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纪年
作者:风起深秋 | 分类:悬疑 | 字数:208.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九十七章 酆都入世
众所周知,包拯乃是在宋仁宗时期因日断阳夜断阴而名扬天下,但是莫要忘了,早在真宗赵恒时期,他便早已经出现在神州大地,只不过当时并未选择出仕。
据史书记载,包拯在考中进士后,本应立即出任知县,可是却因为父母不想让其离开,包拯便决意辞官归家,赡养父母,直到几年后其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守孝期满,这才赴京听选。
此前,每次听到这个故事之时,人们往往都会感慨于包拯的孝道,可是在得知了包拯的真实身份之后,对于这个故事我又有了新的看法。
觉空此前已经言之凿凿的告诉过我们,这包拯包龙图,正是酆都大帝所用入世之化名。
既然如此,那包拯便是个多出来的人物,像这样的人物,又怎么可能有所谓的双亲在世?
那也就是说,包拯当初之所以拒绝出仕,绝非是因为史书记载中的缘故,而是有着另外的原因。
那这个原因到底又是什么?
难道,这个原因会与赵恒晚年沉溺于封禅之事,醉心神道有关?
想了许久,却依然没有一个完美的解释,于是我只能看向觉空与春亭,盼望着这二人能为我做出一个让人满意的回答。
看到我的目光后,觉空与春亭对视一眼,随即便对我问道。
“施主,不知可有何发现?”
听到觉空的询问,我自然不敢怠慢,连忙将我刚才的想法慢慢讲述于他,从赵光义驾崩,赵恒继位,直到檀渊之盟,包拯出世,言语间保无保留。
在我讲述的过程之中,我一边讲述一边看着觉空的表情,想要从他的表情变化中,判断自己的想法是否接近了故事的真相。
“施主虽然没有猜出真相,不过却已经相距不远,世上的确本无包拯此人,所谓包拯乃是酆都大帝入世所用之身份,因此自然不会有双亲在世。”
不过很可惜,觉空表情没有丝毫变化,在我一口气说完自己的想法之后,他这才点了点头,言语间确认了我的部分猜想。
“所以施主所猜不错,所谓陪伴双亲以及守孝一事只不过是个借口,其真正的原因,便是因为时机未到,酆都大帝并不想提前入世。”
“至于酆都大帝入世的原因也确实如施主所料,的确与真宗晚年的醉心神道有关,只不过施主虽然猜测到了其中原因,但是却并没有想到更深层次的内容。”
看到我迷茫的模样,觉空转过了身,开始为我说起了酆都大帝入世的前因后果。
在酆都大帝化名李存勖覆灭了由弱水所扶持的后梁之后,酆都大帝见神州依然没有恢复此前的平静,便知道天命难违,自己无力对抗天道,因此只能还位李家,随后再度隐世。
但是酆都大帝却并没有真的撒手不管,他一直在暗中关注着神州的变化,见到柴荣出世之时,酆都大帝立即断定,在柴荣身后的人物,定然是那来到神州的阎罗王。
柴荣虽然英年早逝,但是很快,酆都大帝便发现阎罗王将助力转移到了赵匡胤的身上,而在发现赵匡胤的命格之后,酆都大帝同时确认,此人正是终结五代十国的天命之人。
所以酆都大帝放下心来,不再忧心天下局势,而是一边关注着赵匡胤的进展,一边躲避着阎罗王的寻找,期待着神州早日恢复安宁。
最终,赵匡胤不负众望建立了宋朝,终结了这个混乱的时代,阎罗王也并没有贪恋神州的荣华富贵,而是选择了功成身退,继续寻找酆都大帝的下落。
到了这时,本应该一切归于平静,但是弱水还不死心,他们暗中蛊惑赵光义,令其行烛影斧声之事,弑兄夺位,试图以此动摇宋朝根基,让天下再起刀兵。
酆都大帝自然发现了弱水的阴谋,不过就在他想要出手阻止之时,关山在他之前便已经发现了弱水的阴谋,并且有了对应的举动举动,于是酆都大帝再一次选择了按兵不动,在暗中继续观察着一切。
最终,赵光义脱离了蛊惑,虽然赵匡胤驾崩于万岁殿,但是他已经完成了他的使命,宋朝的崛起已经无法逆转,弱水的阴谋再一次宣告失败。
不过即便如此,弱水却依然没有放弃试图扰乱天下的想法。
既然直接操纵皇位之人会引起关山的发现,所以弱水索性换了一个方式,那便是通过权臣,诱导坐在皇位上的帝王,因为帝王本身并没有遭受蛊惑,所以关山自然不会有所发现。、
这也就是赵恒为何前期还可以算是一代明君,最后却醉心封禅之事,沉迷神道,不理朝政的原因,因为那时的他,早已被弱水所派之人迷了心智。
而正如弱水所料,因为他们这一次没有对赵恒做什么手脚,所以关山并没有发现其中的隐情,关山先人只是单独的以为赵恒并非明主,而是一位碌碌无为的君王。
自古以来,关山都没有插手朝政的想法,无论这个朝代是兴旺还是衰败,只要没有人为操纵的痕迹,那么在关山眼中一切都是正常的轮回。
所以,在认定赵恒是一位碌碌无为的君王以后,关山并没有插手其中的念头,而是任由其自生自灭,不再过多关注。
不过,虽然弱水的举动瞒过了关山的先人,但是却瞒不过在暗中观察着一切的酆都大帝。
酆都大帝乃是从神话时期便已经存在的人物,自然轻易便看出了弱水的打算,对于如此举动,酆都大帝自然不可能坐视不理,于是他毅然选择出世,化名包拯,试图粉碎弱水的再一次阴谋。
而之所以酆都大帝会借口守孝一事不断拖延自己的出仕时间,其原因也很简单。
那便是因为在真宗时期,阎罗王还并没有离开神州,所以酆都大帝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选择拖延,其目的便是要等到阎罗王重返幽冥之时,再行出仕,以免阎罗王寻得自己的踪迹。
而这一等,便来到了宋仁宗赵祯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