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官居一品

作者:笙歌独欢 | 分类:历史 | 字数:132.2万

第445章 树叶子

书名:官居一品 作者:笙歌独欢 字数:2204 更新时间:2024-11-25 23:26:17

花城外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几名男子鬼鬼祟祟地躲在树丛后,伸长脑袋望向对面干得热火朝天的人群,越是看不清楚,越是心痒难耐。

其中一人推了推同伴,“你大姐不是在知府大人家里当厨娘吗?就没听到什么消息?这新来的大人到底在卖什么关子?”

被推了一把的正是苏家厨娘的二弟程阿水,他摸了摸鼻子,无奈地道,

“知府大人家里规矩严,哪里能什么都往外头说?要是让大人发现,我大姐的差事还要不要了?万一丢了差事被赶出来,难道以后让我养吗?你们又不是不晓得我家那婆娘的性子!”

“再说了,我大姐就是个厨娘而已,就是有啥重要的事,知府大人也不可能告诉她啊!”

先前那人讪讪一笑,没再多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心里又实在好奇,便提议道,“不是在招人吗?要不咱们也去试试?就算领不了工钱,也能打听一下官老爷们在干啥事儿嘛。”

他这么一说,其余人也心动起来。

程阿水压低嗓子,神神秘秘地说,“对啊,倘真有啥好事儿,咱们村子可不能落在后头。万一那位新来的知府为了讨好王爷,给咱们发点米面、布料啥的呢?”

旁边的人闻言不但没有鄙视他,反而纷纷觉得有可能——整个花城谁不知道滇池王爷爱民如子?

新来的知府大人若想讨好他,还真有可能这么干!

几人越想越觉得有门儿,最后实在忍不住,还是结伴去报了名。

这些人常年干农活,虽然都瘦,但一个个看起来就挺有劲儿的,一去就被选上了。

到开始干活的时候,大伙更加疑惑,低着头交头接耳,

“这知府大人让咱们满大山地搜罗树叶子,到底要干啥啊?”

“会不会是做书签儿什么的?听说读书人都好个风雅,就喜欢用花啊树叶子什么的。”

“谁家做书签用烂树叶子?就这潮乎乎的破烂样,烧火都点不起来!我觉着,肯定有啥秘密!”

这个想法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

在他们看来,知府大人这么大个官儿,总不可能花银子请这么多人搜罗烂树叶子拿回家玩儿吧?

肯定有什么别的用处!

有那等心思灵活些的,就揣着手找衙役打听去了,结果倒打听出一些事情来。

你猜怎么着?

这知府大老爷,居然说这些烂叶子能做成田里的肥料!

种过地的都知道,田里头最重要的就是肥。只要肥上去了,天气也不折腾人,这一年就能有个好收成。

但花城的土地贫啊,有些地方刚开了荒没多久,地都没养好呢!

这会儿的滇池地广人稀。

对滇池人而言,一个人有一百亩地的事儿也并不少见,但这一百亩地,说不定还养不活一家人!

滇池王的确爱民如子,但一整年的税收他却不可能分文不取,否则军队、幕僚都靠什么养活?

滇池四大关口的守军的确是朝廷的军队,但朝廷对藩王所在地方的守军历来只补贴一半军费。

就这一半,还时常拖拖拉拉,有时拖个一整年都拿不到来着。

两任滇池王与朝廷关系都不咋地,能拿到手里的军费就可想而知了。

作为滇池人,尤其是花城人,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四处开荒。

只要不是官府圈走或者已经划给下山夷人的地方,你开了荒、种了粮食,那就是自己的。最多也就是花点银钱去官府登记一下。

这些开出来的地,滇池王府前三年是不收税的。

怎么样?政策可以吧?

可坏就坏在,这些荒地长草倒是能成,长麦子稻谷就差远了。

有时候累死累活大半年,收起来的粮食还没有撒下去的多,所以后来花城远远近近的村民都学乖了,并不会贸然去开荒。

但若是有足够的肥料,这一切就能改变了。

地再贫瘠,大量的肥料撒下去,总能多些收成。

可前面说了,花城这地方地广人稀,肥料也是抢手货!

就城里头大户人家那些用不完的夜香,也有人收了专门卖出去。

乡下人想买,还得一文钱两担,金贵得很!要是没打好关系,一般人他还买不到来着!

现在呢,那位知府大人居然说可以把烂树叶做成沃肥!

这几名男子明显不信,其中一个还小声嘀咕,“上头的人就喜欢胡闹!有那银子,还不如多买些米粮贴补一下穷人!”

旁边的人虽然没说话,但神色中都流露着赞同,明显对新来的知府不抱任何希望。

一名衙役吐了口唾沫,翻着白眼道,“瞧你们这一个个头发长见识短的,知道什么叫腐殖土吗?知道什么叫堆肥吗?”

许多人不以为然,“都是种地的老把式,谁还不知道堆肥?”

衙役一听,顿时来了兴致,压低声音道,“我只跟你们私下讲一讲,可千万别往外说去。咱们这位新来的知府大人,可是朝廷的状元郎!论才华、学知识,都是这个!”

他竖了竖大拇指,“更难得的是,知府大人来花城的时候,带了整整一箱子的农书,据说都是圣人传下来的!”

“还有,知府大人的亲爹,那可是种地的能人,在老家博阳那一片儿忒有名!就是靠着钻研这些农书,用书上的法子种地,生生把博阳的粮食产量提高了一大半儿,还因此得了皇帝老子的嘉奖,封了个官儿呢!”

圣人有没有写过农书,老百姓是不知道的,但一听这话,都觉得知府大人的确是饱读诗书、是个满腹经纶的文化人。

没听说吗?连知府大人的爹都因为种地种的好,还得了个官儿做呢!

不管他们父子俩是谁教的谁,那皇帝老子都认可的事儿,总不会有假吧?

有人狐疑道,“难道这用烂树叶的法子,也是书里头写着的?那从前怎的没人提过?”

“唉,好些读书人只顾着自己吃香喝辣,哪里顾得上咱们老百姓的死活?”衙役撇了撇嘴,

“也就知府大人和知府家的老爷都是农家出身,明白咱们老百姓的苦楚!我估摸着,知府大人和老爷来花城之前就做了不少准备,不然为何偏偏带了这么多农书呢?这是为了啥?还不是为了咱们花城的百姓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