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一贪和珅是怎样上位的
作者:农家三少 | 分类:历史 | 字数:63.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06章 里长拦截御驾告状
乾隆皇帝在和珅与福长安的陪伴下,开始西巡。西巡路上,一路繁华铺张,自不必说,地方官吏敬献的礼物更是难以数计,不可想象。
乾隆皇帝的西巡队伍浩浩荡荡,一路向西进发。
三月初十,乾隆皇帝的西巡队伍抵达秋澜。浩浩荡荡的车队正在行进中,忽然从路边跑出一个人,拦在乾隆皇帝的御驾前,跪在地上,边磕头,边大声喊冤屈。
这个人的突然出现,把和珅与福长安也整懵逼了,不知道如何是好。他们也没有想到,半路上会杀出个程咬金,搅了皇上西巡的局。
和珅正要派侍卫把这个人撵跑,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乾隆皇帝已经听到了这个人在喊冤叫屈。
乾隆皇帝命人手下停下车舆,叫这个喊冤叫屈的人过来,他要亲自问问。
他对和珅说:“和珅,问问看是怎么回事?”
和珅走过去,扶起这个人,问:“大胆刁民,竟敢拦截皇帝的御驾?”
那个人也不惧怕和珅,他说:“小民冤枉,听说皇上西巡路过此地,小民就特来在此等皇上。皇上御驾经过时,就喊冤叫屈,请皇上给小民做主。”
和珅问:“你有什么冤屈,你说说?”
那个人说:“我是贵州草民杨秀锦,我要见皇上。”
和珅无奈,只好说:“你把状子呈上来,我把他交给皇上。”
这时,那个人才从怀中拿出状子,双手举过头顶,呈给了和珅,说:“请大人做主,为民伸冤,把状子交于皇上。小民在此叩谢大人了。”
说完,又跪下,给和珅磕了三个响头。
和珅接过状子,看罢后,把状子又呈给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现在已是八十二岁高龄,老眼昏花,接过和珅呈上来的状子,看来两行就看不下去了。
他把状子又递给和珅,说:“朕看不清,你给朕念念吧。”
和珅接过状子,开始大声给乾隆皇帝念了一遍。
和珅说:“拦御驾的人是贵州百姓,名叫杨秀锦,是贵州镇远县人,一直在县里当里长,负责催收每年的应征钱粮。杨秀锦说,从前的应征钱粮,都是按亩数征收半石。可是后来从乾隆四十八年起,钱粮改为征收折色银两,而且征银逐年增加。”
“开始征收折色银两时,每亩折银两六钱五分,后来开始逐年增加,递增到二两一二钱不等,上年略有减少,征二两一钱。”
和珅说到这里,乾隆皇帝打断了和珅,插话说:“你念慢点,我这儿没有听明白,你再念一遍,到底是征收多少银两?”
和珅又重复说:“开始折银征收银两时,每亩征银六钱五分,后来递加至二两一二钱不等,去年则征收一两二钱。皇上,这次您听清楚了吗?”
乾隆皇帝说:“这次朕听明白了。你再往下念。”
和珅又说:“因为加征银两太多,百姓不愿意交,杨秀锦催交不齐,屡遭知府责打,长受皮肉之苦,便携带状子上京申述。没想到在皇上西巡的路上,碰上了皇上的御驾,他才迫不得己,拦截御驾,叩见皇上,为其申冤。”
和珅说完,问乾隆皇帝道:“皇上,此事如何处理?”
此时的乾隆皇帝微闭着双眼,不说话,好像在思考什么。
王公大臣们,扈从们,看着乾隆皇帝,也很心疼他。虽然他现在耳目不灵,可是仍然关注老百姓的民生问题,都对他产生了无限的敬佩之情。真是英雄暮年,仍然壮心不已。
正如曹操的诗写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还有诗歌“莫道桑榆晚,晚霞霜满天”。也许这就是乾隆皇帝的晚年写照。
和珅静静地等候着乾隆皇帝发话,可是乾隆皇帝没有说话,只是喉咙动了一下,似乎有痰在涌动。
此情此景,和珅看到和经过的次数多了,他知道乾隆皇帝要吐痰了。他赶忙拿过痰盂,走到乾隆皇帝面前,把痰盂伸了过去。
乾隆皇帝干咳了几声,接着又是大大的一声咳嗽,吐出一口浓痰来。
和珅用痰盂接着了乾隆皇帝吐出的浓痰,然后把痰盂递给身旁的太监,又从太监手里拿过一条御巾,给乾隆皇帝把嘴唇擦干净。
和珅就是这样无微不至地照顾和关心着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才对和珅是非常的宠爱和信任。
乾隆皇帝满意地看看和珅,说:“地亩钱粮征收半石,自有朝廷的明文规定。地方政府为什么要改征折色银两,而且还要逐年增加。为什么上年又要再次减少,此事必有蹊跷,一定要查清。”
和珅说:“皇上明鉴,一定要查清。”
乾隆皇帝又说:“再说,全县老百姓交纳钱粮的人挺多的,为什么只有杨秀锦一个人告状?这也应该查清楚。”
和珅说:“启禀皇上,臣以为此事必须认真查办,一定要查出个水落石出,不能稀里糊涂。如果杨秀锦是诬告,那么他就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不然,则会万民效仿,地方多事,社会不稳。”
“如果是地方官吏肆意妄为,巧立名目,加征银两,得不到查办,则助长了地方各级官吏的歪风邪气,致使他们横行霸道,敲诈勒索,贪污受贿,民不聊生,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国将不国。”
乾隆皇帝说:“和爱卿说得极是。可是派谁去查办这个事情呢?”
和珅说:“启禀皇上,奴才以为,应该派两江总督苏凌阿前去查办此案,最为合适。因为苏凌阿前去查办此案,属于异地办案,他会躲避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会不顾私情,秉公查办,一定会把这件事查办得清清楚楚,处理得公公正正。”
乾隆皇帝低头不语,好像在思考,他沉思了一会儿说:“朕听说苏凌阿年老昏庸,朕正想召见他,跟他谈谈。现在如果让他去查办此事,恐怕他难以完成朕交给他的任务。再说其他大臣也不会同意,持反对意见,难以服众。”
和珅说:“启禀皇上,奴才以为年老之人,见多识广,站得高看得远,办事稳重,明白事理。譬如说历史上的姜子牙,姚崇等人,都是年老见用,奋发有为。怎能说年老昏庸,必为妄奏,臣以为皇上不必听之。”
乾隆皇帝说:“你说得也对。朕就派他去吧。告诉他,速查速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