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农女有点忙,种田养崽护夫郎

作者:秋鹿鸣 | 分类:古言 | 字数:33.4万

第一百四十六章 牛倌的请求

书名:重生农女有点忙,种田养崽护夫郎 作者:秋鹿鸣 字数:2123 更新时间:2025-01-21 02:05:43

经过两三天的浸种催芽,甘蔗已经成功发出芽来,不愧是系统赠送的种子,不过五六日的功夫,甘蔗就已经能够移栽到地里。

在这段时间,顾兰一天也没闲着,一日比一日更忙,北岗村想要种植甘蔗,就必须重新耕田,已经种下粮食的地不能再挖开,那就要开垦新田,开新田这事可不简单,光是挖土松土,把地里的树根石头处理掉就是一个大问题。

幸好小龙坎打造了一些铁质农具,也不缺青壮年劳动力,十几人轮流来耕作,既不会太累,工作的也非常迅速。

种植甘蔗需要深耕浅种,宽行密植,提前还要施,这时候又有一个问题出来了。

小龙坎养殖的家禽牲畜太少,这时候种田的肥力基本上靠牲畜,他们种植的土地少,本来还不算少肥力,可光是今年上半年这几个月的功夫,小龙坎新开垦的土地就有上百亩。

顾兰也意识到了,村里需要买些牛羊驴子之类的家畜,堆肥是一说,也能大大缓解劳动力短缺的弊端。

可是小龙坎目前的能力来说,需要多少牛羊,能养多少,都是需要计算的。

顾兰只好找上李二狗,他原本是别村的鳏夫,靠打渔为生,去年因为没了船,又被顾家人骗走钱,说要把顾兰嫁给他,结果顾兰嫁给阿吉,他没了钱也没了媳妇,这人脸皮厚,又没得旁的牵挂,死皮赖脸留在小龙坎,专门祸害顾家人的名声。

要不是有他捣腾,估计顾家人也没那么快搬出小龙坎。

这人也不是全无优点,在数学学习能力上,是顾兰在这个时代见过最厉害的人。

李二狗这人吧,在生活上能吃饱穿暖就行,住哪都无所谓,哪怕漏风漏雨都可以,因此一旦爱上算数,他很快就沉浸在这方神秘的、尚未被人踏足的世界。

别人在村里走着,看山看水,他看山看谁,脑子里想着的皆是数学。

顾兰怕他疯魔,也想着这是个不可多得的奇才,肯定会派上大用场,就给他安排了住处,和刘班主以及十几个收养回来的孩子住一起,看着他按时吃饭,也省的饿死了。

李二狗在村里私塾教算数,他没上过什么学,可在数学一事上非常精通,教起孩子来,也是无比地认真,村里孩子都还挺喜欢他。

因此一遇到数学相关的事情,顾兰便找到李二狗,给他说了村子里当前的难处。

想要养牛羊,但又不知道村子的上限在哪,牛羊需要饲料,而且一头牛的价格也十分高昂,市场价格拨动在二十两到三十两之间,很多百姓家里需要节省三五年,才能买得起一头牛。

更何况,牛还是朝廷非常看重的生产物资,寻常百姓不得私自买卖牛,必须要到县衙里的牛市才能购买。

顾兰还有一个想法,既然要买牛,她不想买普通的黄牛,而是想买能够产奶的水牛。

要是能让村里的孩子都能喝到水牛奶,现在看不出差距,但等他们长大一些,无论是个头体重还是身体素质,绝对能和本土孩子拉开差距。

这种问题根本难不住李二狗,除了“多少头奶牛能够满足村里孩子的喝奶需要”他无法回答,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一头奶牛能够产奶多少。

其他问题都给了顾兰一个完美的答卷。

有了答案后,顾兰就开始搜罗人才,向村里人打听,有没有懂牛的牛倌,想请着帮忙去县里一起买牛。

不出两日功夫,公羊由就给她找到了一个人,是个老汉。

这老汉瞧着五六十岁的年纪,身子还十分硬朗,这倒是个稀奇事情,要知道,现在这时代缺乏劳动力,很多人十来岁身体还没发育好就要下地干活,二十来岁腰就累弯了,三十多岁长的像是前世的五六十,五六十岁……差不多就该入土了。

老汉姓牛,听说祖上是给某个世家养牛的,后来世家没了,他祖上养牛的手艺也就传了下来,专门给方圆十几里的养牛人家看牛病,给牛配仔接生,干了大半辈子。

听说顾兰想要买能够产奶的水牛,牛倌眼睛闪烁,看来这是遇到了懂行的啊!他们一家人养牛,身体都非常好,就是因为常喝牛奶,这个秘密他们谁都没有告诉,没想到却被顾兰给说了出来。

顾兰这次打算购买二十头水牛,八头老黄牛,公少母多,牛倌听了之后,又啧啧称奇。

他对顾兰道:“我尝过你们村里的豆腐,我听人说,这是一种用豆子磨出来的食物,既然是用豆子磨出来的,是不是还有些残渣?”

顾兰挑眉,看出来这个牛倌也有点东西在身上。

时下人很少见过黄豆,能够在不知道的情况下,猜出来做豆腐会有豆渣,也挺厉害的。

牛倌笑道:“我家中就养了几十头牛,平时想要养活这些牛,为了给它们找吃的,可以说什么都尝试过,去岁听说树葛能吃,我想人既然能吃,这些牲畜肯定也能,便把树葛磨碎喂牛,没想到养的还挺好。”

顾兰有些诧异,寻常人家养一头牛就要费不少心思,这人居然在家中养几十头牛,这是怎么想的啊?

她问出心中疑惑,牛倌长叹一口气道:“人家都说,小龙坎里有个特别聪明的女子,我以前还不信,可今日见到你,却是信了。”

“不瞒你说,我家中这些牛吧,不是为了我自己养的,而是县令大人,上一任县令养死不少头牛,听人说我会给牛看病,便找我去看,后来就动了歪心思,把县衙里的牛都托付给我养,本来说是朝廷提供饲料,这一养就是七八年,换成现在的县令,他又不给饲料了,几十头牛,一天就是吃下几两银子,偏偏有人来买牛,还都要从我家中牵走。”

“若是我把牛养的生病了、死了,全都要找我家算账,我膝下有四个儿子,两个闺女,俩闺女都没嫁人,孙子孙女能走路便知道帮家里人薅草喂牛,我过得苦啊!”

“顾当家的,你既然要这么多牛,就容我再求您一件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