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姑传
作者:天远大 | 分类:其他 | 字数:105.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184章 家信
白大夫的异样, 丑姑和宁二在很长一短时间里都没有发现。毕竟白大夫性子也有些怪, 有时候可以说象小孩子似的, 变脸变得很快, 再加上他时不时的要钻研他的医术,就算闹闹情绪也很正常。
日子很快就到了腊月, 为给大家过个腊八节,老陈决定带着阿黑几人出去采买点应节的物质。
他来问宁二和丑姑, “你们有什么要买的吗?”
丑姑想了想,说:“给我多买些针线, 再要一把好剪刀和一些便宜的粗布头。两块好点的棉布。”这都是做鞋和做里衣需要的材料。剪刀她也需要一把新的了。
宁二说:“买十斤糯米吧, 五斤糖, 十斤白面十斤大米,多买点海带海虾什么的,芝麻花生大枣等也各买点,对了,弄副石磨子回来吧,小点也行。”既然过腊八节, 总得煮点腊八粥喝,糯米就是必需品了, 而且还可以做些汤圆吃。
反正是他们自己掏的银子, 东西就多要了些。
说着他又想起那天和丑姑说过要养猪的事情,就建议老陈:“要是有小猪仔, 可以弄几头回来养, 给大家改善生活, 这里野菜多,人手又多,养猪不费什么劲。”这时节的小猪仔价格肯定便宜,因为大家都是年前卖掉猪,春天才捉小猪回来养的。碰到了,能拿低价买回来。
宁二的这个提议,立马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老陈也很是欣慰的说:“好,我多捉几只小猪仔回来养,以后大家就能顿顿吃大肉了。”
他觉得宁二的这个想法很好,不仅是因为养猪后,可以大大的改善大家的生活。而是因为宁二这个想法明显是把大家当自己人了,不再象以前那样,总令他有种宁二和丑姑游离在边缘,总让他感觉这两个人是过客,心不在这里。
说白了,就是大家的关系看上去很好,但实际上,宁二和丑姑依旧是一家子,与他们完全是两个阵营。这也令他觉得很挫败,而现在宁二的作法,令他非常欣慰,只有是自己人了,才能团结的更紧密,能早点完成上头的任务。
“这时节捉几头猪仔子,会很便宜呢。”阿黑也笑道。
谁家捉猪仔回来养啊,大家都只有卖掉的。也不知道是哪家的母猪要这时候产仔,只怕会把主人愁得不行呢。
“那正好,给咱们省钱啊。反正咱们有人手,菜也多,可以养得好好的,多养一两个月,还能养得更肥大些呢。”老陈开心的笑道。
说着,他吩咐人这几天把猪圈盖好,宁二连忙说:“嗯,猪圈要盖得好一些,还得建条小沟,每天得冲洗猪圈。”
“哟,这还赶上人住的了啊。”众人全都大笑起来了。
宁二却说:“咱们建个大大的粪池,猪圈的屎尿都冲进池子里,既让猪圈保持干净,猪也不会生病,而且还有了肥料,以后可以肥田啊。”
老陈想想也对,连忙说:“行,就让宁秀才的吩咐去干,把猪圈造好点。这是就交给宁秀才管了。”
宁二点头同意了,他想到自己在宁家村养的猪,那猪圈也是头一份的。但是那样做确实好处很大,猪圈干净没臭味,猪也养得白白净净,能卖个好价钱,自己吃得也放心。
宁二把猪圈直接选在菜园子边上,离住的地方稍微远。因为养多了,肯定会有味道的,离人住的地方太近,怕熏着大家了。然后他指挥大家先挖好两个大坑,说:“一个坑装平时冲洗猪圈的脏水,一个坑装猪粪,都挖大点。”
然后又让另外几个人专门盖猪圈,因为打算多养几关猪,他决定盖个大大的猪圈。
丑姑却提醒他:“还不如盖两个呢,一个猪圈养三五头,两个猪圈就可以养十头八头了。足够大家吃了。而且猪多了,也得考虑到猪生病的事情,全关在一起,怕互相之间传上了。”
宁二点点头,感慨道:“还是你考虑的仔细。”猪啊,鸡啊也会走瘟疫的,他多少也了解些。赶上大瘟疫时,会十里八乡的家禽,猪全死光呢。
于是,几个人忙活了几天,才盖起了两栋足可以养十头八头猪的大猪圈。两栋猪圈之间相隔约二三百米远呢。一个在菜园子左边一个在右边。
看着盖好的亮堂堂的新猪圈,有人打趣道:“这猪都比我们住的要好了。这屋子多大啊,还有小院子可以玩乐。”
“嘿嘿,你要觉得这里好,就直接搬过来住啊,这里也得让人守夜吧。”有人笑道。
虽然猪圈盖在菜田边上,但离大家住的地方还是有点远,以防万一还真的要派几个人在这里守夜呢。
这话也是提醒了宁二,他连忙说:“那还要盖两间守夜人的住房啊。”
“可不是,快点快点干活吧。不然老陈回来,还没搞好,他不骂死我们了。”几个人急急忙忙的又去忙活了。
好在盖猪圈还剩下一些材料,守夜人需要的房间也不用大,两间小房子,盖起来还是蛮快的。不过这次老陈他们出去的时间有点长,多用了三天,才回来。
老陈自己亲自把给宁二和丑姑买的东西送过去了,让阿黑把捉回来的小猪仔送到猪圈里去。
看到老陈,宁二连忙把丑姑叫出来,两人齐齐谢过了老陈。
等东西都搬好了,阿竹也走开了,老陈又神神密密的说:“这次出去,我还给你们带回了家信呢。”他拿出两封信在两人面前晃动,一副要讨赏的模样。
丑姑和宁二愣了片刻,才欢呼起来,两人一把抢过信,就迫不及待的拆开了。
丑姑的信是明儿写来的。信上写了,他和小弟都到了京城,以远房亲戚的名义投靠了舅舅,上学生活都被安排的很好。孙婆婆吴氏云珊三个依旧也他们一起生活,照顾他们。他们单独买下了个小院子,并未住到舅舅家。
信中还夹着小弟的亲笔信,只有短短的几句话,笔迹依旧稚嫩,但说的话都象小大人似的,看得丑姑眼泪都掉下来了。
小弟明显的长大了,明儿也显然更象个大哥哥了。在信中,两兄弟都只说了自己很好,一切都好,让她不要挂念,保重好自己的话。但却并没有留下通信的地址,显然他们就是能写信,也得经过特殊渠道转送。还不知道得经过多少人的手呢,自然也只能写些最普通有事情,也都是报喜不报忧的话题。
宁二的信,就是老爷子写的,他们与吴家人却是一离开县城地界就分了道,早就失了音讯。走时,老爷子还给了大牛十两银子,也算是了结了姜春花对娘家人的一点情份。
宁家与吴家人的田地,家里的粮食,养的鸡鸭等物,却是被直接卖了,他们都带着银子走的。所以宁老爷子也说了,不差银子使,让他自己照顾好自己,不用担心他们一家人了。
他们现在生活的也很好,在一处大庄子上,分了一间大屋和几亩田,一家四口,有吃有喝的,日子过得比在宁家村还好一些呢,而且姜春花还又有了身孕。
宁二抹了把眼泪,很为柱子感到高兴。又感叹,不知道几时才能再见面。
两人看完自己的信,又交换着看了对方的信,反正也不会有什么秘密。只怕这两封信,经过了多人的手,不知道多少人看过呢。
信看完了,丑姑很是不满的说:“没想到,居然还是分了两个地方,要是他们能住在一起,多少也有互相照顾一下。”
“这样安排也正常,毕竟你两个兄弟都是要进学的,总不能跟着柱子他们一家人跑到庄子上去种田吧。而柱子一家人在都城里也难得讨生活,不可能和明儿他们住在一起啊。”宁二倒是想得很明白。
他估计上头这样做,也是猜测到姜春花和老爷子可能会种二茬子高粱。而孙婆婆与吴氏显然不会,小弟与明儿还是孩子,又在进学,就更加不会了。
“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相聚呢。”丑姑伤感的说。
“总会有那么一天的。”宁二勉强安慰道,他自己心里也不伤感。这样天南地北的,就算他和丑姑能出去了,估计都不可能再呆在一起了。这么一想,他的忧伤又增加了一分。
两人长吁短叹的,只恨不得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了。
老陈早就在他们看信的时候,悄悄离开了。白大夫也不知道从哪里挖了一把草药回来,见到他们俩这个样子,大惊失色的问:“你俩干嘛呢?一副天要塌下来的样子。”他还以为又出了什么大事呢。
丑姑和宁二干脆直接把信拿给他了,白大夫快速的看完两封信,更是不解了,还笑道:“这不是好事吗?你俩一直在吵着要知道他们的消息。现在有了信,怎么还这个样子了?”
丑姑重重叹了口气,说:“信上写的好,真实的情况我们哪里知道啊。”
“就是,而且两家还天南地北的分开了,以后想见一面都难了。”宁二也叹道。
白大夫想想也对,只能安抚道:“有消息就已经很不错了,既然能收到他们的信,你们也应当能给他们写回信啊。”
“对哦。我去问问老陈。”宁二连忙拔脚就跑去找老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