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阿斗
作者: | 分类:玄幻 | 字数:209.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七十四章 投降
第七十四章投降
可是,现在是三国时代,许靖也不是成熟的政治家,他不懂的什么国家利益至上,也不懂得不能和恐怖#分子妥协的道理。 (w W W .. c o M)他更没有勇于牺牲的精神,没有为了大局置个人安危不顾的觉悟。
说白了,他就是个政治投机客,看着有便宜就冲上去捡,事败有危险他绝对会跑得比兔子还快。他拍马溜须的本事不错,实际才干平平,既没有政治上的大局观,更没有军事上的才能。
他这个太傅,本来就是靠劝进刘备称王、称帝得来的,这种所谓的从龙之功、拥戴之劳说白了不过就是迎合上意,拍马逢迎而已,和他的才干没有半点关系。
遇到危机他没有才能去做出应对之策,遇到危险他没有胆量去做个有担当的人,那现在这种情况下他还能做什么?他什么都做不了,只能乖乖地按人家安排好的路线行进。
其实也不完全是他没有才干的问题,问题是他一直负责政务上的事情,吴懿负责军事上的事情。他们两人狼狈为奸,一早就做出分工,互相都牢牢抓住自己领域上的东西,不得也不能干涉对方的领域的事情。
现在吴懿一死,军队乱成一团散沙,他平常和军队根本没有什么交集,他在军队没有丝毫影响力。这种情况下,想让他收拢军队,让他们和自己一条心和城外的hong军死磕到底,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要想做到这点,唯有像吴懿那样,在军队经营多年,天天到军队中和士卒摸爬滚打才行。现在的情况下,许靖是没有任何办法的,调动不了军队,一切都是白费,没有强大的武力做保障,一切阴谋诡计都像是肥皂泡,一戳就破。
更何况,对方给的时间很紧,他只有一个晚上的时间去考虑,去应变,去做决定。这一个晚上够做什么事?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像他这种博学之士,擅长的是慢慢谋划,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应变实在不是他所长。
现在的情况是,过了这个晚上,他如果还没做出决定,就只有死路一条。他完全不怀疑对方有这个能力,吴懿破破烂烂的死人头就证实了这一点。
吴懿出入有两百精锐保护他是知道的,两百军中精锐都不能保得了吴懿的周全,自己家里这些半桶水的家丁护院又能成什么事?
许靖感叹,这个昔日的太子心思够缜密的,特意将自己做决定的时间定得那么短,让他无法生出别样得心思来。
其实他不知道得是,刘厚之所以让他第二天巳时投降,主要是因为他收到消息,hong军的后续部队在第二天天亮时就能到达,他算了一下时间,巳时正好赶得上#将他们拉到成都南门去显摆一下。
如果没有这些后续部队的到来,光凭自己手上那两个团的兵力,就算许靖要投降,他也不敢贸贸然入城去受降。
这一个晚上,许靖虽然也很煎熬,但是,选择并不难做出,他既没有一夜白头,脸上也没有多几条皱纹,只是转辗反侧无法入眠而已,到了东方泛起了鱼肚白时,他毫无悬念地做出了投降的抉择。
第二天巳时,成都城南门大开城门,许靖率领着城中文武百官,出到城外,跪在路边上,迎接胜利者的到来。
许靖是文官之首,他可以领着百官出城投降,但是,有两方面的人他是无法代表的,其一就是军队,军队他掌控不了,否则他也不需要投降了;
其二是皇室,本来,如果有足够时间,他是可以入宫劝服吴太后投降的,他也愿意这样做,他也想以此为功劳,在刘厚那里为自己捞点好处。
可惜,对方给他的时间太短,他根本没有时间这么做,对方给他来了个“双规”,在规定的时间去规定的地点乞降,自己小命要紧,如果不按对方的要求,他很害怕自己会没命,所以他只好放弃了入宫劝说的打算,最后只来得及派出家人,通知其他官员们和他一起出城投降。
可怜在皇宫里的两母子,到现在还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甚至都还不知道刘厚已经回来,还在在皇宫里做着千秋大梦。
今天在南门附近的百姓可看到西洋镜了,一溜的官员在城外的路边跪着,平时只见过百姓跪官员,哪里见过这些大官跪着的情况,而且这些还不是小官,不但九卿,就连号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傅大人都赫然在列,这还真是稀奇事了。
最尴尬的是守城门的兵将,之前大将军有令,要关闭城门,禁止任何人进出,可是这些都是高官,而且整个朝中的官员几乎都到齐了,谁敢阻拦他们?
士兵们还不知道吴懿已经被杀的消息,但是中、高级将领们都已经知道了,他们也正为自己的前途担忧,正彷徨间,他们就见到一溜的官员出城去,他们也隐隐猜到这些官员们出城是打着怎么样的如意算盘。
于是,守城门的营将心里也开始计较了起来。现在大将军已死,队部何去何从还很难说,城里的小朝廷眼看树倒猢狲散,自己如果再不攀条高枝迟早也是死路一条。
营将心思活络,很快就做出了决定,他决定有样学样,于是,当hong军将士到达的时候,就看到城门洞开,除了文武百官之外,还有一个营将带着一队士兵也跪在一边等着收编。
如果这个营将是个脑袋一根筋的家伙,坚持关闭城门固守不出,那么即使百官投降了,hong军想进城也要费一番周章,现在好了,连这个守门的营将也投降了,那事情就好办了。
Hong将士在巳时准时到达成都的南门,刘厚和郭攸之虽然策划了这件事,但是能不能成功也不敢肯定,所以,所有的士兵都是全副武装,带齐攻城器械来的。
来到城门外一看,不但百官投降,连城墙上、城门头上的士兵也全部下来跪在路边,这下,大家顿时都松了一口气。
打仗是要掉脑袋的,虽然hong军的战死率一向很低,但还是有的,能不打仗谁也不想打,可以不用死人解决问题最好,现在看情况是不用打了,大家能不高兴吗?
不过郭攸之提出,自古以来,诈降之事屡见不鲜,为防许靖搞什么诈降,还是先让一队士兵入城探个究竟先。陛下身系天下黎民百姓的福祉,不宜轻易涉险,还是迟点再入城为好。
对于郭攸之的话,刘厚深以为然,他从来都是最怕死的,虽然看上去许靖不像诈降,但是小心驶得万年船,还是小心些的好,眼看革命就要成功了,别倒在黎明前的一刻就好了。
于是,刘厚派郭攸之去接受百官的投降,将他们请到兵营里和自己相见,然后先派1000藤甲兵入城。这一千人很快就接管了南门的城防,控制了瓮城、城门楼和附近的一段城墙。
原来守门的营将和他的部下统统缴了械,然后被带入俘虏营暂时安置。
这些都是蜀国的官兵,虽然是为了成都朝廷效命,但是,他们效命的总归还是蜀国,只要刘厚控制了局势,坐稳了皇位,这些人依然可以为蜀国朝廷效命,他们的忠诚不存在任何问题。
在现在蜀国人口稀少,兵员来源不足的情况下,这些人将是很珍贵的兵源。因此,刘厚吩咐要好好招待他们,不可将他们当做俘虏看待,要给予他们和hong军士兵一样的伙食待遇。
当然,他们的行动自#由是要暂时被限制的,在hong军完全控制局面之前,他们只能老实待在军营中,以免他们出去闹出什么乱子。
控制了南门,hong军入城的通道已经打开,入城将士的退路也有保障了,于是,刘厚再调遣四千五藤甲军和四千五火#枪兵入城。
他们分开两拨,分别从南门左右两个方向出发,依次去占领各个城门,每占领一座城门,就将守军押解到hong军军营,然后留下五百#人守住那些城门。
为了取得守城将士的信任,加快夺取城防的速度,刘厚让投降的官员,尤其是那些武将跟着去做劝降的思想工作,就连刚投降的南门营官也被派了出去,因为据说他在军中多有好友,和几个城门的守将都有交情。
hong军每到一个城门,就先派出这些劝降的官员或将领,他们将情况对守门的营将说明了一下,再将刘厚的许诺告诉他们,他们一般都会同意投降。
刘厚的许诺也很简单,就是答应他们,等自己坐稳皇位后,所有将领都依然可以继续在军中担任不低于现在级别的官职,而且是实职,不是那种有级别没有实权的闲官。
当然也有冥顽不灵不肯投降的,军中最不缺的就是一根筋的人,最不缺的是死忠、愚忠之人,吴懿在军中经营了那么久,总有些是他的死忠,也有一些脑子不大灵光,认不清楚形势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强攻了。
于是,城中陆陆续续响起了枪声。守军也拥有大量火器,枪不多,大约五千支左右,但是霹雳雷很多。幸好大部分将领还是识时务者,选择了投降,不肯投降负隅顽抗的大约三千人,两千支枪,分开两拨,一拔在军营,人数在两千左右,另一一拔约一千人,在皇城的南门(江桥门)。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