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囚宠,病娇哥哥哭起来真好看
作者:哟哟鸣 | 分类:古言 | 字数:68.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36章 隐厄之术
沈云崖轻轻的点了点头,那神情像是说别人的事情。
“嗯,病的不轻呢。”
老国师犹豫着问道:“后来发生了什么?”
“国师大人,如果一个人命里有一场跨不过去的死劫,你想救他,你会怎么做?”
“死劫也分很多种。”
“那种怎么算都是必死结果的。”
“如果是我,显然我就不会再救了。”
沈云崖呆呆看着屋顶,想到那个时候的自己,只能沉浸在自己大起大落的情绪里,对苍暮情绪的感知几乎为零。
他在零星的记忆里,怎么也想不起来苍暮眉间心上什么时候挂满忧愁的。
只是设想一下他当时的处境,沈云崖心就疼的揪了起来。
苍暮算了很多次吧,背着自己努力了一次又一次。
然而。
卦卦不得生。
次次局无解。
还要在自己面前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陪自己疯陪自己浪,陪自己欲壑难填,还要小心翼翼的怕自己某一天会突然厌弃他。
沈云崖眼角一滴泪水无声的落下来,“国师大人,如果那个人你无论如何都要救,你会怎么做?”
老国师听到此处,深深的叹了口气。
接着缓慢地说了两个字:“隐厄。”
沈云崖有些僵硬地转头看着老国师。
老国师继续说道:“隐厄之术,一为隐,即为藏匿,二为去厄,以身代罚。”
沈云崖像是听不懂,眼里茫茫然装着一层层的大雾。
“先用假死之法,骗过世上所有人,除了施术之人,不能有一个遗漏,这一做法为抹去要救之人遗留在世间所有灵迹,连天道一齐骗过。”
“再寻八字极阴之人,将厄运朝其身上引渡,厄临之时,让此人代罚。”
沈云崖并不意外,苍暮本性并不良善,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世间一切都有因果,他的眼里没有全然无辜的存在。
沈云崖极轻地眨了一下眼睛,问道:“施术人会怎么样?”
“施术之人,逆天而行,原本应当,”老国师顿了一下,才继续说道:“应当阳寿尽除。”
沈云崖听到这里,竟然轻轻笑了起来,那笑容惨淡里透着凄清。
“就是用连他自己在内的两条命,来换我可以暗无天日的活着。”
老国师看着他有些于心不忍:“苍暮是百年间灵力集大成者,或许即使施了隐厄术,也会提前为自己留一线生机。”
应当就是这样了。
他那时候决定把自己藏起来,如果所有人都不可以发现自己,那么苍暮就绝不可以直接死去。
只是这一线生机,他要付出什么,沈云崖连想都不敢想。
到了此时,他第一次觉得庆幸,庆幸自己病了,庆幸自己受不了束缚,庆幸自己那么干脆利落地吃了毒药。
这样看来,自己的那场病,竟然算是一个转机。
想到这里,沈云崖突然一阵头皮发麻。
他再次想到了他的母妃,故意把他娇宠着养大,养的那么脆弱的母妃。
如果她早就知道了自己会有一场必死的命运,那她有没有算到,她去世时自己生的那一场病,最后却成了他能重新活过来的转机?
还是她早就算到了,然后后来发生的这所有的一切,全都在她的计划里?
他的母妃,到底是什么人?
沈云崖拽住老国师的衣袖,问道:“国师大人,你对我母妃知道多少?”
老国师对他突然而来的提问似乎有些不解,但是尽管有疑问,却还是认真地想了想。
最后谨慎地答道:“知之甚少,后宫嫔妃,本就与前朝素无交集,而且贵妃没有母族势力,行事低调,连楹晨宫宫门都少出。养了一个你,完全就是冲着养废的法子养,除了因容貌在陛下那受宠,其余对别人无一点威胁之处。她与外面素无交集,我们自然也不会主动去碰深宫里面的事情。”
沈云崖轻轻的笑,这个笑容如果被高总管看见的话,一定会愣在那里忍不住流泪。
他原本就跟贵妃长得像,这样幅度的笑容,温柔的跟贵妃几乎一模一样。
沈云崖声音虽然还是有点哑,但是音色轻柔:“地位威胁不到别人,容貌却又受宠,一切拿捏的刚刚好,让宫里其他妃子一股脑的把心思都拼在她们儿子身上去了,虽然也嫉妒她,却又因为她儿子废物的关系,想着日后算账。毕竟当时她那么受宠,闹出事情来自己倒霉,受益的却是其余几家和皇后。这样一来,后宫那几位,才会那么多年相安无事。”
老国师点点头:“贵妃娘娘这份拿捏平衡的心思,对比陛下,都不遑多让。”
“您也不知道母妃是来自哪里吗?”
“陛下一丝风没有漏,但是我那时候根据他前后发出的政令,猜测过他应该是从岭南一带把人带回来的,至于具体地点在哪里,没有深究。”
“国师大人,我有个不情之请。”
“殿下你说。”
“我想请您帮我调查一下,我母妃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老国师沉默了一下,问:“这件事对于殿下很重要吗?”
沈云崖点点头:“很重要。”
他如今想起来的记忆里,楹晨宫里没有发现一点关于贵妃身世的东西。说到底还有一个身世之谜横在自己头上,这件事,他必须取得主动权。
老国师应了下来,“好。”
沈云崖见国师答应了,道了谢,才接着之前的话继续说道:“隐厄术并没有施展成功。”
“我知道,不然不会是如今的局面。”
“国师大人,时光回溯不是第一次发生了是吗?”
“不是第一次,百年之前,曾有过一次。”
沈云崖一愣:“百年前?”
老国师点点头,“国师代代相传的遗卷上,记载了那一次的时光回溯。”
屋里没有其他人,老国师原本一直站着,似乎因为接下来是一个漫长的故事,他在床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说起来,我入门早,启智却十分的迟,故只有这一身年龄,经大昊几代岁月。大昊开国国师,我的师祖,是一位惊才绝艳的术士。如今所有史料关于我们太祖皇帝的记载,都绕不过他收复北蓟十七座城池,一统中原大地的丰功伟绩。但是,这是时光回溯过后,太祖吸取了前一次惨败的经验教训,才得到的结果。”
“前一次的惨败的经验教训?”
“是的,如果时光未回,根本就不会有后来的大昊。百年前,察可部落出了一位用兵如神的少主,带着军队从天麓山下来有如神兵天降,他以北蓟十七城为依托,仅仅用了三个月,就打到了沂水江,将如今大昊国土的三分之一都收入了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