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逆天嫡小姐:夫君,请矜持!

作者:安隐 | 分类:古言 | 字数:69万

第110章 死去的兔子

书名:逆天嫡小姐:夫君,请矜持! 作者:安隐 字数:2280 更新时间:2025-02-03 02:11:34

“此话怎讲?现在来了这么多人,你怎么知道现在来的这些人没有带来有用的信息?”裕华忍不住问。

“这很简单。我们今天的告示才贴出去一会儿,这些人就来了。

他们都说自己看到了玄子青,如果玄子青这么容易就能被人看到,那我们的官兵搜捕了三天,为什么都没有搜捕到?”葛微澜反问裕华。

“说得有道理。”裕华思索着说。

“而且,玄子青现在躲起来了,怎么可能同时被那么多人看到。

这些人不过是看着赏银丰厚,想来混银子罢了。要想得到实用的信息,起码还要等一两天。”葛微澜说。

“一两天,还要这么久?那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结了这个案子?”裕华问。

他还以为很快就能结束了呢!

“凡事都有一个过程,哪里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一切顺利的话,过几天这个案子就能结了。”葛微澜斜了他一眼,说道。

“好吧!”裕华耷拉着头说。

“查案的人,要有耐心。有些案子很快就能查清,有些案子历时则很长。

遇到历时长的案子,可能会很久都没有线索和头绪,也可能突然就有了线索和头绪。

但是无论如何,都要有耐心,并且细心,这样才能不错过任何的线索和机会,才能查清真相。”葛微澜意味深长的对裕华说。

裕华作为大理寺的少卿,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案子要查。

她希望他能够了悟,养成一个良好的查案习惯。

“好的,我知道了。我以后更耐心、更细心的。”裕华说。

“嗯。”葛微澜点了点头。

告示贴出去的第二天,来官府禀报的人相比第一天少了很多。

大概是因为那些第一天来的那些人,没有混到赏银,所以就没多少人来了。

裕华看到这副场景忧心忡忡,来的人这么少,信息也变少了。

这样下去真的能找到玄子青吗?

葛微澜则告诉让他不用担心,虽然昨天来的人多,但是大部分人都是来混银子的,他们提供的信息也没有用。

后面来的人虽然少,但是有可能是真的见到玄子青才来汇报的。

裕华听了葛微澜的分析,心情才略好了一些。

第二天下午来了一个人,是一个四十岁左右的男人。

他说自己四天前出门去种庄稼,看见一个和告示上的女人很像的人,提着一只兔子从田埂上走过。

他那时虽然觉得奇怪,但是也没有多加注意。

今早他进城买东西,看见了告示,所以就来官府禀报。

裕华把这件事,告诉葛微澜,问她是否要去那附近搜索。

“四天前看到的。为什么他没有早一点来禀报呢?”葛微澜问。

四天前玄子青在那里,四天后还会在那里吗?

“他说,他是今天早上才看到告示,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裕华解释说。

“这样啊,那也不能怪他。”葛微澜说,“派人去那个人看到玄子青那一带搜索一下,另外再给他二十五两银子作赏钱。”

“嗯。这还是第一个领到赏银的人呢!”裕华笑着说。

裕华亲自拿了银子来发给那个人。

那个庄稼人领了银子,脸上笑开了花。

但是他随即又收敛了笑容,不解地问裕华:

“大人,那告示上写的不是给五十两赏银吗?为什么只有二十五两?”

虽然二十五两也很多了,但是五十两是它的两倍啊。

若是领到了五十两赏银,那他们家下年,下下年的花销都不用愁了。

“本来你们提供信息给我们,我们要核实信息真实有用,并且抓到坏人之后才会发赏银的。

你虽然说,你在你家那一带的田埂上看到了和玄子青很像的人,但是那是四天前的事了。

现在玄子青在不在那里还不一定呢,更别说抓到她。

但是我们大人念在你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份上,赏了你二十五两银子,不然,你连二十五两都没有呢。”裕华笑着解释。

那个庄稼人不知道其中还有这些缘由,听了裕华的解释后,他也就释然了。

他不是特别贪心的人,突然得了二十五两银子,他也很知足了。

“多谢大人,大人万福。”那个来禀报的庄稼人道着谢,给裕华行了个礼。

“行了,不必多礼,天『色』不早了,快回去吧!”裕华摆了摆手对他说。

“是。”

天快黑的时候,那些去搜捕的衙役也回来了。

“找到人了吗?可有什么收获?”裕华急急地问道。

“没有找到人,但是我们在那一带的一间破庙里找到了几只死去的兔子。”李捕头说。

裕华一脸失落,这个结局葛微澜早已料到,所以并不觉得有什么。

萧远也是一脸淡定。

“把那些死去的兔子拿过来给萧大人看看。”葛微澜吩咐李捕头。

萧远哀怨的看了葛微澜一眼,有尸体的时候她才会想起他。

“萧远,你的验尸挤技能最棒了。在京城,你称第二,绝对没有人可以称第一,拜托你了。”

葛微澜接收到萧远哀怨的眼神,赶紧夸奖道。

萧远验尸的专业能力,确实没得说,真的非常厉害。

萧远认命拿起那几只兔子的尸体查看起来。

只有她一开口,不管是什么事,他似乎都无法拒绝。

她是他的知己,在他还是一个需要卖豆腐为生的穷书生的时候,她对他说:

“萧远,你是很有才华很努力的人,你一定要去参加科举考试,我相信你一定能高中。”

她坚定的话语令他心中震动。自从爹爹死后,娘亲一个人辛苦带大他。

从前多少爹爹的好友都与他们母子撇清关系,断绝往来,那是他第一次体验到世态炎凉。

每个人都在为了生活奔波,大多数人活着都不容易,很多苦很多累只能自己扛。

娘亲生病的那一段时间,他不得不从学堂退学,代替娘亲卖豆腐,给她抓『药』煎『药』。

娘亲是他唯一的亲人,他对自己发誓,绝对好好守护她,不能让她离开自己,即使从学堂退学。

他读书刻苦,领悟能力也高。别人要背几天的文章,他一天就能背完。

即使从学堂退学,他也依然在学习,在看书,写文章,他依然存了要参加科举,要高中的心思。

他出来卖豆腐,从前的同窗和街坊邻居都笑他,说他一介书生,不好好读书,却来街头抛头『露』面卖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