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九天揽月
作者:凤凰苗苗 | 分类:历史 | 字数:80.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41章 三辞三让
华国二年四月初二(1868年4月24日),李世贤率领的太平天国先遣部队攻破马尼拉城,法国中国海舰队司令罗兹成功突围,向北方的马洛洛撤退。西班牙舰队司令战死,西班牙菲律宾总督约瑟·德拉甘达拉·纳瓦罗被俘,同时还有3千多名西班牙官兵以及5千名菲律宾土着士兵一同被俘。
太平军进驻马尼拉,受到了当地华人的热烈欢迎,纷纷出来协助太平军稳定城市秩序。由于当地华人不仅了解熟悉当地情况,还能协助太平军和西班牙俘虏及土着俘虏的沟通。所以让李世贤能够快速的处理各项事务,稳定了马尼拉的局面。
李世贤也一改太平军通常的做法,西班牙及土着俘虏通过甄选后,留下小部分人为太平军服务,其他的全部去修缮损毁的城墙、房屋以及城市道路。
同时,在当地华人的协助下,向北清剿西班牙残余势力。由于西班牙殖民军部队的主力在马尼拉被歼,加上菲律宾总督被俘,守军群龙无首、各自为战,根本没有形成有效的抵抗,太平军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
当地土着也没有太大反抗,被西班牙奴役这么多年了,现在不过换个主人罢了。而且东方的统治模式比西方残酷的奴役温和的多,更容易让他们接受,他们很快都接受了新主人太平天国的统治。
五月二十三,幼天王洪天贵福、忠王李秀成等4万余人从天京登船,启程前往吕宋,六月初十抵达马尼拉,并改马尼拉为南都,标志着太平天国主体已经迁至吕宋。
西班牙马尼拉总督府成了洪天贵福的天王府,不过总督府不仅很小,而且全是西式建筑,居住没问题,可和中国的园林式建筑根本就没有可比性。洪天贵福非常不满,几次闹着说要回天京的天王府。
太平天国有计划按步骤搬迁,每次来回需要1个月,每次能够运送5万人,这估计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大规模长途迁徙,距离有3700公里,总人数接近50万。按照现在这个进度计算,华国二年底便可以完成迁移。
这么算下来,吴天佐左五军的安排,必须要推迟到华国三年后才能处理了。吴天佑心里正默默算着日子,书房门外就叽叽喳喳地吵闹起来,打断了他的思绪。吴天佑走出门口,正看见长子和次子两人带着一帮弟弟妹妹在嬉戏,是又好气又好笑。
长子吴立仁、次子吴立军见把父王惊动了,赶快止住吵闹声,齐齐过来给吴天佑请安。吴天佑沉着一张脸问:“立仁立军,你们两人不好好去学校上学,带着弟弟妹妹到处跑是怎么回事?”
吴立仁、吴立军兄弟俩连忙低头,嘴里低声的叽里咕噜在嘟囔什么,倒是长女荌紫仗着父亲一向娇惯,站出来解释:“父王你是不是糊涂了,今天礼拜日,你让大哥二哥去哪上学?”
这话也只有吴荌紫敢说,吴天佑才发现,自己工作连时间都不记得了。连忙走过去,拍了拍两个儿子的肩以示歉意,让立仁立军带弟弟妹妹们去别的地方玩。
长子吴立仁、次子吴立军都已满7岁(虚岁),到了上学的年龄。吴天佑并没有像以往的帝王那样,请太傅、太保、太师来王府授课,而是让王子们以普通人的身份去上小学。
当然,这并不是普通的小学,而是专为王公大臣的弟子们设立的贵族学校,你就是有钱也未必能进去就读,学校不仅师资一流,还有严格的安保管理。
安全保障方面,吴天佑也是不遗余力,王府卫队、内卫都有在沿途暗中护送,以确保安全。就算是学校内部,也安插有内卫的人在保护。
经过孩子们这一闹,吴天佑也没了心情继续工作,于是放下公文出去走走。信步走到王府大门正准备出去,却发现贺黎明、杨文才等一大堆人从外面走了进来。吴天佑粗粗一看,怕是有20来人,不仅有文官,贾绍明、韩俊等武将也在。
泥马,这又是发生什么大事了,让这些华国的文武高官齐刷刷全部来了,吴天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大事值得他们如此劳师动众,不过想不想得通没关系,但他要独自出去散步是肯定不行了。
书房是容纳不下那么多人,吴天佑就带着大家来到王府大堂。众人见过礼后,吴天佑也不问,就等众臣为自己揭开谜底。这次出人意料的,并不是尚书省首辅贺黎明首先出来发言,而是次辅容闳:
“启禀摄政王,如今太平天国已经迁出,经众臣商议,恳请殿下登基称帝。”
泥马,原来是这事啊,不能不说这确实是一件大事,只是到现在,吴天佑也没有定下心来称帝。不是说吴天佑不想称帝,而是称帝这事会遗祸子孙,他拿不定主意。
吴天佑只能问道:“诸位臣工,你们都是这个意思?”
谁知吴天佑话声刚落,群臣竟然像是排练过一样,全都跪地行礼齐声回应:
“臣等恭请摄政王登基称帝。”
卧槽,这特么的是逼宫的节奏啊。但吴天佑在没想明白之前,是绝对不会称帝的。于是语气强硬的说:“诸位臣工,你们的意思我明白了,今天是礼拜日,大家都回家休息吧,称帝之事休要再提。”
不过,吴天佑预料的强烈反抗并没有发生,众人竟然很有默契的全部起身拜别,走出王府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搞得吴天佑是一头雾水。这群大臣几个意思,特么的兴师动众一起来劝进,弄那么大一个阵仗,自己一出声拒绝就全撤了。这帮大臣劝进到底是不是真的?
吴天佑真想找人问问怎么回事,可这话怎么和臣子开口?最后想到了父亲,于是跑到太上王府去问,谁知吴如孝是个土包子出身,也弄不明白大臣们在做什么,不过他肯定的告诉吴天佑,大臣们应该是真心的,没人会那这种事开玩笑。
回到吴王府,想到王后王玲学识见识最广,说不定她知道。就去到王后院子找王玲聊天。当他把今天的事和王玲说完后问道:
“玲儿,群臣这么轰轰烈烈过来,不声不响就走,到底是几个意思?”
谁知王玲竟笑笑口答道:“这很奇怪吗?本来就该这样啊。”
王玲这话是把吴天佑彻底整不懂了,什么本来就该这样?难道真的是自己傻掉了?全世界都明白的事情唯独自己搞不懂。
王玲看到吴天佑迷茫的双眼,终于明白这事可能自己这聪明哥哥是真不懂,可能是当局者迷吧,自己这聪明能干的丈夫,竟然被这种小事弄迷糊了,想想都好笑。
王玲:“夫君,这历来开国登基都是要三辞三让的啊,这是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