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崛起之雄霸天下
作者: | 分类:历史 | 字数:331.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725章 红隼的翅膀
“看看,大宋帝国的反应有多快。唉,乾顺远远不是对手,还一个劲儿不消停,我看,西夏要毁在他的手里。”
穆罕默德·纳赛尔,将整个脑袋包在黑白色的“巴吉亚”头巾里面,只露出一双深邃的眼睛看向远方。
这些年,他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力主促成东西喀喇汉的合并,建立一个黑汗王国,已经基本上达成了共识,其幕后的推动力量,居然是西辽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对合并东西喀喇汉有着极大的兴趣和赞同,起源于曾经赵构对其许下的“辽汗帝国”的宏愿,在这个赵构描绘的宏伟蓝图里,喀喇汉帝国、高昌回鹘和西辽,将组建一个庞大的帝国,当然以西辽为主,承诺耶律大石为第一任“菊儿汗”。
梁景给红隼的任务,就是充分利用自己的威望,先期将东西喀喇汉合二为一,采取摄政王制度,红隼成为黑汗帝国最高教主。
红隼,哦,应该叫穆罕默德·纳赛尔,现在可是拥有几百万信徒的大教主,是喀喇汉帝国是真正的幕后操纵者。无论是阿克苏,还是易卜拉欣,都对纳赛尔执礼相待,从不忤逆。
纳赛尔不仅有自己几百万的信徒,还有忠于自己的军队,更何况不论是阿克塔重骑兵还是古拉姆亲军,都是忠实的穆斯林信徒。
纳赛尔身后,是他的鹰军,也是他的亲卫军,其底子还是赵构给他留下的烈火营的三百精锐,在这三百人的基础上,现在的鹰军,已经是拥有三千人的一支精锐之师。
一面黑底红色双头鹰紧握权杖的大纛,就是火灵使者纳赛尔的标志,这面旗帜,在东西喀喇汉、高昌回鹘包括西辽甚至再往西的花剌子模地区,都是神一般的存在。
纳赛尔这次却是负有使命,前往西夏兴庆府,他接到了九王的命令,赶往兴庆府,但他不知道的是,赵构要见他。
这些天,赵构在公主府大帅行营频繁接见各国国王,就这次峰会所涉及的问题,展开一轮轮的会谈。十月初一虽然是峰会正式开幕的日子,但许多事情,还是要提前商议出一个大概的框架并形成决议,最后无非是在峰会上签字而已。
赵构依旧是那句话:“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次西夏之行,本来没有计划将摊子铺开弄得这么大,但事情有了变化,赵构才决定不能再拖了,悬而不决,更容易引起猜忌和不安。
这两天毕勤哥倒是腿脚勤快,每天都来行营要求会见赵构,赵构每次都是热情款待,毕勤哥倒是直言,说是吃了公主府大帅行营的美味佳肴,再回去吃使馆里的饭,简直是难以下咽。
当然这是一个很好的借口,每次毕勤哥可不是只是来蹭饭,都会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赵构交流一下,听一听赵构的意见。
比如这次,毕勤哥就有些忧虑,对赵构言道:“陛下,现在东西喀喇汉兴起的一股教派势力不容小觑,首领叫穆罕默德·纳赛尔。目前已经有几百万的信徒,其手下也有几千人的精锐军队,虽然这些地区都信奉伊斯兰教,我看这个纳赛尔野心不小,恐怕有整合东西喀喇汉的意思,据说,名字都取好了,‘黑汗帝国’,陛下,您不得不防。”
能将这些情报拿出来和赵构直说不讳,说明毕勤哥真的是拿赵构当大哥的态度,这让赵构很欣慰。
“毕勤哥陛下,这些情况,我也略有所知,对这个穆罕默德·纳赛尔,也略有所闻,这个人好在还能识大体,顾大局,对我们延合大联盟的各项工作,并没有掣肘之举,反倒是在某些程度上促进了各地区的融合发展,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我们静观以待吧。”赵构可不敢说这个穆罕默德·纳赛尔是大宋的第一号间谍红隼,但对于毕勤哥所表达出来的善意,还是要有所表示的。
“听说陛下想在高昌建一所大学?”赵构问道。
“是的,这两年高昌回鹘的发展,越来越感觉到力不从心,还是应了陛下那句话,人才就是第一生产力。人才的培养是急需的,所以就有了这个念头,也是在去年访问东京的时候,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宋帝国的人才培养和储备,已经远远走在前面,回鹘落后了,我们现在要奋起直追了。您常说,荣辱与共,休戚一体,我就是觉得,高昌回鹘的发展,离不开大宋帝国这颗大树,您呢,还得多帮衬着我们才是。”毕勤哥满脸的笑容。
赵构回头向赵楷说道:“外交部和文教部今年不是也还有一个延合大联盟联合建校合作项目吗?优先落户高昌府,回去告诉五哥(赵构的五哥赵枢,经政务院任命为文教部部长),高昌大学的建设,要按照国内一类大学建造,不建则已,建则第一,可以和东京大学成为联谊学校,教员以东京大学为主,文教部统一调配。高昌回鹘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地处延合大联盟其他各国第一个中心地带,辐射作用会很大,要建设,就建设一流大学。我记得,财政部的‘星火计划’里面就有资助延合大联盟的项目,陈遘,你是大宋帝国的钱袋子,回去后,迅速拟一个专门的劄子上来,将此项目列为一级项目处理。”
赵楷和陈遘急忙起身施礼道:“遵旨。”
毕勤哥也是大喜过望,这可解决了大问题了,东京大学那是什么大学?大宋帝国顶尖的大学之一啊,有了这块金字招牌,高昌回鹘的人才培养,一定会出现一个高潮阶段,这对高昌回鹘的发展可是举足轻重。
这两天不白来,不白来。
毕勤哥心中还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只是还没有和手下的大臣说。今天趁着高兴,不妨先和大宋帝国的皇帝沟通一下。
毕勤哥满脸兴奋,说道:“陛下,我有一个不很成熟的想法,想听一听您的意见。”
“哦,请说。”赵构倒是有些意外,还有什么?
“我想将高昌回鹘变成大宋帝国的一个特管区,就叫高昌回鹘特管区,如何?”毕勤哥下定决心说道。
赵构一愣,身子不由得前探,低声问道:“什么?你再说一遍?”
“陛下,我高昌回鹘国愿意成为大宋帝国的一个特管区!”毕勤哥郑重地一字一句说道。
赵构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低声说道:“郓王留下,其余人退下,今天屋内所说,严守纪律,一字一句不得外泄,违令者,军法处事。”
其余人急忙起立揖礼告退,屋子内,只留下赵构、赵楷和毕勤哥,连岳云都退了出去。
“毕勤哥陛下,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个念头?”赵构一脸平静地问道,心里面却是波涛汹涌。
赵楷也是有点转不过弯来,这个话题的变化太大了,简直有点天上一脚地上一脚的感觉。
毕勤哥这句话说出来,也就不再藏着掖着,索性直抒胸臆,笑道:“陛下,其实这个想法,我在当初延合大联盟成立的时候,就有。您知道,我的高昌回鹘处于三国四地之间,西面是喀喇汉,中部和东北和西辽接壤,南面分别是和吐蕃以及西夏,既是要地,也是死地,谁都能吃一口。这百十年来,我高昌回鹘历经几次大的分裂,始终不能完成统一,固然有内部的原因,更主要的是,谁都对我高昌回鹘虎视眈眈。要不是您成立的延合大联盟,我估计,耶律大石第一个就会拿我开刀,不怕说句丢脸的话,周边哪个国家,我们也干不过,就是在夹缝中生存。”
毕勤哥说到动情处,也是两眼婆娑,国情也确实如此,也就难为这位国王,能在如此环伺之下保持高昌回鹘屹立不倒,说明毕勤哥的手段和眼光有其独到之处。
这四年,因为有延合大联盟机制,高昌回鹘的处境大为改观,经济和军事实力明显增强,但也是由于地理位置,没有什么资源优势和支柱产业,依靠纯手工制造业和畜牧业,加上大宋帝国商道的开通,以及农业技术的支持,勉强解决了温饱,要说飞速发展,还谈不上。
越是到后来这两年,越是感到发展的瓶颈,高昌回鹘该怎么发展?道路该怎么走?以什么为发展核心?这些问题一一摆在毕勤哥的案头上。当他勉强逐一捋顺的时候,发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所有的发展,都是围绕着大宋帝国的脚步来进行,一但跟不上,马上就会产生断链的危害,皆是因为自身造血机能的不足。
毕勤哥这两年可没有闲着,他在大宋帝国成立第一个实际特管区高丽国的时候,就开始研究。而塞北特管区的成立,已经彻底颠覆了他的认知,对一个世仇敌国,居然能用这种特殊的方式纳入自己的版图,而且,现在的塞北特管区近乎八成的官吏依旧是金国的旧有人员,但是在以赵鼎为首的特管区政府领导下,已经成为大宋帝国发展最为迅猛的地区。一个大宋帝国“大粮仓”的建设,就让塞北特管区两年之内,财政收入连续翻番。
作为唯一一个延合大联盟里面访问过塞北特管区的国王,毕勤哥对这片黑土地上迸发出来的发展势头,有着深刻的切身体会。
于是,毕勤哥这两年没有干别的,就是到大宋帝国各个地区考察,特别是不远万里到大理、到吐蕃,每到一个特管区,都深入到基层,把见到的、听到的、看到的,详细记录下来,然后回去命人整理成册,然后形成高昌回鹘指导性文件。
这些,赵构都是知道的,也在心里对这位勤劳务实的君主有一份钦佩之情。
越是这样,毕勤哥越是能够看透事情的本质,这才有了更加明晰的思路,也就是为什么每次延合大联盟的峰会,他都要亲自出席,一方面是一种态度,另外一方面就是学习,每次大宋帝国出席的,不是李总丞就是赵副丞,都是大宋高层里面的精英分子,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四年下来,毕勤哥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高昌回鹘要想真正发展,必须真正融入到大宋帝国的体系建设中,换句话说,高昌回鹘要归顺大宋帝国,力争成为大宋帝国的一个特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