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农女御夫手册
作者:柒木木 | 分类:古言 | 字数:210.9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211章 新宅子
就这样,村里头的事情都处理妥当。杨氏惦记着镇子里头的冬青,想着那孩子长那么大都还没跟她这个娘分开过,这次一别好几天,也不知道他一个人在镇上过得好不好。
惦念着儿子的杨氏急急忙忙的开始收拾东西,准备明天一早就动身去镇上。
秋瑶和夏瑶也忙活着收拾东西,她两个倒不怎么惦念一个人在镇上的小弟,而是担忧着这天会下雪。一旦雪花飘起来,再想赶路去镇上就麻烦了。
这天晚上秦尚仍旧是住在那间破庙里,而老于家里头母女三个则点着油灯连夜将行李都收拾了。
原本杨氏想要将家里头的锅碗瓢盆什么的都带上,甚至连用的破旧不堪的笤帚,簸箕甚至是脏破到看不出原来面目的抹布也都想带上,秋瑶不得不劝她:“娘,这些东西值不上几个钱,扔了就是,不然辛辛苦苦收拾了,那牛车也拉不下啊,带去了镇上被别人看到了没得还要笑话咱。”
夏瑶也说:“是啊,娘,等咱们去了镇上买新的就是。你也不想左右前后的邻居笑话咱们穷酸吧?”
杨氏想了想,想起了儿子冬青,她倒是不怕人笑话,可是冬青这都已经开始学本事了,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出息了,这么上进的孩子要是被人笑话穷酸,那岂不是一辈子都要抬不起头?
为了儿子的脸面考虑,杨氏这才依了秋瑶,将家里头那些破盆子破碗都放弃不要,只收拾了钱箱等的贵重物品和主要物品。
第二天一早,村长的小孙子主动将牛车送了来,对杨氏说:“杨婶,我爷爷说我们村里难得出来一户体面人家,特意让我来送你们去镇上。”
杨氏见自己家这就成了村子里面的好不容易才出现的体面人家,心里头乐得什么似得,又是给村长的小孙子倒水,又是给他拿点心的。
秋瑶暗道,这个老村长还真是会来事,昨天没有帮忙说项搬迁的人家签字据,今天便让小孙子帮忙赶牛车。卖了一个人情不说,回头他小孙子再将牛车从镇上赶回来,中间一点事情都不耽误。不然她们家去了镇上不再回来了,这牛车被带去了镇上还真不好办。
于是她劝杨氏:“好了,娘,别客套了。咱们这就上路吧。回头人家还要赶牛车回来,没得耽误了人家的时间。”
杨氏这才想起来什么,对村长的小孙子说:“铁蛋,今天辛苦你了,上午干赶车去镇上,下午还要赶牛车回来。”
秋瑶猛然记起来,是了,村长家的小孙子叫铁蛋。而不是狗蛋,皮蛋什么的。
铁蛋客气的说:“不辛苦,不辛苦。冬天里没什么农活,我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我爷爷叮嘱过,一定要将杨婶你们好好的送到镇上去。”
杨氏再次因着铁蛋的话开心无比。瞧瞧看,自己这就成了村里头的金贵人了。
就这样,铁蛋帮着杨氏将那几大包袱的行李搬上了牛车,然后杨氏,夏瑶,秋瑶三个也都上了车。
牛车走到村头破庙的时候将秦尚也接了。
秋瑶下牛车去叫秦尚的时候,偷摸将破庙里面秦尚这两晚铺盖的三床被子并几个大麻袋给收进了空间。
待秦尚在牛车上坐好之后,铁蛋便赶着牛车加快了速度。
这天气是真的快要下雪了,天空是铅色的,寒风阵阵,又闷又冷,秋瑶和夏瑶两个将包袱里面今冬新做的棉被拿了出来,和杨氏一起盖了,这才暖和了些。
然后杨氏又让夏瑶将剩下的两床被子拿了出来,拿了一条给秦尚,又拿了一条给铁蛋,秦尚将杯子在身上卷了,铁蛋学着秦尚的样子也将棉被在身上卷了,这才不至于在寒风中赶路被冻坏。
夏瑶庆幸道:“幸亏咱们将那些破盆破碗的丢了,带了这些棉被,不然这大冷的天赶路真的是要冻坏的。”
杨氏接话说:“等去了镇上,光是采买盆盆罐罐的就要花不少钱币。”
秋瑶无语:“娘,几百两的搬迁银子都出了,那几个买盆盆罐罐的钱币你还舍不得?”
就这样,牛车上的几个人一边聊着天,一边赶着路,终于在后晌时分赶到了镇上。
牛车在秋瑶镇上置办的宅子大门外停了下来。
杨氏从没见过这样洁净齐整的宅子,一时间很是欢喜,今天起她就开始住这样讲究的宅子了?
她领着夏瑶在宅子里面左看右看,从这个房间走到那个房间,摸摸重新制作的木窗和木门,又摸摸那重新粉刷的白花花的墙壁,再用脚跺一跺地面上上新铺上去的地砖……之后又在院子里面转悠了一圈,只感觉这一切美好的不像话。
这样干净又齐整的房子,只怕那些豪商那些大官们的住处,也不过如此了。
杨氏这边带着夏瑶参观新宅子的时候,秋瑶在宅子门口送走了铁蛋。给了他两百钱的辛苦费,又给了他一条棉被路上御寒。
然后铁蛋就赶着牛车踏上了返程。
秋瑶没敢闲着,她送走了铁蛋之后就去了街上的木匠铺,买了几张床,一张座椅,让木匠铺的伙计给送到宅子里来。
因为修葺房子的时候要的急赶工,只刷钱,铺地板,加固房顶,这些家具什么的并不包含在内。
眼下房子是修葺好了,这房子里面的许多物品也都需要重新采买。
出来木匠铺,秋瑶便去了杂货铺。锅碗瓢盆什么的少不得要买上几套。因为要的东西比较多,杂货铺掌柜飞快的打了好一会儿算盘才将总价给算出来。
秋瑶数好了钱币,付过了钱,然后让杂货铺的伙计将这些东西给送到宅子里去。
之后秋瑶又去了趟布店,买了好几匹布料,并一个针线笸箩,因为买的东西比较多,便也让伙计送了去。
又去卖粮食的店铺里买了些口粮,去打酒的地方打了些醋,去调味品的铺子里买了些盐巴等的调料……
就这样,秋瑶在街上走了一趟,差不多便将东西买了个差不多。出门时拿出来的钱币已经用下去好些,中途经过锦南钱庄的时候又重新兑换了好些钱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