隋同期,这里有一些部落部族式的小国家。
流鬼国,是东北亚地区的古国之一,主要居民为堪察加的楚科奇人。
它,位于北海即鄂霍次克海之北,堪察加半岛一带。
夜叉国,又称泥离国,主要居民也为楚科奇人。
位于少海之北,北至夜叉国,余三面皆抵大海,南去莫设靺鞨船行十五日的距离。
这里,就是楚科奇半岛。
莫设靺鞨,正是粟末靺鞨的远亲,比号室部更北更远,也更加古老。
他们居住于库页岛及其南部,是黑水靺鞨内部十六部之一。
他们和楚科奇人之间,有一些零星的贸易。
时间的指针,指向了大业十三年某一天。
一小队从因纽特人祖先老家来的人,打破了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和楚科奇人的平静。
一个叫罗夫的因纽特人小伙子,带着一队白山黑水来的粟末商队到此做客。
罗夫,正是陆仟当初在徒步冒险跨过白令海峡时,雇佣的那几十个楚科奇向导之一。
罗夫,是最聪明、最坚强、最诚实的一个,也是其中最有成就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