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在民间
作者:4亿闷蛋的梦 | 分类:历史 | 字数:451.4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98章 女子心善帮乞丐,乞丐一路尾随回家,最终成就美好姻缘
刘杏是刘家村的女子,从小与父亲刘结实相依为命,刘结实是一个樵夫,主要以砍柴为生。父女二人的日子虽不富裕,但也温馨幸福。
平时刘结实打柴卖柴,刘杏在家里洗衣做饭,并做些女红刺绣拿到集市上去卖,这样可以帮助父亲减轻一些负担。
刘杏儿不但勤劳善良,样貌也是没得说,从小长的就乖巧可人,人见人爱,如今刘杏儿也十八岁了,按照当地的习俗,也到了适婚年龄。
来给刘杏儿提亲的人很多,可一听说要倒插门就犹豫了,日子能过得去的家庭,做父母的总是希望儿子留在身边,不愿意让儿子去女方家里。
就这样,刘杏儿的婚事一直悬着,刘结实见别人家女儿都配了好姻缘,就很着急。
刘杏儿理解父亲的心思,就劝慰他说道:“爹爹不用担心,如今我的姻缘还不透,等姻缘透了自然就能找到一个如意郎君。”
刘结实觉得是自己拖累了女儿,就说道:“你可以考虑是男方家里过日子。”
刘杏儿说道:“那怎么行?我不放心父亲一人在家,如果没人愿意上门,我就做老姑娘照顾爹爹一辈子。”
刘结实听了女儿的话,虽然不赞同,但心中很是欣慰。
新年的时候,刘杏儿去姨娘家走亲戚,姨娘就问起了她的婚事,刘杏儿就说自己要招个上门女婿,可一直没有合适的。
姨娘一听面露喜色,说道:“我邻居家有三个儿子,因为家里穷,愿意让一个儿子出去,我与你说说?”
刘杏儿毕竟是个大姑娘,有点不好意思,红着脸说道:“那就麻烦姨娘了。”
当日,姨娘就安排二人见了面,那男子叫安家贵,今年二十岁,二人一看都很满意,过完年就定亲了。
因为刘结实年纪大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急需一个人撑起这个家,于是定亲后俩月二人就成亲了。
成亲后,安家贵就接替了岳父的营生,每日上山砍柴,刘杏在家里洗衣做饭,做女工,有时候也会去山里采草药换钱,小日子过得也算可以。
正当一切充满希望的时候,刘结实却病倒了,治疗了几个月也没有治好,临终前,他对安家贵说道:“我把杏儿交给你了,你要好好待她!”
安家贵说道:“岳父放心吧,我一定会好好对杏儿的!”刘结实听了,就放心地闭上了眼睛,刘杏儿扑在父亲的床前放声痛哭。
刘杏儿是一个积极上进的姑娘,她想,夫妻二人只靠打柴过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要想让日子越过越好,还要想其他办法。
于是就给丈夫商量,说自己可以去大户人家做工,夫妻二人辛苦两年,攒些钱以后做个小生意,才是长久之计。
毕竟是年轻夫妻,安家贵有些舍不得与妻子分开,可刘杏儿说暂时分离就是为了长久相聚,安家贵想想觉得有道理,就同意妻子去城里做工。
刘杏儿模样漂亮,心灵手巧,来到人市上,很快就被县城姓李员外家请去了,让她去做厨娘,工钱开得也不低。
刘杏儿干起活来任劳任怨,从不偷懒,而且干净麻利,饭菜做得又好,很快就受到了李夫人的认可,发工钱时总是多给她一些,可刘杏儿是一个正直的人,说什么都不要。
李夫人见她这样正直,就会给她买衣服鞋袜,其实找一个像她这样的厨娘不容易,李夫人是想把她长期留在家里。
眨眼间和丈夫分开一个多月了,刘杏儿就很思念丈夫,担心他在家里吃不好,睡不好,月底预支了一点工钱,刘杏儿就去集市上,看丈夫有没有过来卖柴,她的运气还不错,就看见安家贵刚卖完柴准备走。
她就叫住了他,刘杏儿觉得丈夫辛苦,就请到到面馆里吃了一碗面,又买些点心让他带回去,临走时,千叮嘱万嘱咐,要他一定要好好吃饭睡觉,如果砍柴累了就歇一歇。
安家贵说道:“我知道了,你也不要太累了,如果太辛苦,就不要干了,跟我回家去。”
虽说主家很好,但伺候人的活确实不好干,辛苦是肯定的,但刘杏儿怕丈夫担心,就说自己做得活很轻,一点都不累,要他放心。
每个月发工钱后,主家都会给佣人们半天假,让他们出去转转,每次,刘杏儿就会去街上找卖柴的丈夫,一开始,夫妻二人见面都相互问候,互相关心,后来就变成一问一答了。
刘杏儿见丈夫越来越冷淡,还以为他是太累了,不愿意说话,就没有多想,嘱咐丈夫一定要好好歇歇,不要再砍柴了,并说,自己再干一年,攒些钱做个小买卖,就苦尽甘来了。
这年中秋节,李夫人就准了刘杏儿两天假,让她回家和丈夫团聚,毕竟是年轻夫妻,长期分居也不行。
临走时,李夫人就让刘杏带了两盒点心,一直烧鸡,还有一些瓜子,红枣等吃食,刘杏儿谢了李夫人,就出了门。
她走到街上,看见街边围了一群人,只听见一个男子大声说道:“这个小叫花子,今天不好好教训他,他就不长记性。”
第298章 女子心善帮乞丐,乞丐一路尾随回家,最终成就美好姻缘
两声清脆的巴掌声响起,随后就听到一个孩子的哭声,刘杏赶紧挤进人群,就看到一个十来岁的男孩,这孩子衣衫破烂,头发凌乱,站在哪里抹眼泪。
孩子旁边站着一个一脸横肉的中年男子,刘杏儿就看不惯这种人,连个孩子都要欺负,就在那男子再次抬起手的时候,刘杏儿呵住了男子。
“住手,他只是一个孩子,你干嘛要打他?”
中年男子听到声音,就朝刘杏儿看去,说道:“吆喝,来了个吃饱撑的!他偷吃了我的馒头,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你说该不该打?”
刘杏儿也没有好脸色,说道:“他实在是太饿了,即便是你说的这样,你也不能打人啊!”
“呵呵,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好心,你就帮忙把钱付了!”
“多少钱?”
中年男子一看有戏,就眯起眼睛掐着指头算,说道:“被我发现的都偷吃四次了,你拿八个铜板,我没发现的就算了。”
刘杏儿从兜里掏出了八个铜板给了那个中年男子,那中年男子接过铜板,对着那个孩子说道:“小乞丐,今天算你走运。”说着就走了,众人也跟着散去了。
刘杏儿问那孩子叫什么,几岁了,为啥在这里乞讨,可那孩子就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她见孩子可怜,就从包袱里拿出了一些吃食装进孩子的褡裢里,把那只烤鸭也给了他,然后就朝县城外走去。
她家离县城有三四十里路,刘杏儿一刻不停地赶路,走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她看到大门紧闭,就喊丈夫开门。
过了好一会,安家宝才揉着惺忪的睡眼来开门,一看是妻子,脸上的表情就有些不自然,说道:“你怎么回来了?”他说着就大步朝卧房走去。
刘杏儿刚要跨进卧房的门,安家宝却折了回来,他接住她手里的包袱放在桌子上,说道:“你还没有吃饭吧?走,灶房里有饼子,我给你热一下吃。”刘杏此时是又饿又累,就跟着丈夫去了灶房。
她看到灶台上摆着一盘没吃完的猪肉,那猪肉都是瘦的,一点肥油都没有,刘杏觉得奇怪,因为安家宝最喜欢吃肥肉,瘦肉他嫌不过瘾。
毕竟快一年没有回家了,也许丈夫的饮食习惯变了呢?刘杏儿就没有往深处想,安家宝给她热好饼子,说要上厕所,就出去了。
其实他并没有去厕所,而是去了卧房,不一会儿,就有一个女子捏手捏脚的从卧房里走了出来,顺着墙根溜走了。
刘杏儿正在吃饼子,就听见大门外一声女子的惊叫,她顾不上多想,就本能地跑了出去,结果看到安家宝走到了门口。
她不解地看着丈夫,问道:“刚才是怎么回事?我怎么听到一个女子的叫声?”
安家宝心头一紧,随后说道:“哪里有女子,我刚才绊住了一块石头,差一点没摔倒,就忍不住叫出了声。”
她明明听见是一个女声,丈夫却说是他的声音,刘杏儿有些懵,但也没有追究,夫妻二人就回房休息去了。
常言道:“小别胜新婚。”刘杏儿和安家宝这对小夫妻已经快分开一年了,按理说应该胜新婚才对,可安家宝却说,刘杏儿走了一天的路太累了,让她早点歇息,夫妻二人便各自睡下了。
次日,安家宝上山砍柴,刘杏儿就在家里收拾屋子,缝缝补补。突然那个小乞丐就走进了屋子,刘杏儿看到他吓了一跳,赶紧就给他找吃的。
小乞丐说道:“我不吃,我想告诉你一件事情,昨天晚上我看见一个女人从你家出来,你一定要小心你丈夫。”
刘杏听他这么说,有些不可思议,就问他怎么知道,那小乞丐说道:“在城里你帮了我,我看你是一个好人,就一路悄悄地跟着你来了,然后就爬到了你家门口的梨树上。
看见你丈夫把你带到了灶房,然后他鬼鬼祟祟的去了卧房,不一会儿就一个女人蹑手蹑脚的走了出来,我就摘下一颗犁子砸在了那女人的头上,她吓得大叫一声。
我看见那个女子就跑进了隔壁的院子。”
刘杏儿听小乞丐这么说,又想起昨晚上那女子的声音,丈夫极力掩盖,说是他的声音,刘杏儿这才恍然大悟。
她家隔壁住的是王寡妇,难道他们二人……王杏儿不敢往下想。
小乞丐又说道:“我刚才看见你丈夫去了后山,我就跑来告诉你,你一定要小心啊!”
刘杏儿感激地看着小乞丐,说道:“孩子,谢谢你!”说着就去厨房做饭,说让他在这里吃饭。
正在这时,安家宝就背着一捆柴回来了,一看家里有个小乞丐就问是怎么回事?
刘杏说道:“本来李夫人说让我回来住两天,可他家突然来了客人,厨房里人手不够,就让这孩子来捎信,说让我赶紧回去!”
安家宝说道:“那你吃了饭就赶紧回去吧!别耽误了人家的事!”
吃过午饭,刘杏儿就和那小乞丐一起走了,可走到半路的时候,她一回头,小乞丐居然不见了。
晚上,一个女子悄悄溜进安家宝的房内,那个小乞丐就从树上下来了,他悄悄地走到窗子下面听里面的动静。
女子说道:“昨天晚上,我叫了一声,她是不是怀疑了?”
安家宝:“没有,我说是我的声音她就没有再问。”
女子:“我怕夜长梦多,还是早些下手为好。”
安家宝说道:“她这一走,恐怕要到过年才能回来,到时候把她的工钱弄到手再说,反正现在她也不在家,咱们的事她也发现不了!”
女子说道:“还是你聪明,咱们拿到钱就可以远走高飞了。”
小乞丐听了二人的对话,吓出了一身冷汗,连夜往县城赶去,次日,他就去几家姓李的大户打听,找了一上午,才找到刘杏儿。
刘杏儿见他找来,就问他昨天的事情,小乞丐得意的笑笑,趴在刘杏儿耳朵上说了一番,刘杏儿听了大惊。
她回城就是想考虑一下怎么办,是不是离婚,成全他们二人,没想到他们却如此恶毒,又想要她的钱又想要她的命。
晚上,刘杏儿正准备睡觉,李夫人就敲门进来了。
刘杏儿都快一年没回家了,回去和丈夫应该是如胶似漆,乐不思蜀才对,可她却提前回来了,细心的李夫人就觉得不对劲,以为刘杏儿和丈夫闹了矛盾,就过来开导她。
刘杏儿如今没有一个亲人,遇到事情只能一个人扛,李夫人的关心让她很是感动,就忍不住把安家宝的事情说了。
李夫人一听大吃一惊,问她想怎么解决,刘杏心乱如麻,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李夫人就给她出了一个主意。
这天半夜,月黑风高,有一个女子悄悄的溜进了安家宝的屋里,过了一会儿,就听见啪嗒啪嗒几声响,树上的梨子狠狠的落在地上。
屋内的二人一惊,正要出去看是怎么回事,却有一群人从大门外冲了进来,一脚踹开房门,把屋内的二人抓住。
刘杏儿走进屋里,终于看清了那个女人的真面目,果然是她家邻居王寡妇。
安家宝和王寡妇看到刘杏儿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们的春秋大梦也破碎了。
原来,刘杏儿听取了李夫人的建议,直接去县衙报了官,天黑的时候,县衙里的人和刘杏儿就躲在他家的柴火垛后面。
小乞丐爬到了大门口的梨树上,悄悄观察院里的动静,他看到有女子进屋之后,就摘下了几个梨子,狠狠地朝地上摔去。
摔梨子的声音是他们提前说好的暗语,听到声音就知道时机到了,于是就冲进去抓人。
衙役们连夜把二人押回县衙,次日便开庭审理此案,二人被当场抓住,知道没法抵赖,就全招了。
其实,在刘杏儿没有去城里做工之前,二人已经开始眉来眼去,只是碍于刘杏儿在身边,安家宝是只有贼心没有贼胆。
刘杏儿说要去县城做工,安家宝就假意挽留,其实心花怒放,刘杏儿一走,就给二人提供了方便。
他们原本打算弄到刘杏儿的钱,再把她害死,变卖房屋之后远走高飞,没想到却飞到了大堂之上。二人狼狈为奸,心思歹毒,根据当时的法律,男子凌迟,女子沉塘。
村里的人知道这事之后,大家都议论纷纷,说刘杏儿做的对,为了避免触景生情,刘杏儿就把家中的房屋卖了。
回到城里之后,又去李家结了工钱,就在城里租赁了一间小店,开起了杂货铺,并收小乞丐做了养子,取名刘云峰。
一日,突然有一主一仆二人来到他的小铺子,那个主人三十多岁,仪表堂堂,仆人十几岁,他们说要找刘云峰,刘杏儿不知是怎么回事,就有些担心。
那个男子见她迟迟不愿意说刘云峰的下落,就向她说明了来意。
原来,这个三十多岁的男子叫沈三朗,九年前他两岁的儿子失踪了,这些年他到处寻找,听说哪里有年龄相仿的流浪孩子,他都要去看看是不是自己的儿子。
他们听说刘杏儿收养了一个十来岁的流浪孩子,就过来看看,刘杏儿明白二人的来意后,就赶紧给他们让座,从里屋叫出了刘云峰。
沈三郎见到刘云峰,赶紧就去看他的手臂,在看到手臂的一刹那,忍不住崩溃大哭。
原来这孩子从娘胎里出来时,左手臂上就有一块指甲盖那么大的红痣,看到孩子手臂上的红痣,他悲喜交加,就忍不住哭了。
沈三郎是山西富商,儿子是和妻子一起出去踏青时走丢的,孩子的母亲因为内疚积郁成疾,不久就离开了。
沈三郎这些年把生意交给了别人打理,他专心寻找儿子,发誓一定要找到儿子,如果找不到,他这辈子就一直寻找,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被他找到了。
父子相认之后,沈三郎想给了刘杏儿一笔银子表示感谢,然后带走儿子,可那刘云峰已经和刘杏儿有了感情,说什么也不走,沈三郎就邀请刘杏儿一起回去。
孩子一听特别高兴,就趴在父亲耳朵上嘀咕了一阵子,沈三郎听了有些难为情。
刘杏儿貌美如花,而且心地善良,很符合他对妻子的标准,但二人才见面就向人家求婚就很不合适。
刘云峰见他迟迟不开口,就替父亲向母亲求婚,刘杏儿羞的满面通红,沈三郎见儿子都说了,也就不藏着掖着了,恳求刘杏儿嫁给他,他说会一辈子对她好的。
在刘云峰的撮合下,二人就成了婚,成婚之后,一起回到了山西老家,婚后,夫妻二人同心协力,把家庭经营的温馨幸福,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一年后,刘杏儿生下龙凤胎,三个孩子长大后都很孝顺,一家人无病无灾,平安顺遂。
各位看官:刘杏儿是一个有上进心的姑娘,为了过上好日子,她离开家去做工,还时常挂念着丈夫,谁知她的丈夫却不能体谅妻子的辛苦,在家里做出对不起妻子的事情,不过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刘杏儿心地善良,她帮助小乞丐,也是帮助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