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龄社畜圆梦在七零

作者: | 分类:现言 | 字数:41.6万

第21章 原来是他的奶奶啊

书名:大龄社畜圆梦在七零 作者: 字数:2514 更新时间:2024-11-26 00:12:59

亚宁远远看见李丽,大喊着:“丽姐,我手卡秃噜皮了,还把马粪包当成了蘑菇,狠狠的绊了一跤。疼死了,可气坏我了。”

亚宁和李丽,胜男姐走的比较近,说话就亲近,随便多了。可能刚刚大哭过,心里的郁气被排出去了,有点憨憨的。

“卡哪了,严重不?我看看。”说着丽姐走到近前,想看看亚宁的手。亚宁抬起被冯奶奶包扎好的手,“遇到一个好心的老奶奶,帮我上了马粪包,还用手绢帮我包上了。”

李丽看着系着蝴蝶结的手绢若有所思,在这山村,没几家能有手绢,还热心的给陌生人包手。

李丽虽然性格比较直,但是作为部队大院长大的,该有的洞察力和处事能力还是不缺的。

亚宁心大的很,没注意李丽看见手绢时的犹疑,还在叨叨她怎么摔了个大马趴。

“我远远看着,像是一片蘑菇,想着晚上能吃炒蘑菇了,没注意被绊了一下,四体着地,摔了个大马趴。一会回去我得吃点好的,流了好多血呢。”

亚宁的转播知青点的人都听见了,上前关心关心,亚宁大手一挥表示,没事,不疼了,轻伤不下火线,咱们往回倒腾吧。

大伙真没少整,海碗口粗的枯树就好几根,被锯成两半,一会男知青一人扛两根回去。树枝子也捆了好几大捆,一会女知青负责扛着,枝枝杈杈的,看着挺大一捆,其实不沉。

亚宁被赋予重任,拎着工具下山,不要把手刮着。

亚宁抗议无效,被当成伤残人士,一起说笑着下山。边走边给大伙普及,神奇的马粪包,惊呼声不断。

这边,冯奶奶听着亚宁大呼小叫的和同伴说自己摔卡了的事,感觉她单纯的快乐,嘴角的笑容没断过。

“什么事让奶奶这么高兴。”低沉冷静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亚宁要是看见来的是谁,指定惊的下巴都得掉下来。这不是怎么也晒不黑的周知青吗。没想到冯奶奶是他的奶奶,太意外了。

亚宁一直对白得发光的周知青怨念颇深,一个大男人拥有晒不黑的体质真是白瞎了。

“遇到一个有趣的小姑娘,把马粪包看成蘑菇,着急去采,绊倒了,手都蹭破皮了。不知道是疼的还是委屈的,坐在地上哇哇大哭。看着她毫无顾忌的敞开了似的哭,感觉自己的心情也轻松不少。”

冯奶奶和孙子说着亚宁的趣事,笑容不断。

看着满脸笑容的奶奶,周自强心情也很愉悦。自从出事以后,奶奶虽然面上看起来没什么悲伤难受,但是周自强知道,奶奶心情很沉重,很久没这么笑过了。刚才,隐约听见奶奶的笑声,他才赶过来。

“是队里的人吗?”周自强很想知道这个让奶奶喜欢的人是谁。

“不是队里的,是知青点的知青,说是今天一起上山捡柴,不小心绊倒了,我听见哭声过来的。”冯奶奶想起亚宁刚才哭得畅快淋漓的就觉得轻松。

“知青点开始准备过冬的柴火了,这几天去公社补充药材,好几天没去过知青点了。”周知青自己单独起火,能不时的给爷爷奶奶补充营养,很少回知青点。

“你没事多回去走走,都是年轻人,多交流,不要让自己的生活这么枯燥。”冯奶奶很是无奈的说到,这孩子长的很像他无缘的爸爸,尤其这怎么也晒不黑的肤质。但是性格却和自己老伴像了个十足。严肃,冷静,不苟言笑。一点不讨喜,不会说暖心的话,真怕以后找不到媳妇。

“那孩子叫亚宁,说话叽叽喳喳像个小麻雀,一直说个不停。还猜到我住牛棚,说队里没我这样的老太太,队里的老太太撒泼还骂自己男人是老不死的,学的惟妙惟肖的,可有意思了。”

冯奶奶很难想象自己骂老伴“老不死的”,会是什么样的场面,估计周大夫都得懵。

周自强想到上次王亚宁扛不动榛子,在山上大声自言自语的画面,是挺喜感的。

“你认识亚宁,她说自己家学渊源,厨艺好,还有做好吃的给我。”容易满足的孩子都很快乐。

“认识,不熟,今年新来的知青。厨艺很好,在知青点吃过她做的饭,味道很正宗。”

周自强和冯奶奶说着关于亚宁的话题,慢慢向山下走去。

到了山下,周自强目送奶奶回到牛棚,才转身向卫生室走去。今天主要是想陪奶奶散散心,没采多少草药。一路都有队员和他打招呼,自己下乡四年了,当了四年的赤脚医生,队里的人基本都认识。

冯奶奶回到牛棚,老伴周仲云和南展博在下象棋,叶教授在门口晒太阳。

“自强给你送回来的?”周爷爷的声音和周知青很像,同样的深沉冷静。

“自强陪我到山脚下,看着我回来的,他回卫生室了。”周奶奶说完就进屋了。

后山大队的牛棚不大,但是很干净。土坯的茅草房,两个房间都砌着炕。冯奶奶夫妻住一间,剩下的俩人住一间。

后山大队的牛棚不是谁想来都行的,这四个人都是托关系送来避难的。冯奶奶和周爷爷是周自强母亲的战友活动关系,送到这的,周自强不放心爷爷奶奶,高中毕业自动下乡来照顾老人来的。因为爷爷妈妈都是医生,对医学很感兴趣,还和爷爷的中医朋友学习过中医,所以一来就去县医院培训,做了队里的赤脚医生。

而南展博是部队的,年轻投身革命,家里条件不错。那时国内环境混乱,家人都想方设法的出去了,就南展博留下来了。后来乱起来了,有人拿他的出身说事,被下放改造,来到后山大队是于支书的儿子的关系。

于支书是抗战老兵,解甲归田回归家庭。他知道稳定的生活对于靠天吃饭的农民多么宝贵。即使最乱的时候,于支书也严格把控,后山大队不参与这些事情,也不让那些激进的人有机会进到后山大队。所以,牛棚的人和社员井水不犯河水,自己过自己的日子。

队里的人被告知不要接近牛棚,牛棚的人也不会主动和队里的人来往,有什么事都是周知青偷偷的办的。四年来,除了于支书和大队长,没人知道周知青和冯奶奶她们的关系。

牛棚的人干活都是独立出来的,大队长在离山近的地方给他们分配任务。他们最主要的任务是给牛棚里的牲畜割草,清理粪便。这些事主要是三个男同志再做,冯奶奶主要负责做饭,打理自留地。

大队长在牛棚边上给他们分了一小块菜地,打理好了,也够几人吃了。于支书虽然对他们照顾,但是不会让他们搞特殊,什么都不干,那样来检查的会给队里带来麻烦。于支书和大队长能做的就是不让人折辱他们,不会挨打受冻,该干的活还是得干得。

几位老人都是人精,什么事不明白,落到这步田地,知道怎么做是对自己有利的。畜生的粪便清理的及时,一年四季的草料都是足足的,从不给于支书他们添麻烦。即使革委会来人检查,也挑不出毛病,他们都在积极改造。

对于下放的人,后山大队算是一块净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