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我在明朝赚大钱

作者:何物阿花 | 分类:历史 | 字数:216.7万

第615章 街知巷闻

书名:我在明朝赚大钱 作者:何物阿花 字数:3229 更新时间:2025-01-19 17:31:34

在这个昼长夜短的季节当中,黑夜似乎只是两个白昼之间的短暂间隙,稍不留神就已经溜走了。

才刚刚过了寅时中刻前后,差不多也就是四点多钟的样子,夜色就已经渐渐褪去,虽然距离太阳升起还有一段时间,但青蒙蒙的天光却已经逐渐变得明亮起来。

虽然时间还早,鲁老爹却早早的收拾好了那副也不知道用了多少年的独轮车,推着两盘热气腾腾的豆腐就出了家门。

偌大的京城还没有从睡梦当中醒来,街道上安静极了,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调皮的鸟雀在枝头上叽叽喳喳的叫着,反而显得更加宁静。

鲁老爹的独轮车碾过古老的石板路,在她的身后留下一串熟悉的碌碌轮声。

这条路她已经走了几十年,路上的每一个沟沟坎坎全都了然于心,就算是闭着眼睛也不会走错。

鲁老爹是附近这几条街上的“豆腐专业户”。

想当年,鲁老爹才刚刚十几岁,那个时候还没有大明朝呢,鲁老爹就开始做起了豆腐生意。

那个时候的鲁老爹年轻力壮,挑着一副扁担,每天清晨都会沿街叫卖白白嫩嫩的豆腐。

后来朱元璋建立了大明朝,鲁老爹还是在卖豆腐,又经历了建文朝和现如今的永乐朝,他的生活依旧一成不变,仍然是一个“豆腐佬”。只不过是从当年的那个年轻少年变成了一个老头子,以前挺直的腰板也变得佝偻起来,头发胡子全都白了……

几十年如一日的卖豆腐,确实相当的辛苦,每天大半夜的就要起来打豆子磨豆浆,然后按照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手艺制成豆腐,凭借辛苦的付出换取一点微薄的收入用来养家糊口。

好在这几十年来的辛苦积攒了非常好的口碑,不仅这一带的百姓全认可他做的豆腐,连附近这好几条街上的酒楼、饭馆都成了老主顾。

因为豆腐的销量逐渐变大了,所以鲁老爹就把卖豆腐的扁担变成了手推车,或许这就是几十年来唯一的变化吧……

如同往常一样,鲁老爹准时准点的把还冒着热气的豆腐送到各家酒楼、饭馆,然后又顺势来到了一所大宅的后门。

这是陈长生陈老爷家的府邸。

因为时间还早,陈老爷肯定还没有起,为了不惊扰到陈长生陈老爷的清梦,鲁老爹还是像以前那样从后面的小门进入。

鲁老爹给陈长生陈老爷家送豆腐已经好几年了,自然是知道规矩的。像以前那样把十二块豆腐送进了伙房之后,又去找家里的账房先生开了个条子。

如同陈长生陈老爷这样的大户人家,吃豆腐从来都不给现钱,而是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每个月结账一次。

今天恰好就是月底,又到了结账的时候。

对于陈老爷家里的状况,鲁老爹知道的一清二楚:不管是陈老爷本人还是夫人,从来都不理会“支取都付款”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要是拿到本月的豆腐钱,直接去找小慧儿姑娘就好了。

因为小慧儿姑娘执掌着家里的财政大权,一切开支都需要得到小慧儿姑娘的首肯才行。

“慧儿姑娘……”鲁老爹站在小慧儿住的那所别院门口,轻轻的唤了几声:“起了没有啊?”

“来了,来了。”刚刚从床上爬起来的小慧儿妹子,一边打着呵欠一边揉着惺忪的睡眼:“又到月底了么?”

“是啊,又到月底了。”鲁老爹满脸都是不好意思的表情:“原本不应该为了这么点小钱就扰了慧儿姑娘的美梦,只是我刚刚买了一副上好的寿材,拉下了点亏空,急着用钱哩。”

像鲁老爹这种上了年纪的人,总是习惯于提前给自己买好寿材——也就是棺材,这就是当时的一种风俗。

不管鲁老爹平日里再怎么省吃俭用,买棺木的时候却大手大脚,哪怕是多花一点银钱也在所不惜,确实急等着用钱呢,要不然也不会这么一大清早就来找小慧儿要豆腐款。

“老爹买了寿材?这可是喜事哦。”按照当时的风俗,给自己置办寿材确实算是一种喜事:“老爹买的什么寿材?”

“柳木的。”

“我家阿母的寿材也是柳木的呢。”

“慧儿姑娘就不要说笑话了,我不过是个做豆腐卖豆腐的老头子,怎么敢和你家阿母比?你家阿母多有福气哦。我早就听说了,你家阿母的寿材连材板都是六指厚的,而且还是独梆独卯的顶级好货,我的那副寿材却只有四指厚,而且还是拼板的次等货……”说话之间,鲁老爹就把账房先生给的那张“支款凭条”递给了小慧儿妹子。

小慧儿妹子只是略略的看了两眼,就很随意把那张纸条子的一个边角扯了下来——这是小慧儿妹子记账的“独门手法”:小慧儿妹子从来都不在凭条上签字,而是把凭条撕下一块来,让鲁老爹拿着破损的凭条去支取银钱。到时候小慧儿拿出自己撕扯下来的那一小块,和账房先生手里的破损凭条拼凑在一起,就可以对账销账了呢。

“好了,鲁老爹去账房那边拿钱吧。”

“谢谢慧儿姑娘了……”就好像刚刚想起什么似的,鲁老爹又说起了另外一件事情:“哦,对了,慧儿姑娘啊……”

“鲁老爹还有什么事情吗?”

“其实也没什么事儿,我就是随便打听一下,听说你们家陈老爷在舞阳街和青羊胡同那一带捉拿反贼,反贼到底捉到了没有哦?”

“反贼?”这句话直接就把小慧儿给问的懵住了,她用疑惑不解的目光看着这个卖豆腐的老头儿:“什么反贼?哪有什么反贼哦?”

“反贼就在舞阳街和青羊胡同那边,听说陈老爷早就带着兵在那一带给围了。我已是这把年纪的人了,万一遇到官兵和反贼厮杀的大场面,一个弄不好被撞个缺胳膊断腿的,可不不妙了呢。”

经过很多市井百姓的口口相传,最初的谣言早已经飞速变异出无数个版本,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个版本就是:舞阳街和青羊胡同和一带有大量反贼活动,陈长生陈老爷早就带着安北卫和巡防营的官兵埋伏在那里,随时准备和反贼浴血厮杀呢。

这样的谣言几乎就是漫无边际的胡扯,经过一再夸大和没有根据的猜测之后,早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但大家却全都相信一个“事实”:舞阳街和青羊胡同那边要出大事了!

受到这个“街边小道消息”的影响,鲁老爹再也不敢去那边走街串巷的卖豆腐了。

他就是打听一下,那边的反贼到底捉住了没有,要是已经把反贼全都捉住了,他就可以象往常那样去卖豆腐了呢。

“我没听说这事儿哦,好吧,有时间我帮你问问我哥。”

“多谢慧儿姑娘了。”鲁老爹一边走一边小声的嘟囔着:“那些反贼也真是的,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却要把脑袋掖在裤腰带上去造反,真是吃饱了撑的……”

刚刚送走了鲁老爹,小慧儿正要回屋去睡个回笼觉的时候,慈表妹已经急急慌慌的跑了过来。

慈表妹真心享受住在表姐家家里有人伺候的那种感觉,所以她一直都在想方设法的和母亲闹别扭,然后才能以“不想回家”为由继续住下去。

好在表姐和表姐夫从来都没有提过要她回家的话题,她也就这么不尴不尬的住了下来。

和小慧儿一样,刚刚从床上爬起来的慈表妹同样是头未梳脸未洗的样子,蓬头垢面的披散着头发就跑了过来:“慧儿妹妹,刚才我睡的迷迷糊糊,隐隐约约听你和那个老头说什么青羊胡同的事情……”

慈表妹住的别院就在小慧儿妹子的隔壁,她已经听到了小慧儿和鲁老爹的对话,所以才急急吼吼的过来询问。

“你说的是刚才的鲁老爹吧?”

“就是那个老头儿,他到底和你说了些什么呀?”

“也没什么……”小慧儿妹子又大了个大大的呵欠:“也不知他从哪儿听来的谣言,说是那边闹反贼,还说我哥已经带着人把那一带全都给围了。根本就是没有影子的事情嘛,京城里哪来的那么多反贼?”

反贼不反贼的,慈表妹一点都不关心,但这个老头的言语肯定不是空穴来风的谣言,因为她是知道事情真相的:安北卫的人确实就在那一带活动!

慈表妹的那几间所谓的“客房”,里头住满了安北卫的人,一个个乔装改变,分明就是办理很要紧的大事儿,所以慈表妹才会放心大胆的住到家里来,而不用总是守着那个汤饮铺子。

但这个事情保密工作做的很好,从来也没有对外人提起过,一个卖豆腐的老头居然知道消息,这就太奇怪了呀。

“那个老头说的都是真的……至少有一半是真的。昨天晚上,表姐夫就亲自安排了安北卫的住在那边呢。”

听了这句话,小慧儿整个人都傻了:“我哥真的安排了人?”

“嗯。”慈表妹重重的点着头:“昨天晚上在那边主持局面的是一个名叫康丰年的副指挥……”

连康丰年的名字都喊出来了,这事肯定就是真的呀。

“看样子,事情已经泄露了,你赶紧告诉表姐夫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