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独尊武步

作者:空无岸 | 分类:玄幻 | 字数:46.7万

老僧

书名:独尊武步 作者:空无岸 字数:2586 更新时间:2025-02-08 02:13:04

老僧妙象并无生烟注光,奇阁也不曾再起波痕。

“无缘?”

唐厘颇感失望,站起身来,却并未气馁,机缘所至,无缘无悔。

此时唯有盘龙金椅可择,遂与燕无易对视一眼,知其意思,便揣揣不安坐下。

盘龙椅上浮赤裸着上身的古神执掌乾坤之霸象,比之其他两张金椅要神异霸道许多。

眨眼之间,古阁金气再次涌动起来,霸龙椅上道道玄奥气息萦绕其身,唐厘心泛喜悦,在腾腾灵蕴的映射下,显得格外神势。

忽而远古荒茫之息如瀚海浪起,顷刻便将其心魂卷走,遁入空冥之象。

同样是落座其上,楚畋与唐厘却是意境各异,楚畋在两老博弈之象的笼罩下,其形似幻,其意空无,已是心静纯一之境。

而唐厘只是金光养体,气韵流啸,如堕迷惘之象,面有各色。

“此金椅带来的感悟心境似乎不同,唐厘仅为存想,而楚畋却为纯一……”燕无易嘴角微扬,青泽闪动。

根据两人所述,观其怪象,也大致能断出存想与纯一之别,只是不知自己与老僧入定之象,又能契合到何种地步。

“佛?”

对燕无易来说,佛却是一个难以捉摸的意思,只是小时候在街道客栈遇到过行脚僧,游方客,粗布破鞋,难有喜怒。

“这佛又与帝崆师尊有何干系?”

“即使不知此地为何处,但也难以超脱妖境范围,帝崆师尊妖丹空间所成的妖境,又为何有佛意留存,莫非真是释空一脉的佛陀真意?”燕无易想至此处,更觉疑惑。

可第四境界的妖修手段通天,又岂是自己这般渺小的武道修者能揣度。

继而深吸口气,大步踏去。

一至金椅,只觉有苍茫大气之感,似乎融杂着万古的悠扬气蕴,贯通其身,穴窍顿开。

有定势弥形的阴阳棋子漩于上空,散发着丝丝令人心悸的深邃光芒,故而不必多加担忧异变突起。

“万法释空,急也枉然。”

燕无易面色微肃,正身而坐。

刚一挨椅,四方便溅起金势阵阵,玄光耀耀,佛光闪闪。

一股极其腐蚀心神的疲惫之意随着古阁金光翻覆于身,莽然充斥其略显瘦弱的身躯,浑身精妙佛光流转,颇有灵韵般领悟天地大势。

意识将沉之际,仿佛能感受到一道道玄妄的灵蕴轻易穿透经脉,润柔脏腑。

尤其是那丹海之处,有神韵璇动,点化晦暗。

待到燕无易幻识清醒之时,眼前的场景已是风云变幻,气浮不定,俨然置身一处佛家道场,细细思量,突然面色惊变。

“此象,竟与黑山之巅残破的道场极为相似!”

周身之景象宛如仙境,道场之上光华广布,不染凡尘,有瑞霭纷纷碧虹千条,时而有钟磬悠然不绝润于其心,白云飘摇,翠柳倒竖。

道场正中,有一株无叶枯菩提,大常显真光,与一方天地相融,风霜不侵。

枯树之下盘坐着一名佛家老僧,形羸骨瘦,静如止水,一纳麻衣,旧袍怀珠。

这老僧如磐石般毫无生机,佛蕴却由心而燃,使人心生敬意。

“大师?”

燕无易忐忑喊道,对方却并无回应,遂缓缓踏入道场,想要一观其真面目。

一望老僧之象,难免心起感慨,眼前之人鹤发童颜,凛凛威面似仙人临凡尘,一袭清风明月赤滚袍,两袖阴阳造化蕴,慈颜生金辉,润彩玉堂堂。

掌结法印,身盘玉莲,一阵阵浓厚佛光净天地,点点高深佛法涤心魂。

只见他慵懒睁开炯炯双眸,面带慈意对着燕无易一笑。

“道友,贫僧已等候多时了。”

话语犹如上师天音,沉浑言语便能发人深思,深沉之语总是夺人念想,可见造诣之深厚,底蕴之深重,佛性之高深。

燕无易闻言一惊,又是一怔。

虽明知是大道化真机的异象,但又深陷其中,周身皆真。

“等候多时?”

缓缓说出疑问,燕无易颇感迷惑:“大师为何如此一说?”

“况且小子武道初始,仅凭机缘来此,又如何称得上大师道友。”

老僧轻轻摇头头,那佛笑弥喜之相使人心生亲近之意,又不失威严庄重。

“为何称不上?世间万物皆有灵,众生无异皆相等,贫僧之道是道,你之道也是道,又何必拘泥于你道我法,修为上下。”

听他平静道来,如妙妙真音入耳,悬念不散,令人思绪尽起,又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道友请坐。”

老僧并不急着回答燕无易另一疑问,只是眸光一幻,燕无易身前赫然多了一张灰旧古朴的蒲团。

又是一道佛光流逸缭绕,显化出一张古色古香的圆木紫桌,其上摆放着青花壶,玉瓷杯。

壶幽而芒动,茶香而生韵。

顿时清香扑鼻而来,使得燕无易心神宁静,如识道韵,回味无穷。

“请用茶。”老僧手掌轻挥,一团灵光拂过,便为燕无易斟上一杯清茶。

“多谢大师。”

老僧极为客气,燕无易拱手称谢,静心宁神而坐。

踌躇片刻便是恭敬接过,好意不可违,且身处大道真机,也不过是一抹意识心魂罢了,故也不担心此茶有异。

见老僧高深莫测模样,燕无易礼貌说道:“相逢即是缘分,佛家讲究因果机缘,能一睹大师风姿,无易已是大幸。”

虽不知老僧是谁,有何来历,心性如何,可真机之玄,恐怕还得从他口中得知。要得真机,也只能依势而为,随即一饮而尽。

这清香蕴鼻的古茶入口,便化作道道流光溢彩的神奇能量流转不绝,甘甜之味触碰到舌尖的刹那,便让人如悟大道,感悟无穷。

而那清茶润喉所生的神能竟透过看似虚妄的大道化真机,传递于燕无易端坐金椅之身,极为神异养气生力,点蕴冥念。

久涸无灵的六窍顷刻充盈,玄之又玄

茶是清茶,其韵味却如道韵,让人流回味良久,回归真我,燕无易只觉意识清明,神魂仿佛被洗涤一般清澈明亮。

枯瘦老僧眉头微抖,见燕无易沉迷茶韵之中,遂当空一点,燕无易沉浸迷离的意识才渐渐回转。

再望周身,依旧是一僧,一树,一道场。

燕无易猛然一震,双眸生惊骇,心叹佛家的大能玄奇的灵物神通,一杯清茶竟能自己如悟道韵,沉浸其中无法自拔,也多亏他及时点醒,否者自己还将在所谓的道韵之中流离。

“意蕴虽好,却能使人心迷茫,看似能追寻大道,实则是空无幻象,欲迷明魂。”老僧又是摇头一笑,接着说道:“道友可要把持住心境,你觉得它是真的,它便是真的,你若说它是假的,它便是假的。”

此言更像是在传道,传的是似妄非虚之道。讲的是切不可因一时的虚妄而沉迷其中,本就是意随心转,真幻全凭一念之间。

“无易受教了。”

燕无易行礼一拜,这虚幻之象的神秘与奇异实在惊人。

老僧本是出家之人,又有万念俱合之意,似乎几历红尘,随意一句都能使人感慨万千。

“你我因缘际会,并非是一瞬之事,当初贫僧无意留下所谓的真机,就已注定今日与道友相见之缘,禅缘无形,却又无处不在。”老僧耐心解惑,那满是智慧的眼眸闪过一丝精光,对着燕无易似有深意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