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阿斗
作者: | 分类:玄幻 | 字数:209.1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一百五十四章 财神到
第一百五十四章财神到
见到王甫跪下请罪,刘厚摆了摆手道:“罢了,你起来吧,不知者不罪,你的考虑是对的,如果没有行刺这件事的话,的确不应该关闭城门。不过现在发生了这件事,我们总不能无动于衷吧。
这样吧,我们以三天为限,在这三天内,就让羽林卫和‘中情局’的人好好梳理一下城中的百姓,尽快找出魏、吴两国潜伏在城内的细作。三天后,无论结果如何,将重开城门,让大家正常通行,你看如何啊?”
“陛下英明!”王甫连忙爬起身称颂道。他原先不知道发生了这么大一件事,没想到会冒犯了皇帝,正担心会受到皇帝的怪罪呢,没想到皇帝不但原谅来他,还和颜悦色地跟他商量这件事的处理意见,他心里不由得感动得一塌糊涂,对刘厚的好感度、忠诚值蹭蹭蹭地往上升。
刘厚当然不会为了这种小事而怪罪于他,刘厚再次摆摆手,道:“账本做得不错,是你做的吗?让我好好看一看。”说完继续翻看着手中的账本,关公和王甫子识趣的停止了说话,静静地在旁边等候着。
刘厚对这个账本很感兴趣,也很惊讶,他惊讶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里面记载的数据。里面记载了荆州的税收情况,刘厚以前从来没¥,w≯ww.有注意到,荆州的税竟然有那么多,都快赶上成都的税收了。成都是一国的首都,税收是当之无愧的全国第一,荆州却稳稳地排在第二位,和成都相差不远。
看起来关公的经济工作搞的很不错啊!第二个令刘厚惊讶地地方是,这本账本设有原、收、出、存四项,账目非常详明清楚。他惊讶于古人的智慧,没想比自己所处的时代早2000年的三国时期,人们已经会用这么先进的记帐方法了。
后来刘厚一想,也就释然了,他面前的是谁啊,是关公啊。关公是谁?大家都会说他是关老爷、是武圣人、是“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简称“关帝”。他是讲义气人士的代表,所以在港产片中,无论警察或者是匪徒行动前都要拜一拜关二哥。
但是,如果你去问做生意的人,则会到另外一个答案,他们会告诉你,他们也拜关公,但是他们拜的是关公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武财神。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一个武将怎么会变成财神呢?不信的人可以去看看,做生意的人供奉的武财神像就是关公的形象。
不懂得赚钱还叫财神吗?所以,刘厚也就对关公能在荆州这样的四战之地,依然能赚取到大量钱财感到释然了。他如果没有那么强大的赚钱能力,怎么能在荆州养得起十几万精兵呢?
那么问题来来,为什么关公会变成财神呢?关于这点有很多民间传说,普遍的说法是:
一、关公生前十分善于理财,长于会计业务,曾设笔记法,发明日清簿,这种计算方法设有原、收、出、存四项,非常详明清楚,后世商人公认他为会计专才,所以奉为商业神;
二、商人谈生意作买卖,最重义气和信用,关公信义俱全,故尊奉之;
三、传说关公逝后真神常回助战,取得胜利,商人就是希望有朝日自己的生意受挫,能像关公一样,来日东山再起,争取最后的成功。
刘厚没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可以面对面的和财神坐在一起聊天,想想心里都有点小激动了。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过年时他们乡下经常会播放的那首粤语歌《财神到》:
财神到,财神到,好心得好报。
财神话,财神话,揾钱依正路。
财神到,财神到,好走快两步。
得到佢睇起你,你有前途。
……
“现在我算不算被财神看重?那自己应该很有钱途了吧。”刘厚想。
看完账本之后,他问关公:“二叔,这种记账方法是你发明的吗?”
关公抚须呵呵笑,道:“让陛下见笑了,这法子的确是二叔所创。”
“二叔真厉害,没想到二叔不但武功高强,竟然还会财会啊,二叔是怎么想出这种记账方法的?”
“呵呵,陛下过奖了,想起来,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陛下你也知道,二叔在曹营待过一段时间。”说着,关公渐渐陷入了对过去的回忆当中,丹凤眼又眯了起来。
“朕知道,二叔那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一开始二叔找不到父皇,就暂时寄居在曹操身边,后来,二叔终于打听到父皇的消息,就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一路杀将过去寻找父皇。
二叔也因这件事名动华夏,成为天下间最讲义气的人。而且,朕敢保证,二叔这段往事一定会流传千古,为亿万民称颂。”
刘厚见关公情绪有点低落,连忙一记马屁下去。关公被刘厚逗得呵呵大笑。
“呵呵,陛下真会哄人开心,那个时候,曹操为了笼络二叔,经常送给二叔一些贵重的财物。可是,你二叔岂是那种贪财忘义之人,那些财物除了一些必须的支出外,其余的都没有乱用。后来二叔得悉大哥的下落,数次去求见曹操,想跟他告别。
大概曹操也猜到了二叔的意图吧,他几次都避而不见。二叔没办法,只能不辞而别了。于是,二叔就将官印悬挂在房梁上,将曹操赏赐的财物一样不少的悉数清点留下,并附上一本帐册,这本账册就是依照“原、收、出、存”四个项目来记录的。二叔发现,用这种方法就可以将所有财物记载得一清二楚。
‘原’就是曹操原本送给了二叔多少财物;‘收’就是二叔如实收到了曹操多少财物;‘出’就是二叔在这段时间支出了多少财物;‘存’就是二叔临走之前还结存多少财物。”
刘厚恍然大悟,原来关公这个记账法是来源于实践的,完全就是将实际生活中的财物往来一笔一笔地,用流水账的方法记录下来。关羽这种简明的记帐法,后世的商人都照搬照用,被世人称为“商用薄记法”。关公也因此被视为财会的创始人,并被后人逐渐奉为财神。
“二叔这套记账方法是不错,不过,侄儿也有一套记账方法,不知道二叔想不想看一下?”刘厚道。
关公这套记账方法比历史上的其他记账方法已经先进很多了,但是和后世的借/贷复式记账法还是差了很多。关公的记账方法再怎么先进也有其历史局限性,是一种“流水账”式的记账方法,属于单式记账方法。
刘厚心想,既然关公的簿记法都能被后世人使用很久,既然他被后人尊为财神,那干脆就彻底一点,自己将更先进的记账方法传授给他,由他来推广,使财会技术跨越千年一步到位。这样一来,关公这个财神的神位肯定是跑不掉的了。
“喔?陛下也懂财会?”关公好奇地问。
“略懂。”刘厚一副装13的模样道。
“可二叔没听说过左仙翁懂财会啊。”关公有点不大相信。因为明面上左慈是刘厚的师傅,所有人都知道,刘厚的武功主要是赵云教的,但是其他奇奇怪怪的东西就统统来自于左慈了。如果连师傅都不会,徒弟怎么可能会呢?故此,关公才会有此一问。
显然关公不懂得这个世界上有创新这一说法,也不懂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说法。当然,刘厚的确不是自己去创新,也的确不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不过是抄袭后人的知识而已。
“呵呵,二叔,左师傅那是什么人?那是神仙一样的人物啊。他最擅长是什么?是术数啊。术数之学涉及到大量的算术知识,可谓博大精深,小小财会之法,不过小道而已。他连术数都精通,难道区区财会记账难得到他吗?”
既然关公提到左慈,刘厚就顺水推舟地将事情往左慈身上一推,这种方法屡试不爽,这样就不会解释这么多了。
果然,关公没有再追问刘厚新式记账法的来历,而是饶有兴趣地催促他赶紧将新的记账法说出来。王甫、郭攸之都是
文官,平时的工作都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他们对新式记账法也很感兴趣,自然也是凑上来,一起听小皇帝有什么高见。
于是,刘厚就画了个后世常用的财务表格出来,然后将后世的借/贷记账法粗略地给他们讲解了一遍。
这种记账方法并不复杂,就是借方和贷方的概念不太好理解。刘厚画的表格中,借方在左侧,贷方在右侧。刘厚让他们记住的第一条定律就是:在记账时务必要牢记一条不变的法则:“借方=贷方”,换句话说,在任何交易中,都必须同时登记到帐簿的左右两侧。
“陛下,请恕微臣直言,这‘借’和‘贷’的意思是一样的啊?”王甫忍不住问道。
“呃……”刘厚无语,还真是,从字面的意思来看,“借”和“贷”这两个字的意思很接近,用在这里确实有点不妥,也不知道后世是谁规定用这两个字的。
支吾来半天,刘厚才道:“这个,其实就是一个比喻嘛,如果你觉得用这两个字不妥,我们可以改用其他字嘛,例如用‘出’和‘入’,又例如干脆就用‘左’和‘右’代替好来。反正你们理解它们代表的意思就行了,至于用那个字甚至那个符号都是无所谓的事情。”
由于刘厚用来“借”和“贷”这两个字,使得围观的众人半天脑袋都没转过弯来。不过经刘厚这么一解释,他们都明白了过来,毕竟在座没有一位智商低于一百的。
接着刘厚又给他们讲来这种记账法的几条原则,例如:
(1)资产增加时,记入左侧;资产减少时,记入右侧。
(2)负债增加时,记入右侧;负债减少时,记入左侧。
(3)所有者权益增加时,计入右侧;所有者权益减少时,计入左侧。
(4)成本增加时,计入左侧;成本减少时,计入右侧。
(5)收入增加时,计入右侧;收入减少时,计入左侧。
(6)费用增加时,计入左侧;费用减少时,计入右侧。
三人一开始很不习惯这种记账法,随着刘厚深入的讲解,他们的眼睛越来越明亮来,他们深切地感受到,这种记账法比他们原来用的方法好太多来。起码有一点,就是这种复式记账法有利于防止和减少记账差错。
ps.今天这一章抄了不少百度的内容,所以这一章写够三千五字,大家可别骂我抄东西来凑字数啊,我人品还是杠杠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