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重建大明
作者:火之虎vvvv | 分类:历史 | 字数:334.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481章 大明第一个五年计划
朱由检笑道:
“这个好解决,而今户部那边的统计数据,涌入境内的流民,我们仅仅调动了三百万。
还有两千多万百姓,是可以调动的。
毕竟冬季就要来了,单单依靠朝廷的救济……
暴雪一来,怕是就要冻毙无数人了。
召集他们做工,虽然每天十枚铜板不多,但是,也能置办几件御寒的衣物。
这对于百姓来说,可是仁政了。
人手问题和高炉炼铁的问题,只要舍得花钱,都是可以解决的。”
朱由检指了指方正化:
“钱财问题,你们不用担心,老方带回来的银子,朕打算在一年内,将它全部花完!”
“正所谓不破不立,以大量基建,来带动民生,这是应对天灾的最好办法!”
“就算我们花完了……”
朱由检指着方正化,笑了起来:
“就让老方再去抢么!
实在不行,给他调派船只!
江南豪绅没钱了,那红毛夷人,不是还有钱么!
抢过来就是,多大点事啊!”
朱由检这么一说,众人都是大笑起来。
对于皇帝陛下要在短短一年内花完了这么庞大的一笔钱,群臣虽然有些不舍。
然而,这些钱是皇帝的内帑所有。
他们这些朝臣,就算是想要阻拦,也找不到理由啊!
况且……
陛下花的越多越好!
内帑出去的钱,最后都会到了民间,到时候,朝廷就能收到税。
那可是进入国库的银子了!
“至于百姓护地的问题……”
朱由检笑着指了指一边站着,嘴角正带着笑意的朱聿键:
“之前大宗正清理士绅侵占土地时,这些清查出来的田地,朕已经收归国有,与他们交换就是!”
陈奇瑜道:
“陛下,这条路如此漫长,必然要经过很多村落,不说搬迁百姓如何安置了。
单单沿途的坟茔数量,也不在少数。
这两个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
朱由检点头:
“那就再调动一部百姓,成立建筑队,让他们建造新村。
只要是需要拆迁的百姓,给予院落就是!
至于坟茔,可以定下迁址的补偿标准,这也是可以解决的。”
一亿五千万白银在手,最少都能制造出五亿枚银元。
更何况,郑鸿逵还预定了千万枚银元。
这又是两千万两白银!
几乎又能制造了四千万枚银元!
若是不计算白银中的含铅问题,一两白银能够制造两枚银元。
加上朱由检之前制造的那些银元,他可是相当于六亿枚银元在手啊!
可以这么说,当银元经过郑鸿逵、左良玉的手,开始流通后,朱由检的财政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他不怕花钱!
只要银元的制造办法还没有泄露,大明就不会缺钱用!
而这么庞大的一笔钱,投入了民间,最少百年之内,是再也不用担心收不到税的了!
那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也是要看情况的。
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是铸造钱币。
只有朱由检一家,掌握了压制钱币的技术!
试想,银元制造速度,是传统铸造的数百倍!
精美程度,更是铸造钱币,拍马也赶不上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劣币可就打不过良币了!
毕竟,朱由检的银元——那是三百年后的产物。
以魔法来打现实,又怎么会失败呢?
吹的响的银元,可不是铸造法能够鼓捣出来的!
这是高档货!
老百姓分得清好赖。
银元的流通,已经是无法阻挡的趋势了。
只要给予时间,一旦这批银子变成了银元……
就算不考虑银元与银子之间的兑换比,朱由检就已经无敌了。
财大气粗的朱由检,已经豪到了可以用钱来砸人玩儿……
况且——倭奴国那个地方,可是盛产金银。
郑鸿逵一大早就出发了,待他返回,将会是海一般的银子……
虽然大头被郑家占了。
但是——
等到腾出手来,想收拾他的时候,只消一道禁绝金银交易流通,并不准带离海外的诏书。
郑鸿逵就要乖乖将银子拿出来!
当然,前提是朱由检自身够硬。
还是那句话,强权的政府,一旦想要收拾资本,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
一个个问题,被大臣们一一提出,又被一一解决。
一个时辰之后,看着再也没了异议的大臣们,朱由检笑道:
“那铁路计划就此启动!”
朱由检看向了王徵:
“王卿,铁路的事情,交给王永春兄弟去办。”
王徵急忙替养子道了谢。
朱由检又看向已经升官为尚书的方岳贡:
“方卿,你这个工部尚书,要做好了后勤工作!”
方岳贡也应了。
“王章!”
朱由检看向坐在第二排的御史王章。
王章腾地一下就站了起来:
“微臣在!”
朱由检问道:
“当日在京师,卿家腿被闯军所伤,可曾痊愈了?”
王章使劲拍了拍自己受伤的那条腿,大笑道:
“陛下您不说,臣都忘了这条腿,还曾经中过刀了呢!”
朱由检点点头:
“你是视军御史,又是朕从闯军窝里救出来的,可敢执朕旄节,往来巡查?”
王章站直了身子:
“臣的这条命,都是陛下抢回来的!
莫说陛下让臣纠察不法,便是让臣再上城头骂贼,臣也不会皱了一下眉头!”
“好,那你就加任督查特使,持节巡查!”
王章领了命。
朱由检看向其余诸臣:
“郑森那边,朕让他多派舟船,运回铁锭。
宋应星,高炉冶铁的事,你担起来!”
宋应星应了是:
“陛下放心,高炉炼钢法的技术早已成熟。”
我国古代……
真的,各行各业都能惊掉现代人的下巴!
从先秦开始,冶铁就出现了。
钢材的制造,更是越来越好!
战国时期,还只是“块炼法”—西汉初期就有了锻打的“百炼钢”—西汉中期直接发明了“炒钢法”—南北朝时期又有了先进的“灌钢法”。
郑州古荥西汉一号炼钢炉遗址,炉体容量50立方米,单炉单天产量一吨。
遗址中发现了含碳量仅为0.05%的优质低碳钢锭,清理出来的铁块,总计上百吨,最大一块23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