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父亲是崇祯
作者:枚池 | 分类:历史 | 字数:71.2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百六十八章 戳破
第270章 戳破
钱谦益的提议,也代表了所有阁臣的意见,眼下凤阳发兵在即,黄得功尚在归德府一带活动,朝廷能轻松调动的,也只有淮扬的兵马。
“咱家看,也不必如此麻烦,史可法的那些人,还是继续留在扬州种田罢!”
高悌说的是云淡风轻,内阁五人却不由面面相觑,不知高悌到底是什么意思。
左懋第如今领着兵部,对军事负直接责任,自然也比其他人更为上心,当即便问道:“高公公,眼下南京周遭,只有史阁部可以倚靠,左良玉来者不善,还是早做应对的好。”
“左良玉那边,咱家自有应对之法,你们就不必管了。”
“左良玉二十万大军,来势汹汹,又是一路沿江而下,占尽地利,一旦陈兵南京城下,那朝廷可就被动了。不知公公有何对策,可否与我等明示?”
虽然有了高悌的大包大揽,左懋第仍是不放心,目光炯炯的盯着高悌。
高悌被他催的极不耐烦,说道:“左懋第,你入主兵部也不是一日两日了,每日忙不完的军国大事,眼下又有河南和山东的战事。这等些许小事,咱家足可以料理了,各位先生还是好好想想如何北伐罢!”
高悌说完,竟不给内阁追问的机会,径自而去。
内阁犹不放心,去面见了朱慈烺,方知高悌已请过旨意,京外两万忠勇营在武德将军黄赓的带领之下,自神烈山拔营,发往安庆去了。
忠勇营的战力,内阁自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从去岁平定苏州民乱,再到定策之功,可说这忠勇营就是高悌手中的杀手锏。
犹记得定策之时,高悌以两千忠勇营,压制住黄得功的兵马,几无伤亡,可说是勇猛异常。
以致于眼下满朝文武对高悌的忌惮,也与忠勇营大有关系。
只是大家都没想到,高悌竟也有如此公忠体国的时候,面对着危急之时,二话不说,就将手中的大军派了出去,丝毫没有保存实力的意思。
第二日,内阁收到湖广总督何腾蛟送过来的急报。
在一番请罪之后,何腾蛟言道,此次东行,并非他的本意,乃是左良玉以屠戮武昌相逼,只好和左良玉同行。
为了不被左良玉利用,他趁着左良玉疏忽之时跳入江中,侥幸未死,这才向朝廷发来书信。
同时送来的还有武昌上千百姓的血书,控诉左良玉在武昌纵兵掳掠、屠戮无辜。
何腾蛟的书信和血书的到来,登时戳破了左良玉所谓的“除奸佞、清君侧”之类的大义。
当内阁在朝会上宣读完之后,朝中大臣个个义愤填膺,甚至于有些武将,当场破口大骂左良玉的狼子野心。
在通政使杨维垣的安排之下,就在当日,便将朝会上的内容汇集到了邸报上,由提塘官大肆刻印之后,散之于各处。
朝堂之上,对于左良玉的行径,自然少不了口诛笔伐。
然而在南京城中,却仍有不少人,认定了左良玉是忠臣良将,哪怕是有铁的证据放在眼前,也只认为是朝廷逼迫的太过,以致于左良玉不得不奋起反抗。
还有一些居心叵测之辈,巴不得左良玉杀到南京城中,等着看朝廷的笑话。
就在这些人翘首以盼之际,新的军报又送进了南京城中。
这次的军报更是非同小可,左良玉的大军驱使内应,攻破九江,俘虏了九江总督袁继咸。攻入九江之后,左良玉部不但杀掳淫掠,还纵火焚烧了九江全城。
直到此时,南京城中对左良玉还抱有幻想的士绅,终于才慌乱了起来。
他们可都知道,左良玉和袁继咸乃是至交好友,曾在东林君子中传为管鲍之交的美谈。
即便是这样的关系,左良玉依然还是毫不客气的动手。
如今九江成了一片废墟,袁继咸深陷乱军之中,怕是也不能幸免于难。
许多人不由扪心自问,这个左良玉,连利益相关的好友都能下得去手,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的?
若是左良玉攻陷了南京,南京会不会步九江的后尘?
疑云和担忧笼罩在南京的上空,已致仕的原礼部尚书顾锡畴向通政使司递上了一封奏疏,鉴于左良玉的暴行,请求朝廷褫夺左良玉宁南侯的爵位,按叛贼论处,同时请求朝廷发邻近几省的兵力,对其严加痛剿。
因顾锡畴的身份,又有许多人的关注,这封奏疏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士子们随之走上了街头,包括国子监、文庙这些士子们常去的地方,甚至是秦淮河上的娼寮妓船,关于左良玉东下之事,也聊的火热。
在朝野内外的一致要求下,朱慈烺将早准备好的诏书发了出去,劝诫左良玉及其所部早日投降,免得家人遭受连累。
南京城中的百姓都还不知道,左良玉所部在攻下九江之后,一路沿江而下,已经过了东流县,直逼建德县。
闰六月的六月二十一,左良玉在长江的舟中,也收到了由南京发到的诏书。
此时的左良玉,已失去了一个月前的神采。
因长久居于舟中,一路风波劳顿,他正半躺在榻上歇息。待看了诏书的内容,重重的咳嗽了几声,才勉强坐直了身子,对着对面的人道:“临侯,我此行是不是错了?”
“左公非但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公与所部受先帝提携,以为国之干城。西贼逼近湖广,公不念御敌剿寇,反而称兵犯阙,示威于朝廷,又纵兵抢掠,武昌、九江百姓重遭兵祸,你说,你们可对得起大明的列祖列宗?可对得起供养你们的百姓?”
坐在左良玉对面的正是九江总督袁继咸,因他和左良玉的关系匪浅,被俘之后,左良玉倒是没难为他,每日里都是邀他到舟中谈天说地,还是如同旧日老友一般。
袁继咸自知在这大军之中,难以逃脱,这几日里,一有机会,便是苦口婆心的劝告左良玉,希望左良玉能悬崖勒马,请求左良玉爱惜百姓。
方才听到左良玉话中有悔恨之意,自以为得到了机会,便说出了方才的那一番话。
本以为左良玉能迷途知返,哪知左良玉听罢,却是猛地起身道:“既然大错铸成,那就将错就错,就此攻入南京,改立楚王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