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不装了,其实我是朱重八

作者:枯木总逢春 | 分类:历史 | 字数:76.9万

第341章 登基大典

书名:不装了,其实我是朱重八 作者:枯木总逢春 字数:2626 更新时间:2024-11-16 17:42:51

新年正旦,正式改元武宪。

天还未亮,朱标便让徐辉祖等武将领军驻守奉天门,卫子狼则是命成武军驻守在皇城的各角落。

历史上从明仁宗开始才在承天门举行登基仪式,但是明初都是在奉天殿继承大宝。

奉天殿前,看着被撤走的龙辇以及帝王用的龙毯,乃至千人教坊司与宫廷乐队都在朱雄英的指挥下搬走,除了祭宗庙和天地的礼仪没有少。

站在旁边的朱标原本要一板一眼的禅让,却傻眼了,他实在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在登基大典上搞什么,做皇帝不该是每个人都想要的,也是朱家人最荣耀的时刻,为何搞得如此灰溜溜。

“你真的打算不隆重了?”朱标转过头询问,他不确定的看着朱雄英。

朱雄英点头:“是,在儿臣眼中哪怕是登基大典在浩荡,也不过是过眼烟云罢了,只是名正言顺一些,可是儿臣是父皇嫡长子,又是太子继承,论资质最为正统而言顺。

皇位只不过是,让儿臣今后的政令更好的实施罢了,只是穿的衣袍上多了几章图案与龙纹,许多事还是需要儿臣亲力亲为。活在礼仪中,不如活在大明百姓与君臣的心中。”

朱标瞥了他一眼,“你小子,我怀疑你是得了便宜还卖乖,皇位送到你这里,你却告诉我不过而已。”

朱雄英笑道:“那省下来的银子我想要用在下西洋和恢复百姓农耕上面可以吗。”

“你是皇帝,你说了算。”朱标哼了句,将玉玺庄重而神圣的交到朱雄英手中,并问他:“今后如何打算?可不能再残杀官员。”

朱雄英接过玉玺,直言自己杀人也是有原则的,不是谁人都杀,若是自己做的不好,便亲自摘冠请朱标回来继续主持朝政。

“我不是不会回来啦,我要带着你皇爷爷去游山玩水去,去看看那些兄弟们,看看他们的封地。”朱标坚决摆手说道。

朱雄英对着朱标恭敬行礼,并大声道:“儿臣尊父皇为太上皇帝。”

………………

郑和宣读诏书,奉天殿内外文武百官再次高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读完禅让书,朱标便笑盈盈的离去。

站在奉天殿外广场的高丽使臣,以及倭国大名,占城吕宋,乃至琉球藩属国,都津津有味的看着这一幕。

朱雄英看了眼手边的另一盒子,双手捧起,那是皇后的宝玺,也是他要交给徐妙锦的。

“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旁边的史官与画师都在记录这一刻的大典。

文武百官开始高呼,大明最高的五拜三叩首礼仪,高呼万岁。

朱雄英穿着朱色龙袍,带着乌纱翼善冠,大步向承天门而去,在那里有大明朝的所有臣子官员。

阳光照耀在汉白玉雕刻的栏杆上面发出耀眼光芒,朱雄英双手做拱,仰起头对着紫金山方向道:

“臣朱雄英,乃洪武之嫡孙,再此叩告天穹,日月山川,天地皇祗,臣为汉家之君,愿上应天道,下顺臣民。

臣于今日正旦,大年初一,改元武宪,恭诣太庙。册封徐氏为皇后,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愿天佑臣之大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海升平,河清海晏,养精蓄锐而达四海!”

登基诏书原本解缙和杨士奇三人改了四十多次,但是最终仍旧觉得不是很满意,朱雄英干脆自己下场,给自己搞了大白话。

待宣告完毕,午门城楼上将士挥旗呐喊,江边九十九门火炮齐发射,震得人不自觉颤抖。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乃至其他藩王皆在承天门下而战,朱允熞和朱允熙,朱允熥四人,看着站在城楼上的新君,不由得想起他们的皇爷爷。

“陛下太像皇爷爷。”朱允熙道:“要是二哥在就好了。”

朱允熞碰了下朱允熙,示意他不要提起朱允炆。

身后的朱棣道:“陛下年纪轻轻便可如此,实乃英才。”

锦衣卫阵前的蒋瓛十分激动,他们追随的人如今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站在城门上,做想做之事的帝王。

“万岁!万岁!万岁!”

高呼声不断,执掌登基封爵事宜的太监送来名单,被朱雄英制止,说明日早朝再封也不迟。

新皇登基,按理说是论功行赏的大事情,但是朱雄英一点儿也不急,仿佛在憋着大牌。

对于太子人选,朱雄英也没有立什么,他的意思没有人猜得到,或者说也猜不到为何不立太子。

这件事,朱雄英自有打算,今日他也并未对任何一个儿子表露出倾向的意思,都是一视同仁。

考虑到今日是大典,众人不想耽搁吉时,因而没人去问,他们也不敢发问的,这位新帝在陵园待了三年,谁也不知道他是个什么想法。

最耀眼的还要数他的成武军。

成武军分四总卫,分别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旗。

朱雀旗代表火器营那一支,玄武旗代表水师那一支,白虎和青龙则是代表骑兵与步兵,而四卫再分二十八,三十六和七十二小队。

成武军前方,有六头驯象,至于虎豹野性难驯,为安全起见,今日都是上了笼的。

朱元璋头发花白,但是精神特别的好,没有人再注意到他是哪个站在紫金山巅向天下宣布,淮右布衣,建元洪武的朱元璋,他已经老了。

老周跟着朱标道:“那个是我养出来的崽子。”

朱标双眉一挑,哈哈笑道:“那是我生的,有本事你也生个这样的。”

三人嘻嘻哈哈出城,两边百姓皆高兴的欢迎新帝,忙着净水泼街,黄土垫道,坑洼之地都被填补,沿途百姓摆满了香案,熙熙攘攘的百姓都跪在那里叩拜天地,祝贺新君。

南直隶百姓对朱雄英倒是十分的心服口服,尤其是城郊现在到了冬日就开始用暖棚,谁给他们饭吃,谁就是他们拥戴的人。

只不过平静下面藏着不满,比如那些商人,自朱标坐皇帝以来,他们都是漏商税,或者少交,上面的官员都是睁只眼闭只眼,现在新帝来了,谁知道会不会大动作。

官员不少也不愿意,因为他们又要开始苦兮兮的士绅纳粮,新帝只会更加的严厉,大家都默契的不愿意说破。

就在朱雄英登基的今日,还是有人提出关于士绅纳粮不合适的问题。

仪仗大队浩浩荡荡往陵寝而去,新帝除了去给英烈祠的将士上香,还要去祭奠马皇后和常皇后,以表自己身为子孙的心意。

明日还要举行首次早朝,除此之外还要安排官位空缺,乃至新臣新将的封官,包括下西洋,以及出兵安南的大军之事,朱雄英痛苦并快乐的忙着。

筹划那么久,今日才能将自己的下西洋船队彻底安排好,直到子时,登基大典才算告一段落。

坐在乾清宫龙椅上,朱雄英看了眼上官惜云道:“朕命人四处收集各类文典书籍,都会放乾清宫偏殿,已经命人改制成朕的私有书阁。

你这几日辛苦些,将船厂以及这几年的船模型,都细细做好尺寸标注以及解说,整理成册,今后对水师和下西洋都可以用,你便做书阁女官,替朕好好的打理。”

“多谢陛下。”

“你这几年来的辛苦,朕皆看在眼中,你只需听朕一人调配!”朱雄英看了眼她道:“嗯,官袍合身,去把过几日下西洋的船图拿来给朕。”

郑和按照朱雄英归类的奏疏格子分拣好需要的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