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作者:霸皇盖世 | 分类:历史 | 字数:242.8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16章 羌乱之论
就在众人正在缓缓前行后,盖胤突然向阎忠问出,一个困扰他多时的问题,只见他开口问道:“汉阳距离安定路途遥远,中途多有强人出没,我看世伯身边没有一人跟随,莫非是此行并未带,贴身护卫前来。”
也难怪盖胤有此一问,毕竟这里是凉州,不仅有汉人,还有那些羌人,匈奴人,可以说,整个凉州都是各族杂居的地方,是一个比并州还要战乱频繁的边地!
要知道,并州在乱,还是有秩序可言,毕竟并州有王家这个土皇帝在,太原,上党,西河等南方之地,还是比较平缓,基本没有多少匪患。
即便是有,也不敢行事太过嚣张,免得引来官府的围剿。
可凉州就不行了,这里并没有什么强大的世家,像盖家,张家这样的世家大族,虽然在朝为官的人多,但因为自身底蕴问题,根本承担不住如此重任。
再加上凉州到了现在,基本上是胡汉杂居,而这也衍生出众多的匪寇,所以说,在凉州之地,如果想要独自外出,进行远行的话,需要具备一定的实力。
否则的话,出行的人就要承担极大的风险,因为你不知道出门时会遇到匪寇,还是胡人。
若是遇到匪寇还好,大部分基本上都是劫财,如果他们抓住世家大族的子弟,还会心生忌惮,说不定直接将人放走。
但要是碰到胡人,那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们可不怕你的出身,甚至在知道对方出身高贵时,还会坐地起价。
当然,即便这样,若是保住性命还好,可就怕有的胡人担心留下后患,不仅坐地起价,搜刮钱财为己用,同时在弄到钱财后,直接撕票
而这样的事情,在凉州之地占了九成九,他们来如影去无踪,根本找不到人,毕竟胡人太多了,哪怕是世家大族,也不可能因为自家子弟被害,就牵连了整个胡族!
他们也不蠢,所以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正是因为这种情况,所有凉州之人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远行的时候,都带着亲信护卫,保护自己的安全。
“自然不是孤家寡人,我还没有这么头硬!”阎忠淡然回答盖胤一句,随后便回道:“此行虽然带了一个护卫守候,但是因为运气不好,那护卫死在半路上了。”
“呃……”
闻听此言,盖胤不由得一阵错愕,好半天才反应了过来,最后忍不住在心里吐槽起来,道:“弄了半天,你极力邀请我们几人到你家中去,是想要有免费保镖啊!”
不过,王羽若是知道盖胤心中的想法,心中绝对不会这么进行认为的,直觉告诉自己,阎忠目的就是为了和自己拉近关系,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对于阎忠的善意,王羽自然愿意接受,毕竟后者的能力也是非常不错的。
【叮咚,阎忠巅峰五维属性,统帅:78,武力:62,智力:94,政治:90,魅力:95;
当前阎忠五维属性,统帅:70,武力:58,智力:92,政治:85,魅力:90;】
……………………
凉州之地其实就是后世的大西北地区,哪怕是在后世,环境都有些恶劣,更何况是经济社会,本就不发达的古代。
王羽等人一路行来,所过之地尽是荒漠,大山,小丘,路况更是差到了极点,哪怕是众人的坐骑都是宝马良驹,也无法快速在此地进行奔跑。
看到这里的情况后,王羽不禁感概起来,在这种鸟不拉屎,人迹罕至的地方,完全就是做土匪的最佳之地,因为杀了撕票之后,随便就可以找一个地儿埋下来,可谓是难怪神不知鬼不觉。
不过,正因为道路难行,盖勋和阎忠在无事之下,又开始聊了起来,让王羽对他产生的印象,变得越发深刻。
因为阎忠的学识渊博,对凉州之事信手拈来,名士头衔可谓是实至名归,难怪韩遂和马腾进行造反时,把他给拉上,恐怕就是为了扩充自己的影响力!
两个人开始谈论,还只是针对凉州的风土人情,可因为王羽等人这次来到的地方,属于段熲镇压羌人叛乱的主战场,他们谈着谈着就谈到平羌旧事之上。
羌族叛乱,表面上看起来就是羌人叛乱,但实际上这里面的水可深着呢,因为它本身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政治问题。
一旦进行讨论的话,势必会引起分歧。
这不,在讨论中,两个人的意见很快就不统一了。
首先是阎忠,作为士人,他有些方面还是过于天真,或者说太过想当然了。
就拿段颎对待羌人的血腥手段来说,他对此很不赞同,相较于铁血杀戮的段熲,他更欣赏皇甫规和张奂,这两人的招抚主张。
在他看来,羌人自从迁移到大汉王朝后,在日积月累中,已经沾染了汉人的习俗,他们之所以屡降屡叛,如此反复无常,皆因朝中奸佞当道,贪官恶吏横行其事,导致凉州的情况越来越差。
只要朝廷惩处阉党,罢免那些贪官污吏,重用那些有才学的高干子弟,只要他们这些有才学的人上任凉州,在凉州进行治理,未必没有一檄而定乱的可能。
第116章 羌乱之论
并且,这样的话,朝廷花费的代价也小,起码,不需要那几十亿钱的军费。
要知道,段熲自从平羌后,花费的钱财就有几十亿钱,换算成马蹄金的话,起码十几万金,这是怎样的一个代价。
当听到阎忠的观念后,盖勋不住地摇头,在这一点上,他跟段熲一样,主张剿杀,因为一直跟随王腾的缘故,盖勋的想法,并没有那么天真,而是可以从现实情况找到答案。
在他看来,惩处阉党和一些贪官污吏,并不能解决凉州问题,甚至连其他州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因为阉党说白了,就是皇帝和世家大族夺权的傀儡!
皇帝用得上他,他们才有着一定的权力,如果按照阎忠方才的那个说法,祸害凉州百姓,岂不是当今的皇帝了!
而且,就算把贪官污吏给罢免出去,凉州的情况就会好吗,恐怕不见得吧。
士人对段熲一直有所非议,一方面是因为他投靠了宦官,成为其爪牙,另一方面,就是他为了平息羌乱,耗费国家年赋税之大半。
在盖勋看来,那些士人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毕竟平息羌乱所花费的钱财,都是先帝从世家大族手中弄出来的。
段熲花费了这么多的钱,他们自然要找段熲的事,而这恐怕也是段熲投靠宦官的原因,若没有宦官借助皇帝的威势保住他,他恐怕早被士人吞了。
所以说,段熲现在跟士人势如水火,不是没有原因的。
不过,两人聊着聊着,在相互对视一眼后,都纷纷摇头叹息了一声,那是一种相顾无言。
因为两人都知道,无论是主张安抚、还是主张围剿,其实殊途同归,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为了让凉州安定下来,百姓能够过上太平的日子。
但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太难了,因为想要使凉州恢复安定,百姓过上太平的日子,最需要做的事,便是吏治清明,而这又是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更难的事!
但是,如果迟早吏治不清,羌人迟早因为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再次发起暴乱,而且其爆发程度,只会越来越猛。
…………
尤其是,现在羌人之中,出来尔朱荣这样的猛人,统帅属性高达99的他,放眼汉末三国,也是可以名列前三。
而在这个时期,单从统帅属性来看,也就鲜卑的檀石槐,与他旗鼓相当了。
听到二人对羌乱的见解,王羽不发一言,恐怕正在激烈讨论的二人还不知道,羌人之中,已经诞生出一位强者,正在对大汉王朝虎视眈眈。
在原史上,羌乱一直是一个难以逃避的一个话题,就拿大汉王朝的覆灭,很多人都归结于黄巾起义点燃了导火索!
其实,羌乱也算是一个重要原因。
毕竟,黄巾起义后,皇帝也不是傻子,自然进行一些处理,其中就是把那些民兵解除,只有那些在朝中担任官职,才有自己的军权。
只是,黄巾余孽太多,导致州牧制度崛起,这才给了那些地方军阀发展壮大的机会。
而羌乱,则是给了原史董卓机会,他就是依靠平定羌乱,才担任凉州刺史,在西凉发展壮大,最终产生尾大不掉的局面。
但这一切的因果,朝廷都要为此买单。
因为,羌人都是被统治阶段给逼的。
羌族的历史,非常但悠久。
最早的羌族祖先,是活跃在华夏中央的,出现在现代的山西、陕西甚至河南等地。
但后来,被商人打败而西迁,后来秦国强人秦穆公又将羌人再次往西赶,这个民族最终基本定居在了中国西藏和青海高原上。
个别部落分布在整个西域、甘肃、云南和四川。
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西汉时期,这个民族开始出现在中原统治者的视野里。
因为他的规模出来了。
到了东汉时,已经存在着近百个规模大小不等的羌人部落了。
有的大部落在公元94年时“内附”时统计,人口已经超过50万了。
顺帝时期,反叛羌人中能打仗的人手合起来突破有二十万了。
而提到内附一词,就不得不提到汉武帝。
羌族,在武帝一朝可没少挨收拾,不过在当时的少数民族都挨刘猛男的欺负,那羌族被揍也就不奇怪了。
而提到羌族,就不得不再次提到内附二字。
“内附”这词比较好听,其实说白了就是投降,跟你大汉说,我服从你领导了,我给你戍边,你让我进你的边郡生活吧。
羌人内附对于汉来讲,最开始似乎只有好处,就像后来刘秀对南匈奴的态度一样,给你块特区,然后以夷制夷,游牧那边再有抢劫的你们跟他们打去吧,大量的减轻了边患压力。
更美好的是,羌族和匈奴与西域不同,匈奴和西域还需要大汉给大量的岁币,可羌族什么都不需要用给,甚至连技术帮助都不用。
大汉只要让给他块地,他就帮大汉守边疆,还不给大汉惹事。
这种异族军屯边防军让大汉在“羌族内附”问题上开了口子。
最早在西汉景帝时期,羌族部落的酋长第一次提出了请求允许他们守卫陇西边塞的要求。
要求最终得到了大汉王朝的批准,这个部落最终被安置在了陇西郡的五个县。
但后来,羌人内附的趋势开始刹不住车了。
西汉末年,中原大乱,趁着汉朝的边境无人进行管理,已经有大量的羌人开始大规模地迁到西北边境诸郡了。
地肯定是越往内地越肥沃,谁不盼着自家地段越来越好啊!
公元34年,光武帝刘秀从隗嚣手中接收陇地时已经发现,这一地区已经存在着大量的羌汉杂居的情况了。
隗嚣作为枭雄,在陇地长期盘踞的时候,是妥善的处理好了汉族和羌族共处问题的,人家两族人民凝结的友谊十好几年,结果他一被灭,没多久羌人就反了。
公元35年,在习惯性大力出奇迹的猛男来歙,西北元老马援的平叛下,镇压了陇西的羌族叛乱,并继续将叛乱部落安置在天水郡和陇西郡,但已经有少量的羌人开始被安置在扶风地区了。
对于汉王朝来说,这是一个并不乐观的信号,因为羌人已经进入关中了。
王莽、赤眉、延岑相继祸害关中后的巨大衍生劣势开始出现。
三辅地区,沃野千里,却出现了巨大的人口真空,人家羌人在陇西高原,却根本没掺和你那乱哄哄的复古大乱。
此消彼长之下,刘家的龙兴之地,没有那么多人口保证绝对优势了。
到了公元94年,蜀郡边界的大牂夷种羌首领率领同部族五十多万人口归附朝廷,汉和帝任命造头为邑君长,赐给印绶。
公元107年,蜀郡边界外的羌人龙桥等六个部族人归附东汉。
公元108年,蜀郡边界外的羌人薄申等八个部族人又将整个地区归附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