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之景泰大帝

作者:二百二十斤 | 分类:历史 | 字数:332万

第103章 老臣请旨

书名:重生之景泰大帝 作者:二百二十斤 字数:3223 更新时间:2024-11-16 16:00:01

阿噶巴尔济的这个消息很是震惊了一下也先。

身为眼下蒙古的实际统治者,他太明白与汉人互市意味着什么了。

不夸张的说,只要脱脱不花和明国的互市能维持三年,那他的实力就可以和自己不相上下。

维持五年,脱脱不花完全可以碾压自己,一点还手的余地都没有。

维持十年的话......

好吧,即使脱脱不花想维持十年,明国也未必会坚持下去。

不过那又如何!

脱脱不花能容忍自己活到那个时候么?

眼下自己需要保存实力,同时想办法抓到脱脱不花勾结汉人的证据,这样才有胜算。

否则,那个消息爆出来,自己也很难压得住场面。

想到这里,也先下定决心,吩咐道:“传令下去,收兵回营。”

阿噶巴尔济点点头,坐了回去,再也没有阻拦。

其他人见达到了目的,也就不再说什么。

不一会儿,战场上响起了鸣金收兵的锣响。

一场大战终于走到了尾声。

京师城头,朱祁钰和大臣们终于舒出一口气。

朱祁钰扭过头看着于谦,笑道:“于尚书下令吧。”

于谦点了点头,也没客气,直接对传令兵命令道:“传令,鸣金收兵。”

随后转向朱祁钰,笑道:“恭喜陛下,此战定矣。”

一众大臣纷纷道贺。

朱祁钰扬扬手,道:“全赖诸位爱卿同心协力,将士们舍身报国,朕心甚慰。”

“此战有功之臣,朕会让兵部尽早议定功劳,该赏赐的,朝廷会尽早赏赐下去。”

“多谢陛下。”大臣们再次拜谢。

朱祁钰笑了笑,道:“诸位爱卿先回去休息吧,吏部王老尚书和户部金爱卿留下,朕有事要和你们商量。”

“遵旨。”大臣们纷纷行礼,转身离去。

倒是礼部左侍郎仪铭临走时出了个主意,让兵部提前派人去各营传达赏赐的消息。

朱祁钰思考了一下,转头看了看户部尚书陈循,见他没有反对,也就没说什么,点头答应了。

毕竟,这种收人心的事情,他还是比较喜欢做的。

等众人走后,朱祁钰几个人已经转移到了城门楼子里。

里面的桌椅已经擦洗干净,宦官们也奉上了清茶,点上了檀香,清幽的香气配合着茶水的芬芳,整个屋子里的味道好闻了许多,再也闻不到那种战场上传来的血腥味道。

朱祁钰几个人坐定之后,抿了口茶,道:“今日辛苦王老大人和金爱卿了。”

“多谢陛下关怀,陛下过誉了。”王直和陈循连忙起身谢礼。

朱祁钰摆摆手,道:“两位爱卿不必客气,还是先坐下再说。”

“今天朕在城墙上站了一天,也是累得不行,二位爱卿比朕年长许多,还能不身困体乏了?”

“现在也先寇城,本就事务繁多,还是先坐下说话比较好。”

“多谢陛下。”

王直和陈循坐下之后,王直率先问道:“陛下留下臣等,是否是想商议赏赐之事?”

朱祁钰点点头,道:“的确就是这事儿。”

“那陛下打算如何赏赐呢?”陈循问道。他是户部尚书,但凡朝廷要花钱,总是要经过他的手的。

“金爱卿有什么想法?”朱祁钰问道。

陈循顿了顿,道:“回禀陛下,往年犒赏军士,都是兵部核算军功后,报上来一个总额,而后过廷议,户部只是按照廷议结果筹划下发。”

朱祁钰点点头,问道:“那爱卿以为,此次需准备多少银子才够?”

“臣不知。”陈循回答道:“不过按照惯例,此次军功,至少也要十万两银子。”

“国库里有十万两银子么?”朱祁钰接着问道。

陈循摇摇头,道:“国库里只剩下八万两银子了。”

“怎么只剩下这么点?”朱祁钰嘟囔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国库里没银子,他这个赏赐就发不下去了。

“有什么法子可以再筹两万两银子么?”朱祁钰问道。

“短期内没有法子。”陈循再次摇摇头。他不可能把国库的银子全都拿出来给兵部发赏钱,城外的瓦剌还没退呢。

“朕想明日就把犒赏发下去,爱卿有什么办法么?”朱祁钰皱眉道。

“那就只能减免赋税和徭役了。”陈循答道。

朱祁钰听了,思索了一下,转头看向吏部尚书王直,问道:“王老爱卿有什么想法么?”

王直坐在一旁休息了一会儿,这阵子精神好了许多,又听二人商议了这么久,脑子里早就有了想法,随即答道:“回禀陛下,老臣的确有一些想法。”

“哦?说来听听。”朱祁钰立刻来了兴致,问道。

王直顿了一下,整理好语言,答道:“其实臣的想法与陛下和陈尚书商量的法子差不多,都是以赏银和徭役赋税为主,只是不单单以其中某一项,而是结合起来发放。”

“结合起来发放?”朱祁钰问道:“王老爱卿快说说。”

陈循也一脸期待地看向王直。

只要不让他立刻掏钱,那其他的也就不关他的事情了,自然是应允。

王直微笑道:“陛下莫急,听老臣说。”

“自太祖起兵建立大明,逐蒙元于漠北,恢复我汉室江山以来,我大明国库其实一直并不富裕。”

“后来太宗靖难,天下又是乱了一次,国库再次空空如也。”

“历代先皇均在武功上有所建树,花出去的银子更是流水一样。”

王直顿了顿,仿佛下定了决心一样,道:“太上皇此次北征,三十万大军一夜之间全军覆没,数百官员罹难,损失的银子自然更多,国库里自然也就没什么银子了。”

朱祁钰听着,感觉有点不对劲,却不知道哪不对,只得耐心听下去,却听王直缓缓道出自己的主意:“老臣有以下三点建议,还请陛下定夺。”

“王老爱卿快说。”朱祁钰道。

“第一,此次瓦剌入寇,全赖军士们奋勇杀敌,舍身报国,陛下希望尽快赏赐下去是对的,只是国库空虚,老臣建议,陛下可以从内库里拿出一部分银子,犒赏有功将士。”

原来是打内库私房钱的主意。朱祁钰明白了王直的计算。

这个问题应该不大。

虽然朱祁钰刚刚登基没多久,内库实际上还在孙太后的手里,但是他身为在职皇帝,从里面调几万两银子还是没什么难度的。

“第二呢?”朱祁钰问道。

“第二个建议嘛,就像陛下和陈尚书商议的那样,给一部分人免除徭役和赋税即可。”王直捋须道。

朱祁钰看着他,微笑道:“王老爱卿还是全都说出来吧。”

王直也是笑道:“陛下聪慧,且听老臣说。”

“此次大战,将士们奋勇杀敌自是不必说,原本就是要赏银子的,只是此次有了百姓,国库这才不足以支持。”

“如今京城的将士基本上都是外地备倭卫临时抽调入京的,将来还是要调回去,而百姓则是要在本地生活。”

“陛下不妨给将士以银子,本地百姓则以赋税和徭役为主,这样双方应该都能接受。”

朱祁钰思索了一下,问道:“王老爱卿说的不错,只是有些人不想要银子,有些百姓不想要免除赋税,如何解决?”

王直摇摇头,道:“不会的。”

“京城毕竟是大明核心,天子所在,百姓向来心向朝廷,正常来说不会有什么问题。”

“况且免除了他们的赋税和徭役,百姓随便做点什么,赏赐的那几两银子就可以赚回来了,老臣相信他们会有取舍。”

“也许有极少数百姓会想直接要银子,那也是少数,翻不起什么浪。”

“至于各地备倭卫。”王直顿了一下,道:“只要将领们不闹事,朝廷赏什么,军士们自然要拿什么,还轮得到他们挑来拣去?”

朱祁钰点点头,道:“也是,那此事就这样商议定了,回头还要劳烦陈尚书。”

“臣职责所在,敢不任命。”陈循答道。

“那第三呢?”朱祁钰转头问向王直。

王直收敛笑容,严肃道:“第三个建议,老臣请求陛下下一道旨意。”

“什么旨意?”朱祁钰问道。

王直坚定地答道:“老臣请旨,大明天子自今日起,再不亲征,并明发天下。”

一旁的陈循反应很快,立刻出声道:“臣附议。”

朱祁钰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笑道:“此事回头再议,先说赏赐的事儿。”

王直起身下跪,道:“陛下,自古以来天子亲征,非必胜之战,则社稷垂危之时。”

“太祖太宗均是半生征战,熟悉沙场战阵,且有足够的经验。”

“仁宗陛下登基不到一载,但也是跟随太宗征战半生。”

“先帝虽然英年早逝,但是也是从永乐十二年起便跟随太宗征战漠北,四次远征均有建树,也算是知兵之人。”

“然太上皇自有生长于宫中,半点沙场经验没有,这才在亲征中被俘与敌手,社稷危急。”

“陛下临危受命,登临大宝,但是也没有沙场经验。”

“为了大明百姓,为了社稷安危,臣斗胆请旨,请陛下恩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