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农门团宠:锦鲤妹妹是福宝

作者: | 分类:古言 | 字数:108万

第124章 小儿子回来了

书名:农门团宠:锦鲤妹妹是福宝 作者: 字数:2549 更新时间:2024-11-25 23:28:32

快到夜里,钱家堂屋里,依然亮着灯。

张氏坐在桌前,心神不宁做着手里的活计。

一个多时辰前,她和二儿子就已经从村口回来了。

天色太黑,他们俩人索性就回了家。

不过心里仍然担心着外出未归的人,根本就睡不着觉

张氏只得坐在堂屋里,手里一边做着活计,一边打发时间,等着老头子归来。

就连钱银山李氏范氏,家里剩下的几个大人,都在各自屋里,点着灯,还没睡。

他们都在时刻注意着外头的动静,一旦钱老爷子等人回来,他们也好有所准备。

到时候,该准备水的准备水,该备饭的备饭。

好在,没过一会儿功夫,钱家门外便传来了动静。

一直注意着外头动静的张氏,显然也是听见了的。

她直接就跑出屋子,扬着声朝外边问道,“哪个?老头子,可是你们回来了?”

两侧厢房里,大儿媳妇和二儿子两口子也都出来了,眼巴巴望着院门子的方向。

夜色里实在太黑,什么都看不清,不过仍是有悉悉索索的动静传来。

“娘,是我们回来了,开门吧。”

终于听见了盼着的声音,张氏悬着的心终于得以放下,急急忙忙上前取下门栓,开了院门。

“老头子,你们可算是回来了。”

“娘,让你担心了——”

“阿奶,我们路上一切都好,而且还有惊喜呢。”

钱金山和儿子立马和张氏打着招呼,让张氏放心。

惊喜?

什么惊喜?

张氏的注意力,都在钱老爷子身上,直到这时,她才忽的反应过来。

这人数咋有些不对?

出去的时候是三个,咋回来的时候,就变成了四个?

外头太黑,几乎是对面不见人。

张氏也就没看清,直到呼啦啦一帮人进了院子,借着钱家堂屋里的灯光,张氏这才看清,在自家老头的身后,还跟着个年轻人。

年轻人身后背着个大大的背篓,此刻,他正笑盈盈看着自己,见自己目光看向他,他的脸上立马带扯出了一抹笑容。

“娘——我回来了。”

“哎呀,我的儿——”

张氏一拍大腿,直接就扑过去抱着钱玉山,压低声音哭了起来。

小儿子是她捧在手心养大的,如今为了生计,长年累月不在家。

上次见面还是过年时候,如今已过去大半年,说不想那是假话。

如今赫然见到儿子出现在自己面前,老太太的情绪难以控制也是正常。

张氏的泪水,不一会儿就打湿了钱玉山的衣襟。

“娘,我这不是回来了吗?走!咱们有话进屋说。”

“对对对,看娘,一高兴就这么不争气。”

张氏拉着小儿子的手,进了堂屋。

此刻的她,早就将大儿子大孙子忘在脑后,眼里心里全是这个多日不曾归家的小儿子。

钱金山早就预料到了自家老娘的表现,他的脸上同样含着一抹笑。

刚刚开门的时候,是谁说心里惦念儿子孙子的,这怎么才多长时间,就将儿子孙子都抛在脑后了呢?

不过他也不计较,四弟能回来,他从心里往外也是高兴的。

见人都呼啦啦进了自家堂屋,他干脆将院门开得大大的,直接将驴车赶进了自家院子。

明早上再去还驴车吧,大半夜的扰人家老村长的清梦。

张氏拉着小儿子,将小儿子按坐在堂屋的椅子上,不错眼儿的瞧。

一会儿摸摸儿子的发顶,一会儿摸摸儿子的脸蛋,一会儿又整整儿子的衣襟。

——总之,没有一刻消停下来。

“儿啊,你咋瘦了?”

不知是不是张氏的错觉,她就觉得儿子在外这大半年,瘦了不少。

瞧那两侧的颧骨,都突出了多少,在外头肯定不如家里过得安逸舒坦。

“娘,我哪里就瘦了?

我这比前些日子还胖了不少呢。”

张氏又和儿子寒暄了几句,无外乎就是问儿子在外头过得好不好?吃的好不好?想没想家诸如此类。

过了好半天,张氏才想起来询问,为什么小儿子会和自家老头子他们一起回来?

钱玉山笑笑,脸上同样带了一抹笑意。

他长得和钱银山有些相像,一笑起来的时候就更像了。

“遇上我爹他们纯属巧合——”

原来,钱玉山所在的铺子,因着做了一趟买卖,要往长林县送一趟货。

当时他们铺子里的管事,也就是那个“大年哥”,带着他们几个一同出来。

原本是坐着马车的,可天不随人愿,还未走到半路,马车就坏掉了。

对方的货要的急,几个人只得充当了苦力,背着东西继续赶路,只留下一个人在原地修马车。

当时他们商议的好,马车修起来能费啥劲?

一两个时辰也就修好了,到时候赶上来,他们再坐车走就是。

谁知他们都走出去大半天,从中午走到夜里了,马车依然没有追上来。

几个人的两条腿走的酸溜溜,脚底下都磨出了血泡,还是不见马车的踪迹。

他们只得走走停停,歇歇走走。

好在,碰上了钱老爷子的驴车,要不然,还不一定走到什么时候呢。

“娘,我这次回来,能在家歇上个把月呢。”

“真的?”

张氏喜出望外。

“当然是真的,原本有十八天的假期,又因着送这趟货,我们掌柜的知道我已经大半年没有回家,特意多放了几天,让我把全年的假都休了,在家好好歇歇,然后回去就行。”

“你们掌柜那人,向来都是个好说话的。

你这回回去,娘准备点东西给他带回去,也算是咱们尽了一份心意,平日里,人家可没少照顾你。”

“娘,我省的,您老放心就是,到时候我自己张罗。”

儿子回来了,张氏自然是高兴的,也不管是不是大半夜,知道爷几个都还没吃饭,连忙让两个儿媳妇去张罗饭食。

“那你们回来了,跟你一起来送货的那些人呢?”

过了好半天,张氏才想起来打听儿子那些同伴。

钱老爷子笑笑,“等你想起来问,黄花菜都凉了。”

得知了那些人是儿子铺子里的,钱老爷子哪能只把人家捎到岭山村路口。

直接就让大儿子赶着车,将他们送到了长林县城门口。

到时候天一亮,县城门开了,他们自去进城就是。

那个叫做“大年”的管事儿的,也十分义气。

知道碰上的是钱玉山的老爹和大哥,人家又特意将他们送到县城门口,心里自是感激。

索性就没让钱玉山再跟着进县城,“你就跟着你爹他们回吧,到日子回铺子报到就是。”

钱老爷子和钱玉山感恩戴德,再三谢过了那管事儿的,这才赶着车返回了家。

“那就好那就好。”

张氏抚着胸口,“人家平时没少照顾咱们家老四,咱们也得有点眼色不是,若是有机会,让他们来家吃顿饭,我给他们做点拿手的,感谢他们平日来对咱们老四的照顾。”

“娘,以后有的是机会,不急于这一时。”

这一次,铺子里几个人,要在长林县里盘亘七八天呢。

就像老娘说的,真应该请铺子里那些兄弟,来他们家吃顿便饭,就是认认门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