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官居一品

作者:笙歌独欢 | 分类:历史 | 字数:132.2万

第323章 希望

书名:官居一品 作者:笙歌独欢 字数:2290 更新时间:2024-11-25 23:26:17

苏惟生用完饭就回了翰林院,宁老太爷又被熙和帝叫到御书房,“太傅觉得,派谁去闽都主管这事比较好?”

宁老太爷一听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皇上是想让苏惟生去?”

熙和帝沉吟道,“苏惟生虽然年轻了些,却眼界开阔、思维敏捷,建议又是他提出并完善的,太傅不也常夸他能力出众么?朕私心里认为此事非他莫属。”

宁老太爷没开口,他知道熙和帝还有话要讲。

果然,熙和帝接着道,“只是他才入翰林不到一月,就这么让他放外任,朕有些舍不得。”

苏惟生才华能力样样不缺,当初拒绝将他点为驸马,就是想把他当作肱骨之臣培养。

眼下他年纪尚小,正好可以多历练历练,日后将他留给最心爱的儿子。

非翰林不入内阁,若是就这么放了出去,熙和帝担心若干年后苏惟生入阁时会被人诟病。

“岳西池那是西北情况不一样,事急从权。苏惟生么,没有政绩在身,若贸然提升一两级外放,怕是难以服众。”

况且世家向来对世家子宽容,对寒门子却巴不得拿个放大镜,盯着盼着他们出错,他怎能在此时给自己的爱将留下这样的把柄?

宁老太爷也不赞成苏惟生这么快外放,一是因为其本身的资质,二么,此子是淳于大哥的后人。

他希望苏惟生以后能入内阁,继承淳于大哥的遗志,在自己百年之后辅佐明君将大魏治理得更好。

如此,也弥补了淳于大哥生前未入内阁之憾。

他看了一眼熙和帝,“老夫倒有个更好的人选。”

熙和帝立即问,“是谁?”

“苏惟珏。”

“苏惟珏?”熙和帝回想了片刻,“是苏正良的长子?”

朝中官员太多,要不是常与苏正良下棋谈天,他绝不会记得一个外任的六品小官。

宁老太爷点点头,“正是苏祭酒的长子,如今在晋中任通判,皇上不妨查一查他的考核,年年都是上等。苏惟珏正值壮年,资历和为官的经验都不缺,年纪也摆在那里,总比一个十六岁的孩子让人放心。况且苏祭酒得圣心是文武百官都知道的事,皇上要提拔一下他的长子也说得过去。三品以下的外任官,其他大臣也不会挑毛病。”

见熙和帝似有心动之意,他又加了把火,

“当初苏惟生家境贫寒、处境艰难,别说念书,连活下去都困难。是苏正良之父伸出了援手,也是苏正良之弟一路悉心教导。这孩子是个仁义的,这一路走来,多少人欣赏他的资质想收他为徒,都被他拒绝了,可以说他就苏正文这么一个老师,还只是个小小的秀才。”

“只是苏正文之子资历太浅,无法服众,否则倒是最合适的人选。苏惟生虽是旁支,说来其实与苏正良亲如一家。皇上选苏祭酒的长子,想必他心里也是乐意的。”

熙和帝轻轻颔首,苏惟生过去的事他听苏正良提过,只是那老头子只说了苏惟生自己如何如何努力,对自己父亲和兄弟的出手相帮却是只字未提。

“倒没想到还有这一节。苏惟珏么,这资历听着也合适,回头朕再琢磨琢磨。”

宁老太爷知道有戏,也没再劝,只叹了口气,“说起来,这孩子也算老夫看着长大的,与我那外孙情同手足。他聪明、睿智、仁义,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当初正是因为看重他,老夫才会为阿池定下这门亲事。皇上方才说要培养他,我很是欣慰,还请皇上在我百年之后,仍能善待于他。”

萧家欠淳于家良多,回报给淳于大哥的后人本就是应该的。何况自己说的也是事实。因此对于小小地算计了熙和帝一把,宁老太爷并不觉得愧疚。

熙和帝半点没犹豫,“朕会的。”

在他八岁时,那件事的风声还没完全过去,他的处境并不好。

江太后告诉他,她已经求了父皇将宁首辅的第五子派来教导自己,当时他既欢喜又忐忑,生怕人家不肯来。

最终宁老太爷还是来了。

君臣相处几十年,熙和帝对宁老太爷也十分了解,知道他看似随和,实则眼光极高,从不轻易夸赞于人。

便是熙和帝自己,也没得过如此高的评价,可见苏惟生确实出色,他没有看错人。

思及此处,熙和帝诚心诚意地朝宁老太爷拱了拱手,“多谢老师为学生培养了一个这么好的人才!”

宁老太爷不敢受这一礼,急忙避让开去,再说苏惟生可不是他培养的,人家那聪明是天生的!

“皇上忍让了这么多年,委实不易,往后就好了!”

熙和帝心里一片感动,也只有老师能明白自己的难处了!

“温陵府那边……就派苏惟珏去吧!这个职位是新设的,品阶太低不好行事,知府从四品上……他的考核年年都是上等……就给他从四品下吧。等做出成绩来,朕自会再行嘉奖。”

宁老太爷知道这是看在苏惟生的面子上,当然不会反对,“甚好。”

于是原本可能在通判一职熬上十几年的苏惟珏就这么从正六品跳到了从四品,连升三级。

可见有个得力的兄弟有多重要!

苏惟生并不知道宁老太爷随便动动嘴就为苏家讨到了好处,该说的都说了,他就放下此事,照旧老老实实地当值。

却不知道当天下午,周氏陪同苏澜去寻铺面时,遇上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

苏澜的嫁妆都在博阳,自己闲的没事干,与何轩商量过后,就打算在京城买个铺子做点小生意。

想着大姐离京未久,周氏一个人在家未免多思多虑,就把她拉出来一同逛一逛,还叫上了同样闲得发霉的方氏。

三人逛了大半个下午,就找了个茶楼歇脚,喝喝茶吃些点心。

苏澜要了个雅间,茶点上来没多久,白芷就进来道,“太太,隔壁有位尤太太,自称是吏部考功司金郎中家的,说想见见您。”

周氏有些吃惊,这人她不认识啊!

苏澜道,“长生如今在外为官,同僚家眷不见也不好,娘就见见吧,有我跟二伯娘在呢!”

周氏忙回到,“那就请她进来吧。”

没过多久,一名四十岁左右穿锦罗的妇人就过来了,身后还跟着两个年轻的姑娘。

周氏这几年虽然胆子没怎么长,但待人接物却也有些样子了,她与尤太太寒暄几句,便将方氏和苏澜介绍了一遍。

尤太太也介绍了身后的年轻姑娘,“这是我的长女如雪,次女如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