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清末之九天揽月

作者:凤凰苗苗 | 分类:历史 | 字数:80.9万

第171章 宣战

书名:清末之九天揽月 作者:凤凰苗苗 字数:2303 更新时间:2024-11-16 16:43:04

英国内阁商量之下,还是紧急向印度派遣了2万援军。印度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一个不怀好意的敌对势力在边上,英国不得不防,印度对英国太重要了,是英国纺织品、工业产品的最最重要的销售市场,不容有失。

同时,英国内阁向远东各地发出警示,让他们保持警惕,时刻注意华军动向。但华军没有具体挑衅动作,英国也暂时不想主动挑起事端,一切等联军组建后大家一起行动。

英俄两国也明白,这次和华国的战斗,只能以海战为主。让陆军不远万里远征,根本就不现实,不用华军出手,漫长的运输线就可以击垮联军。

不过,英国不惹事,并不代表华国不惹事,就在普法两军还在法国土地上激战的时候,经过2个月左右的航行,华国欧洲考察团于华国四年闰十月二十九(12月21日)抵达新加坡,十一月初二离开新加坡,返回北京。

十一月初三,公元1870年12月24日,星期六,正值西方的平安夜,华国正式对外宣布,接受清廷湘军加入华军,湘军整编为华军第十二、第十三集团军,同时,改上缅甸为“阿瓦省”,悍然兼并缅甸。

以英俄为代表的欧洲各国,过了一个最不平安的平安夜。

初五,接到国内通知的英国、俄国、荷兰、奥斯曼四国代表联袂来到华国外交部提交抗议,要求华国收回兼并缅甸的决定,否则将面临战争。

外交部尚书张斯桂面带微笑,一声不吭第听完各国的陈述,等他们都沉静下来不再说话了,才接过各国的抗议信放在桌上,然后慢条斯理的说:

“各国的抗议我们接到了。这个是我华国皇帝陛下的决定,不可更改,你们要么接受,要么开战,我们悉听尊便。”

张斯佳的这番表态不仅态度嚣张,也等同于宣战,双方已经没有沟通的可能了。于是四国代表纷纷返回,向国内紧急汇报情况。

当天下午,华国正式向英国、法国、俄国宣战。

初六,英国、俄国、法国、荷兰四国向华国宣战。不过,奥斯曼并没有向华国宣战,而华国接到荷兰的宣战后,也没有向荷兰宣战。

葡萄牙第一个宣布中立。

初八,华国禁军进攻上海英法租界,租界当局在稍加抵抗后,向华军投降。不过,华国只是没收了租界当局的财产,冻结了英法两国公司的企业资产,并没有对英法两国公民财产采取过激行动。

英国内阁在接到华国的强硬声明,就知道战争不可避免,紧急要求英国皇家南中国海舰队香港分舰队撤离香港。可等到香港接到通知时,为时已晚。

华国不仅对英宣战,而且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缺三艘参加欧洲考察团)、南方舰队共12艘主力战舰已经来到了维多利亚港西面出入口的绿岛附近海面,西面是出不去了。而从东面的出口撤退,华国海军的拦截不可避免,就凭英国战舰的航速绝对没法逃掉。

而驻守广东的华国第十集团军第十六军3万大军已经进驻九龙城(此时新界尚未割让,英占香港仅仅包括香港岛和九龙的尖沙咀),前锋已经抵达油麻地。显然,华国将会从水陆两路进攻维多利亚港,使英国皇家南中国海舰队香港分舰队丧失立身之地。

时任香港总督是麦当奴爵士(Sir Richard Graves Macdonnell ),爱尔兰人,1866年3月被委任为香港第六任总督。这段时间,由于上海得长江开放通商之利,—跃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站,使得香港经济大幅度衰退。

本来这已经够闹心的了,现在倒好,华军来了直接是一锅端,倒是省心了。凭弹丸之地抗拒华军,他还没愚蠢到那个地步,他只是想获得一个体面的退出机会。不过,他的请求被英国内阁否定,他向华军喊话,愿意自动撤离,也被华军拒绝了。

现在是不管愿不愿意,都要打,除非他直接投降。

但南中国海香港分舰队司令官不干,他要求麦当奴和他一起撤退,不过麦当奴拒绝了,作为港督,他必须坚守自己的岗位和责任。

香港分舰队于初八晚,凭着自己对航道的熟悉,连夜从东面的出口逃了出去。华国海军虽然发现了英舰的动向,但碍于不熟悉水域航道,无法追击,等到初九早晨才出发南下,追击英国香港舰队,

这时,英舰已经跑了10个小时,就算他们绕道花了2个小时,那也有8个小时的时间差,按他们最慢的舰只11节的航速计算,也跑了163公里。华国海军如果以16节的速度去追,需要20个小时才能追上,大约是在海南岛附近水域。

香港舰队已经是尽量避免在近海航行了,才跑了300多公里,没想到迎头碰到了从新加坡返航的华国欧洲舰队,尾随其后的两艘华国侦察船,一艘立即返航,一艘则鸣炮示警,并挂出了战斗旗。

返航的欧洲舰队离开新加坡的时候只收到警惕欧洲战舰的通知,并不知道这时候英华已经开战。当听到鸣炮警示,并看到华国的战斗旗时,才知道出了大事了。这时,双方舰队相距已经不足4公里。

邓世昌旋即命令舰队进入战斗,让补给舰和商船掉头,快速撤离。

英国香港舰队有22艘战舰,其中三艘铁甲舰,分别是吨的诺森伯兰号战列舰、8971吨的大力士号、6197吨的热诚号,还有19艘大小不等是蒸汽风帆木质战舰。

而华国的欧洲舰队仅有三艘战舰,分别是7320吨的永乐大帝号、4860吨的宋太祖号以及2260吨的泉州舰,从吨位及数量上看,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华军三艘战舰是倒三角形布阵,永乐大帝、宋太祖在前,泉州舰在500米后居中的位置。邓世昌升起战斗旗后,三舰18门主炮同时在3公里外向热诚号倾泻炮弹,华军战舰中轴旋转炮塔的布局、远程速射的火炮、超高的船速等优势顿时显现无疑。

而此时,还没到英军舰队2公里的交战距离,而且由于侧舷炮的射界过于狭窄,即使英国舰队火炮最大射程有3.5公里,但他们依然无法还击敌舰,只能尽量往前冲,拉近双方的距离。

可邓世昌又怎么可能让对方的计划得逞,凭借高速在英舰外围游斗,让他们打又打不到,跑又跑不掉,只要拖住他们,等追击部队到了,他们就是死路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