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二十年
作者:沉沙chensha | 分类:现言 | 字数:27.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1章 父母遗留的财产
她把父母的衣服全部收起来,被褥,床单,床垫都拿到楼上的空房间去。
掀起被褥的一刹那,有几张花花绿绿的纸张飞得到处都是。
她定眼一看,竟然是钱和存折!
她把这些东西小心翼翼的捡起来,一张一张摆放好数了一下:两万多块!那存折上全部是死期,也有两万块。
突然之间她有钱了。
即便如此,她也不能随意挥霍。只是她将钱全部藏好,还放到垫子下面。至少这钱在她危难时刻能帮她解决燃眉之急。
现在找不找工作都无所谓了,她可以安安心心的带孩子。
每个月随随便便去干几个零工,先顾得上自己和孩子的花销就行。
把这些钱放好后,她又是一阵热泪。
孩子的一岁生日马上就要到了,她在蛋糕店订了一个蛋糕。
生日那天荒荒凉凉的,只有她们母女两个人。尽管如此,苏乔还是给孩子过了一个生日。
“星星今天一岁了哦。我们要断奶啦!妈妈希望你聪明可爱懂事健康,祝星星生日快乐!”
她鼓掌给孩子吹蜡烛。
孩子也拍着小手高兴的笑着。
她仿佛不知道断奶是干什么,还很开心。
她的眼睛像葡萄一样,又大又亮。仿佛能看穿人的心思。
她开始吃米饭和小米粥,六个月的时候吃了辅食——米粉和奶粉。
身体吃的棒棒的,没有生病,也没有不适应。
她看起来比同岁的孩子老成,没有过多的孩子气——尽管她看起来很正常。
有时候村里会有种树种草的活儿临时招人。赵阿姨和王奶奶就帮忙带几天孩子。孩子很乖,就坐在那里陪她们看电视。看困了就睡,醒了就吃点东西。
赵阿姨就抱着她坐在沙发上说着:“这孩子真乖。就好像知道她妈妈需要挣钱养她一样。”
“可不是嘛。我看这孩子以后还要早早的懂事呢。”王奶奶吹凉了小米粥,一小勺一小勺的喂。
苏乔出工两三天后,发了一百五十多块。她给赵阿姨和王奶奶买了点鸡蛋送过去。
两人说什么也不收,但是拗不过苏乔。心疼她挣钱不容易,帮忙带孩子是让她们自己也开心的事情,不用这么啰嗦。
“我身边也没有其他亲人了,以后常常要麻烦你们了。但总是麻烦你们帮我带孩子,心里很过意不去。”
“有什么过意不去的,这不是顺手的事吗?你这孩子真是懂事儿!”
休息的日子里,她去了银行,想要把存折里的钱取出来。
但是银行告诉她要拿很多东西——父母的死亡证明,父母的身份证,她和父母的关系证明,她的户口本,她的身份证……还有村里开设的证明,证明她是本村的人。
面对这一系列复杂的程序,她只能试试看。当初房产证也是这么麻烦,但是经过她坚持不懈的跑下来,也算是办好了。
她跑了好长一段时间的证明,终于在年底之前把钱取了出来。
拿着这两万块钱,她又一次潸然泪下。
这次她是抱着孩子一起哭。
她不知道的是:孩子也落泪了。
她将四万块钱存在自己的名下,从此便是有了后盾了。
元旦来临,街上的学生多了些——都是放假回来的。
她拉着刚会走的星星在集市中穿梭,给自己和孩子买了棉帽子和手套。
过年的时候,她买了一辆自行车,自行车的后座上放了一把儿童座椅。
“好啦!星星啊,以后我们就有车子了。”
孩子坐在后座,满眼好奇的看着路上的行人。
苏乔买了些孩子背的古诗和字画贴在了家里的墙上,闲来无事她开始教孩子《咏鹅》《悯农》这些少儿诗词。
买了一些毛茸茸的玩具,她却一点都不屑,就是喜欢看电视。
看到那些幼稚的动画,她还不怎么喜欢。
梁宇星已经一年没来过了,电话也很少打来。甚至……没有打过一分钱。
苏乔性子倔强,她宁愿一个人带着孩子受苦受累,也不会再回到那个让他受窝囊气的地方了。
哪怕是梁宇星提出分手。
结婚的时候由于两人的年龄都不到法律规定年龄,所以他们是没有结婚证的。只是简单的在家里摆了几桌酒席,宴请了一下亲朋好友。
本想着等到年龄到了补个结婚证,给孩子补个户口,没想到仅仅就坐月子的那几天她就打定主意,远离婆家。
那时候她以为梁宇星会来。
呵,还是自己太信任他了。怪自己当初瞎了眼。
于是她拿着户口本,带着孩子上了自己的户口。
派出所的民警问道:“孩子跟你姓还是随父姓?”
“她……姓苏吧,随我姓。”
她这么把孩子的姓氏一改,就等于和梁宇星家彻底决裂了。
等到派出所的大印咔嚓一盖,她就是反悔也来不及了。
于是她的大名叫:苏星辰,小名叫星星。
终于,所有的事情好像都告一段落了。苏乔生命的前半部分截止了。
她作为一个单亲妈妈,要开始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她是明智的,刚出月子的时候跑回来是对的。
又是一个新年,她带着孩子在人潮拥挤的集市上采购年货。她也学着那些大人的模样,买一些肉、菜、糖、水果鞭炮之类的东西在家里存放着。
孩子开始稀稀拉拉的说一些简短的话,开始会表达喜欢不喜欢,摇头或点头……
她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门锁死——怕孩子跑出去。
她有的时候会很不甘这种生活。但是看看孩子,她也瞬间沉下心来。
反过来想想,如果没有离开梁宇星的家,她还不如现在自由快乐。
她成为一个妈妈后,特别能理解自己的妈妈。那么些年,她上班做家务接送自己放学,也同样是这么过来的。
只是这种平静,在年前的两天被打破了……
一个年轻的男人带着年老的父母在这附近到处找长兴胡同218号。
还是坐在门口的王大爷眼睛亮,别看他年纪大,记人也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