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尚书夫人
作者:粉仙 | 分类:古言 | 字数:33.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53章 这是学生心之所向!我必为之奋斗一生!
学子们有想过今日的考题可能是民生,可能是农事,或者是时事,也有可能是策论,但大家无论如何都没想到考题竟然是这样。
有些原本信心满满的学子此刻变得踌躇起来,他们不知道这样的考题要如何下手,写自己的真实想法的话,陛下会如何看待自己,若写一些假大空的话,那陛下又会是怎样的看法,所以迟迟不敢落笔。
霍青书看出了他们的想法,于是出言安抚道“你们不要去在意我会如何看待这件事情,你们不用把这当成考试,就好像座谈一般,可以敞开心扉谈着你们踏进仕途的原因,你们的梦想,将你们最真实的想法写出来,大家不是圣人,是人就会有私心,这很正常。”
霍青书这话说完,大家心底的紧张消散了很多,于是思索片刻便开始落笔,很快殿内只有大家轻轻浅浅的呼吸声,一旁的大臣们都放缓了呼吸,就怕打扰了这些举子的思路。
霍青书坐了片刻,清冷的目光扫过所有人,随后便起身走动起来,在每个学子的身后都停顿片刻,感觉到身后的动静,有人紧张的拿笔的手都在发抖,而有的人则镇定自若,自信下笔。
一旁的官员企图从霍青书的脸上看出点什么,可从始至终霍青书脸上的神情始终淡定自若,没有发生一丁点的变化。
考生停笔以后,一旁候着的宫人便将他们手上的试卷收起来呈给旁边等待着批改试卷的官员。
而这些官员批改完以后,便将他们认为回答最佳的试卷呈给霍青书。
大家都安静的等着霍青书翻看,举着们动作不明显的伸长了脖子,想看看霍青书手中有没有属于自己的考卷,半晌后,霍青书开口
“考生潘达,你说你想当官的目的是为了母亲拼一个诰命,这样看来,你与家翁平日里感情甚是不错。”
霍青书点名后,潘达站了起来,拱手回答“回陛下,学生自幼失孤,得母亲垂怜收养,也是母亲不嫌弃学生出身不祥,含辛茹苦将学生抚养长大,月朝未建立之前,为了能让我吃饱,母亲将所有能吃的东西全部留给我,自己则是去山上啃树皮,学生发现这件事以后便跟母亲说不想再读书,我可以出去做工养活她,但是母亲不同意,坚决让学生继续学业,如今学生有此机会,面见天颜,这其中母亲的功劳最大,所以刚才陛下问,若是做官以后,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学生最想做的就是想为母亲讨一些好处。”
潘达说话时,霍青书目光一直盯着潘达的眼睛,从潘达的眼神中霍青书可以看出他真的这般想,霍青书有些欣慰,便道
“若我答应给你养母诰命的身份,而你需要担任建阳城的县令,三年内将建阳城建设成如今东风城的样子,你能做到吗?”
建阳城是被刚刚收复的县城,当地的县官是个贪官,已经被霍九派人斩杀,正等着霍青书派人去接手。
潘达喜上眉梢,立刻跪下叩谢霍青书“谢陛下恩典!学生定当竭尽所能,建设好建阳城!”
“起来吧,记住你今日所言。”
考生们艳羡的目光放在潘达的身上,潘达小心起身,回忆起养母这些年的辛苦,忍不住鼻子一酸。
娘,儿子答应你的话做到了!儿子给您挣来了诰命!
霍青书将潘达的考卷放到这边,又将另外一份考卷拿起来。
“考生杨雪,你说你想当官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出产量更高的粮食,那你完全可以直接去农司院,为何还要费尽周章参加科举?”霍青书看到这份答卷的时候就是这样一个想法。
杨雪站起来,肉眼可见的兴奋,这是在见到自己崇拜的人时才有的反应。
“回禀陛下,因为学生只有参加了科举才能见到太女殿下,学生听闻民间百姓说那救命的红薯是被太女殿下发现的,种植的方法也是由太女殿下提供,所以学生想通过科举向太女陛下学习这宝贵的经验,向她取经。”
霍青书看过杨雪的试卷,在农业方面,她提出了不少关于灌溉,沤肥,耕种的想法,能看出她在这方面确实下过苦功。
霍青书沉吟片刻,有了决定,“既如此,农司院还有一个院长的位置空缺,那就由你来担任吧。”
众人哗然,这可是五品官的位置!她一个毫无功绩的新科举子,何德何能?
“陛下,学生惶恐!”杨雪心中一喜,随后又忍不住惶恐起来,立即下跪。
“陛下,这…”旁边的官员刚要出言提醒,就被霍青书挥手打断。
“在我看来无论你们是家境贫寒,亦或是家世显赫,只要你们能为百姓,为朝廷带来贡献,那么我愿意为你们打破常规,但是前提是你们能担得起这份破格。”
唯才是用,才能让天下寒门学子趋之若鹜。
一番情真意切的话,说的众学子热泪盈眶,刚刚心中那点对杨雪升起的嫉妒心也就随之弥散。
“杨雪,欲戴其冠必承其重,你既然许下了这宏愿,那我便助你一臂之力,希望你能做出成绩,在你做出一定的功绩之前,我不会再调动你的位置,且你有可能官位不保,你要清楚这一点。”霍青书虽然愿意给杨雪高位,但这并不代表她会看着杨雪占着这位置却做不出任何成绩。
杨雪俯首磕头“谢陛下!”
霍青书接着拿出下一份学子的试卷“考生徐则,你说你当官是为了荡平天下不平事,为无辜之人洗去冤屈,我很好奇是什么让你萌生了这样的念头?”
徐则站起来回答“学生的父亲是一位仵作,学生自小跟在他身旁,耳濡目染也学到了不少仵作的技巧,起初父亲将学生送进学堂是为了让学生学一点简单的字,避免以后被人欺骗,且记录验尸文书一类的工作也需要自己亲自来。”
“但是学生在读书上尚算有天赋,可父亲是贱籍,学生没有参加科举的资格,即便如此,父亲还是咬咬牙让学生继续读书,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尸体是会说话的,他生前所有的生活痕迹以及习惯都会体现在尸体上。”
“学生起初很怀疑父亲所说的话,人都已经死了,怎么可能会说话,直到父亲通过验尸从尸体上找到证据,洗清那人的嫌疑之后,学生对父亲的话深信不疑,尽管那人后面还是被冤枉替人背了黑锅,父亲也惨遭毒手,但这些年学生一直都记着父亲的话。”
“原本学生以为父亲所教的那一身本事就要明珠蒙尘,可未想到柳暗花明,陛下下旨,不看出身,破格录取人才,于是学生便决定冒险一试,重新捡起书本,参加科举,学生想继承父亲遗志让尸体说话,让真相大白。”
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送枕头,霍青书担任东风城县令的时候,就发现很多案子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这一直是她心头的心病。
没想到这一次科举竟然会给她送来这样的人才。
霍青书的声音有了变化,“徐泽,我意向成立监察院,而监察院的职责就是负责所有月朝各地的案宗再审,你可愿担任自监察院的院长一职,享五品官阶,你可愿替我荡平天下不平事,还所有无辜之人一个公道!”
徐则内心激荡,“学生愿意,这是学生心之所向!我必为之奋斗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