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炮灰男配走上了人生巅峰
作者:妖妖小仙 | 分类:古言 | 字数:200.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08章 末世危机22
卫渊回到B市没几天,就收到了女主的死讯,在毒药的折磨下,袁婷婷是被活生生的疼死的。
卫渊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唇角微勾,原主的任务他算是彻底完成了。
作为拯救世界的救世主,卫渊回到B市之后被无数的媒体采访。
卫渊是能躲就躲,真是太可怕了,那些记者的目光简直像是要吃了他。
随着末世的结束,世界的确是变得越来越美好了,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最让华国人接受不了的就是异能者的异能不能升级了。
不光如此,自从末世之后再也没有哪个孩童被发现有灵根。
这一点在卫渊的预料之中,这是个科技位面,当世界原石补齐这个世界的缺漏之后,异能者也会慢慢的消失,这个世界的主旋律是科技。
高层询问卫渊得到这个消息也不慌了,异能没了也好,更有利于国家的安定。
科技是这个世界的第一生产力,在末世结束之后,华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让华国的科技一直领先国际。
M国的首领无故失踪,底下一群人争权夺利,两败俱伤,最后的胜利者是一个捡漏的草包。
国际上每天看M国新闹出来的笑话,已经成了他们的乐子之一。
卫渊在这个世界活到了两百多岁,华国已经研制出了能够延寿的药丸子。
只不过卫渊没有吃,在这个世界已经待了两百多年了,见证这个和他曾经的世界有些相似的国家,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他已经心满意足了。
两百年后的的华国,有最广阔的地域,最多的人口,这里拔地而起一座座科技之城。
冰冷金属质感的未来科技城,让看到他的人心跳加速。
除了这些科技之城,华国还有独属于他们的历史底蕴。
在这里,能看到历史上每一个朝代代表性的城市,华国纷纷把他具现出来,华国的历史底蕴让每一个儿童骄傲。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信仰与骄傲,每一个华国人在逛这些城市的时候,都深深的为自己身为一个华国人而骄傲。
对于外国人来说,华国是一个神秘的东方国度。
他强大,自信,为自己国家的历史深深的骄傲着。
对于他们来说,这辈子要是不去神秘的东方国度旅游一次,这辈子就算是白活了。
卫渊离世的时候,在华国的新闻联播报道了三天,负责新闻联播的两个主持人念着稿件,一度哽咽。
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华国所有人都沉默了,默默的放下手中正在做的事情,自发的默哀三分钟。
卫渊生前所有未公开的功劳都被国家公开了,人们这才知道,这些年华国飞速发展的科技少不了卫渊的身影。
他才华出众,总能在国家的科技陷入困顿的时候指点迷津,但又不会阻碍科学家们的探索,让华国的科学家也在飞速成长。
国家把卫渊为国家做的所有事情全部公之于众了,华国的人们知道了那个和他们国家有刻骨的仇恨,应该消失在这个世界上的小岛国原来是卫渊炸毁的。
他们也知道了卫渊为了解救世界,结束末世,毁了卫家的传家宝,得知传家宝是小说文学中的末世空间的时候,华国的百姓感动的泪眼汪汪。
真的是太了不起,扪心自问,若是这个空间是他们的,他们愿意为了世界牺牲自己的空间吗?
不愿意,这个人们心底冒出来的第一个想法。
有这样的的神物在身上,末世对他来说不见得是一件坏事,甚至可以更有权势,成为华国的土皇帝,万万人之上。
华国的群众感动于卫渊的付出,而M国的政客们集体高潮了。
纷纷指责华国惨无人道,居然策划小岛大屠杀,让这个小岛付之一炬,这是多残忍血腥的手段。
如此狠毒,应该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华国对M国的的人身攻击只淡淡一笑,关了几天对M国的出口,M国就被吓的彻底老实了。
华国靠着先进的科技,早就已经掌握了M国的命脉,只要华国不对M国出口,M国国内必定会发生动乱。
华国停止出口的三天时间,M国掀起了一场又一场的民众抗议活动。
对于M国的政客来说,卫渊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但是对于M国的民众来说,确是不一样的,M国是个个人英雄主义国家。
对于M国的子民来说,卫渊实在是太帅了,是个大英雄。
他们不管高层有什么苦衷,反正他们必须得用到华国的东西,不然就要闹事。
M国只能妥协,在国际上郑重的和华国道歉,还派了几个高层参加卫渊的葬礼,给卫渊鞠躬送行。
因为华国的强大,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考中国的大学。
M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费尽心思培养的人才,被华国抢走了,打算让他们学习出山了再回来报效祖国。
他们想的是很好,但是绝大多数的人才,那是有去无回的。
M国在国际上不止一次指责华国人扣留他们国家的人才,不愿意放他们回家。
华国也不废话,直接甩了一组视频,“请看VCR。”
M国的高层看到视频中的一幕幕,视频中都是留在华国没有回M国的科学家,他们没有丝毫羞愧,觉得自己这个这个做法棒极了,还在邀请M国的同胞们来华国留学,留在华国工作。
M国的政客们疯狂攻击这些个移民M国人,咒骂他们不爱国,被这群人毫不犹豫的怼了回去,
M国的这场制裁成了活生生的笑话。
卫渊回到系统空间中,这个任务做的很轻松,像是度假一样,很容易的就完成了任务。
系统的声音迅速的响起来,“宿主,是否进入下一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