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大明:九朝元老,就是活的长

作者:封侯书生 | 分类:历史 | 字数:209.2万

第38章 无处不在锦衣卫

书名:大明:九朝元老,就是活的长 作者:封侯书生 字数:2020 更新时间:2025-01-20 12:30:26

从京城一路出发,朱七牛他们都没有坐火车,反而是一直坐着马车,哪怕马车要慢很多。

此时正值春季,气候回升,沿途所过之处,皆是绿意盎然,草木茂盛,鲜花朵朵。

微风轻拂之下,飘来道道清香,又有那泉水叮咚,鸟儿鸣唱,叫人心驰神往。

“七牛,自从咱们认识以来,这还是首次一起出这么远的门儿吧?”某条山脚下的大路上,黄月英一边掀开门帘迷恋的看着外面,一边问道。

朱七牛点头:“是啊,早就该带着你们出来玩玩儿了,这都是我的不是。”

“老哥别这么说嘛,别家的大家闺秀或小媳妇儿也没有经常出门的道理,三位嫂子,你们说是吧?”朱八牛将手中点心利落的送进嘴里,含糊不清的说着。

蓝桉道:“是啊,我没嫁人之前,去的最远的地方也才是京城隔壁的松江府。”

尚灵儿道:“那我还好点,我老家在琉球群岛,一路来到大明,勉强算是吃过见过,但来到京城定居后,我就连京城城门都没出过了。”

黄月英道:“我也差不多,活了二十多年,只在京城和溧水县之间往返,就没走过第二条大路。”

朱七牛笑道:“趁着这次机会,你们就好好玩玩儿吧,看看名山大川,赏赏大江大河,说不定啥时候你们灵感来了,还能留下几首千古绝句。”

“那敢情好。”

尚灵儿接了一句话,然后便凑过去和黄月英一起看起了窗外的景色。

蓝桉和朱八牛虽然不清楚现在窗外到底是什么美景,但也下意识凑了过去,四女挤在一起叽叽喳喳,欢乐的跟遇到了一堆谷子的麻雀似得。

忽然,车夫停下了马车。

“怎么了吗?”朱七牛问道。

这次给朱七牛他们赶车的是王府的一个家丁,此人在朱七牛家干活近十年了,一直勤勤恳恳,靠着积攒几年的月钱娶了一房媳妇儿,生了两个孩子,属于那种能让人放心的人选,因此被赵兰安排来当此行的车夫。

“回王爷的话,刚才过路的一个农夫突然丢过来一个锦囊,里面似乎放着一个圆筒。”车夫答道。

“拆开看看。”

“是。”

过了片刻,车夫道:“王爷,这里面果然是一个竹筒,竹筒里放着一张卷起来的纸,似乎是什么密信。”

“拿来我瞅瞅。”

“是。”

从车夫手里接过纸筒,朱七牛拆开一瞧——内阁名单业已确定,共十二人,分别为……赵宝、诸葛明。

“原来是内阁名单啊,雄英的办事效率还真是一如既往的高。如此说来,内阁组建已然通过太上皇的批准和朝臣商议了?”

“能知道我的行踪,并把这样一份消息传递过来的,恐怕也只有锦衣卫了,是雄英授意的吧?”

“只是为何表哥跟诸葛明会进名单呢?”

“算了,不想这个了,他俩原是建文八年上任的蒙古承宣布政使司的正六品代理知府,到如今也才当了四年知府,能直接提升两品当内阁大学士,算得上是突飞猛进了,估计他们能乐开花。”

“这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行事风格,一看就是雄英的手笔,是他特令他们入阁的吗?”

黄月英她们都不是傻的,大概猜到了纸筒上的内容事关公务,明确的没有多问,互相看了一眼便继续欣赏风景了。

事关小胖表哥,内阁名单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朱七牛也没想瞒着她们,大概跟她们讲了讲。

“是哦,那还真是要恭喜小胖表哥了,估计外公外婆和舅舅舅妈得知消息后该乐开花了。”黄月英和小胖那也是从小就认识的,发自内心的笑道。

朱八牛就更不用说了:“哎呀,可惜我们这会儿不在家,不然我非得去外婆家好好祝福一番,顺便蹭顿饭,我非常喜欢吃外婆做的饭。”

尚灵儿和蓝桉虽然跟小胖不熟,但还是很替他高兴,也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想了想,黄月英又道:“小胖表哥被调回京城做官,以后肯定是要住在京城了。

舅舅舅妈也都是奔五十的人了,做豆腐又十分辛苦,不如趁此机会让爹娘把他们一家都接来京城吧,也省的表哥和表嫂离的那么近还要两地分居。

咱家不是有那么多房子嘛,半卖半送他们一套小点的,七牛你觉得怎么样?”

朱七牛道:“小姐姐你怕表哥面子上过不去,这才提议半卖半送一套小点的房子吧?”

“是,毕竟他家没什么钱,估计买不起京城的房子,如果直接送,他们肯定不能收,而就算是半卖半送的大房子,他们也买不起。”

“虽然你用心良苦,但我估计还是会有问题。表哥的那个儿子赵忠已经十五岁了,到了娶媳妇儿的年纪,房子小了根本不够住。”

“那你说呢?”

“我觉得不如直接租一套大房子给他们,再让舅舅舅妈在京城做点其它生意,比如卖臭豆腐,卖酱香饼之类的,不累还能赚钱,等他们有钱了,再干脆半卖半送一套大房子给他们。”

“行,我觉得这样挺好。”

“那就由小姐姐你负责写这封家书吧,让你在我娘面前讨个乖。”

“嘻嘻,也行,我会提一下你们的,这个乖咱们一起讨。”

尚灵儿和蓝桉眉眼含笑,齐声道:“谢谢月英姐姐。”

“两位妹妹太客气了。”

当下,由黄月英起笔写信,阐述建议。

当马车路过一个镇子时,车夫奉命将信交给了当地的车马行,花钱请他们代为转送京城。

数日后,赵兰收到信了,十分高兴与欣慰,转过天便坐着火车去了溧水娘家,将娘家爹娘并侄子侄女、牛羊驴等一并接到了京城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