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姜月的古代田园生活
作者: | 分类:古言 | 字数:3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94章 腊八粥
把肉的斤数和调料的配比都称好后,众人便拿着那些分装好的一份份调料倒进盆里,大力搅拌,以便腌制入味。
很快院中便散发出香料特有的香味,姜老太太看着这一盆盆的裹着调料的猪肉,忍不住弯起嘴角,忙让三个儿子把盆都抬到宽阔的堂屋里。
把盆用锅棑都密密实实盖好,又压上一块重重的石头,姜老太太方才放心:“这石头块重,省的被闻着味儿来的贼偷把锅棑打翻了。”
姜月知她说的是黄鼠狼等物,因这些东西有灵性,一般提起都是含糊带过,省的被惦记上家里遭殃。
把门关好锁上,还没走出院门就见小蝶跑来唤吃饭。
这日的晚餐是馒头和一大锅猪杂汤,拆卸下的筒骨熬的香浓的骨汤,里面煮上猪心肺猪肝等物,加上水嫩的大萝卜,可谓十分的引人垂涎。
这两日因着家里杀猪,日常的饭食也提高了几个档次,一天忙活下来虽然颇觉疲累,但众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月娘,今儿傍晚的时候小蝶她舅舅把你要的工具送来了,待会儿你看看可对,哪儿不合适再让他改。”叶氏满足咽下一口猪肺片,开口道。
“你娘家弟弟来家怎不说一声,这也太失礼了,该留他吃个晚饭再走的。”姜老太太接话道,不赞同的看叶氏一眼。
“是啊三婶,叶家舅舅不是旁人,家里这许多排骨大骨头,还有切下来的猪皮,该让叶家舅舅带回去一些。”姜月顺着老太太的话说道。
家里杀了十来头猪,光是排骨和拆卸下来的大骨头就有许多,因怕久了坏掉,这两日不管是掌厨都会熬上一锅汤。
后面还有好几头猪等着杀,这些骨头得尽快想办法销出去才是。
”那会儿你们正忙,他又赶着回去,你也说不是旁人,何必又讲究那些虚礼。”叶氏见婆婆和大侄女都颇待见自己弟弟,心里也熨帖,笑容更温和几分。
姜老太太听她这般说,也笑了笑:“这一晃不注意今儿竟到初七了,明儿就是腊八,夜里咱们煮腊八粥,明儿一早你们都回娘家一趟,也带上一份回去。”
他们这里的习俗出嫁的女儿要在腊八这天,往娘家送上两碗腊八粥,取增添福寿之意,祈佑爹娘健康长寿。
“就让她二婶和三婶回吧,月娘她姥姥家离的远,家里也离不得人我等年后再回也是一样。”
赵翠英嫁到老姜家这许多年,刚成婚那两年逢年过节也是按照习俗回去的,后来有了孩子,被孩子绊住了腿,除了过年其余的节日也只看方不方便了。
且她也好,娘家那边的亲人也罢,也都不大看重这个,爹娘惟愿她日子顺当,两老身体也还康健,这就比啥都强。
“我也不回,我老娘天一冷就被二毛他舅舅接到县城了,寒锅冷灶的也没个人。”陈氏也推拒。
“家里忙乱,我也和大嫂一样也只等年后再回吧。”叶氏道。
陈氏闻听叶氏说话不由暗自翻个白眼,一般的她也说不回娘家,怎老三婆娘非要和大嫂一样,可见眼里没自己这个大嫂,她是个藏不住事的人,这般想也就直接挑明说。
叶氏满脸黑线,不欲和她争执,只得解释两句请她见谅。
姜老太太看着面前三个儿媳,一阵无语:“那由着你们自个安排吧,别转头说我拉你们干活,不让你们回娘家就成。”
三人忙道不会,这件事就算翻篇儿了,回娘家的事翻篇儿了,煮腊八粥的事却摆在眼前。
晚饭过后,姜月揽下收拾碗筷洗碗的活计,姜老太太端着个盆领着三妯娌去她房间取煮腊八粥所用的材料。
腊八粥顾名思义取八种食材煮粥,他们庄户人家原也没那么多讲究,多是用大米小米以及各种豆类并一些山间采的干果熬制的。
因着前段时间在府城买了一些各种坚果干果和果脯,今年的腊八粥姜老太太可谓是下足了本。
在原有大米小米的基础上,又添了一些桂圆,板栗肉,山核桃仁,红豆,黑豆,桃干,杏仁,红枣等物,每样都抓上一些,可以说今年煮的腊八粥远远不止八种。
末了又取出一包红糖,交给赵翠英:“夜间熬的时候把糖也搁里面,咱们也熬一锅香甜绵烂的好粥喝。”
赵翠英接过老太太手中的糖与盆,就去灶房兑水浸泡煮粥的材料,她是长媳,这些事儿这几年婆婆都交给她来操持。
二日一早,工人们来上工,姜月发给她们每人一个小竹筒留着塞肉灌腊肠。
腊肠不算是新鲜吃食,往年村里家有些余财的人家也会灌上一些,除祭天祭灶待客用,还会留下一些待农忙时补身体。
来干活妇人们分成两拨,一拨灌腊肠,一拨切猪肉,事儿做顺手之后,速度也不慢。
李屠户果然如他所说,今儿来晚了一个时辰。
热水早已提前烧好,几只猪也被套上绳索,只等李屠户人一到就牵出去宰杀。
姜月在院里坐在小凳子上一起灌着腊肠,很快就听到猪的惨叫声。
不多会儿,小蝶跑来唤姜月回老宅喝腊八粥,姜月看她急切的样子不由莞尔,和干活的妇人们客气两句便起身离开。
灶房里,赵翠英拿着大勺搅着锅里冒着细泡的粥,蒸汽氤氲下,满屋香甜的味儿,锅里的各种豆子都熬的开花软烂,十分粘稠。
赵翠英见姜月过来,笑道:“等你阿爷阿奶忙好就能吃了。”
姜月闻言不由睨了小蝶一眼,阿爷阿奶不知啥时才能忙好,这小丫头也忒心急,这么早唤自己。
“阿爷阿奶就来。”小蝶忙道。
小姑娘话音刚落,姜来福就和老太太便走到灶屋门口,开始清洗手指,整理衣裳。
赵翠英见公公婆婆家来,忙盛出三碗浓稠的粥让姜月端到堂屋。
按照姜来福的指示,姜月把粥放置条几正中间贴着的神位前,又取来三双筷子,一一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