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盲帝师
作者:因曲而铭 | 分类:历史 | 字数:55.3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二十四章 空手套白狼
韩铭的豪言壮语吓呆了刘氏父子,原本就只想中个举,他怎么张口就是状元?
可这个提议,不能不让他们心动,都是要考的,为什么就不能展望一下呢?
许久才回过神的刘父,连忙安排宴席,要请韩铭吃饭。顺便还找人去临水村报信,晚上就留人住下了。
对这一番安排,韩铭没有反对,本来就有许多事没说完呢。
在他看来,刘钰就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身上还带着稚气。十八九岁的年纪,长得白白净净,一米七五的身高,性格有点腼腆,很守规矩。
要是让他穿上现代校服,妥妥的应届高考生。只不过相比于学生,他有更多的自由,而科举也比高考重要很多。
经过一顿午宴,三人之间的关系越发融洽,从不喝酒的刘钰酩酊大醉。刘德贵则是一边看着儿子,一边嚎嚎大哭,“都是当爹的没用,什么都压在儿子身上,害得我儿……”
声音渐渐低沉下去,韩铭看着同款姿势趴在桌上的父子,找人把他们扶进去休息,自己独自坐在桌边喝酒。
米酒的后劲绵长,虽然度数不高,但随着时间推移,还是会显醉态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练武的缘故,韩铭越喝越精神,都跑了两趟厕所了,居然才刚达到脸红的状态。
就着残羹冷炙,他喝干坛里的最后一滴酒,随后在庄园外围逛了起来。
庄园依山而建,前边是通往村子中心的大路,左右两侧都是翠绿的农田。禾苗随着微风摆动,形成了绿色的波浪。
三湾村的田地很整齐,像是特意修正过一样,基本都是矩形。只有在边边角角的地方,才能看到一些小的不规则图形。
灌溉用的沟渠随田埂延伸,一直通往河边的水车,平时取水也很方便。至于山上的梯田,韩铭猜测应该自带水源,不至于一担担挑上去。
将这里和临水村一比,真是无话可说。很明显,三湾村属于成体系的工厂式种田模式,代表着当代的高水平。
而临水村,则还是放羊一样,虽然也有经验,但太散乱了。
目光灼灼地看着绿色的秧苗,韩铭在天黑前回到了庄园。简单吃过杂役送来的晚饭,他在泥地上,疯狂地演算着什么。
经过一下午的沉睡,父子两终于醒了过来,一看天色,大惊不已。匆忙洗漱了一番,二人连连赔罪,“贤侄,失礼了,对不住。”
“兄长,害你枯坐许久,钰深感惭愧。”
韩铭站起来后伸了个懒腰,对他们笑了笑,“伯父、钰弟,你们来得正好,有事相商。”
三人进到屋里,刘德贵揉着还发晕的脑袋,说道:“贤侄,有话请讲,今后就别客气了。”
“伯父,至多两个月的时间,我会在族里开设学堂,专门教授孩子算学。这是一种从以往的算学中,演变的数算之法,更为精炼。所以,钰弟要从头学起。”韩铭娓娓道来。
“那时,我希望钰弟可以在韩家住上一段时间。等入门后,再由他决定归家时间,您看怎么样?”
刘德贵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一喜,可转头又想到韩家那个条件,一时拿不定主意。直到看见儿子那兴奋的眼神,心防瞬间被击溃,点头同意。
谈完这个之后,韩铭神秘一笑,“伯父,说起饲弄庄稼,我是远远比不过您的。不过我知道有种办法,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您有兴趣试试吗?”
说到这个,那就没人比身为村长的刘德贵更有发言权了。他自信一笑,“贤侄,你怕是不知道。我们村的地,是整个县最好的,粮种也是用一代代传下的方法培育。”
“只要老天爷不发大怒,一亩地产多少粮食,我们提前就知道,不会差很大。多年来,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却始终不能超过往年的最高数。慢慢的,也就不想这事了,只要不减产就好。”
“不是伯父不相信,只是从我曾祖那辈开始,刘家在种地上就远近闻名。现在你说起这个,委实有些托大了。”
韩铭点点头,“伯父,这等大事我肯定不会玩笑。办法是我从一本古书上看到的,也没见人用过,可却有其事。您可以找几亩田试试,等这季粮食收完后,看看效果?”
虽然心里不信,可不好再三驳人家的面子,刘德贵就答应了,“既然贤侄这么有信心,那我就拿自家的十亩地试试吧。”
万万没想到,对方都答应了,韩铭却不按套路出牌。只见他站起身,郑重行了一礼,说道:“好叫伯父知道,书是族里所有,方法自然也该属于族里。我现在拿出来,只是因为临水村不适合此法。”
“若是行之有效,伯父和整个村子都受益良多。因此,小侄厚颜提个要求。如果伯父觉得此法可以推广,我想让三湾村无偿为我提供一物。”
“只要答应我这个要求,贵村挂在我名下的地,我不收取任何好处。”
这个回答也是惊到了刘德贵,他立刻变得严肃起来,开始站在村长的位置上考虑问题了。
对方说得这么郑重,显然是对这个办法有信心。可是他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增产。至于不收好处,他早就打听清楚了,其他两个村子也是如此,没什么奇怪的。
也就是说,三湾村和其他两个村子的差别在于,帮助钰儿科举、增加粮食产出的方法。
想了许久,刘德贵正色道:“贤侄,你想让我们提供什么东西给你?”
“米糠。”
刘德贵快速在心里算了一笔账,米糠以他们村的条件自然不会去吃,却是会卖的。价钱上,大概在一钱银子一石。虽然不是很多,可整个村子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一边是儿子,一边是村子,刘村长再一次陷入两难。最后,他无奈拍板,“贤侄,我可以每个月给你十石米糠,不管事情成不成,都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若是用过你的办法之后,我觉得全村的地都能用上。到那时候,整个村子的米糠都是你的。我只能接受这个条件,你认为呢?”
韩铭再次行了一礼,“这是自然!我有言在先,只有伯父觉得方法好用的时候,才会提条件。而且这件事,不影响钰弟和土地挂名的事,算是额外的买卖。”
“对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还是贤侄你想的周到。”刘德贵总算松了口气,这样两边都有交代了。
想到对方的顾虑和做法,韩铭觉得这个伯父真是不容易。
没让对方等太久,他直接说出了,所谓的增产办法,“把鸭子养在田里面!”
“养鸭?”刘德贵‘噌’的一下就站了起来,觉得这个方法有些异想天开。可仔细回想鸭子的习性后,却又有些吃不准。
鸭子的排泄物,无疑是上好的肥料,也可以吃掉稻苗上的虫子。可是怎么保证,鸭子不吃稻苗呢?
韩铭这时拿出专业推销员的精神,详细解释了他在纪录片里面看来的方法。作为‘大吃货’帝国的一员,那部纪录片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里面事无巨细地,讲述了各种食材的一生,甚至包括成长环境。
稻田里面养鸭,关键在于不让鸭子空腹出门,鸭子依旧要吃东西。
早晚两次,给鸭子喂个七八分饱,不至于饥饿到去吃稻苗。而稻苗上的虫子,会变成美味的饭后甜点。鸭子一般在进食一到两个小时内会排便,而这个时间正是鸭子在稻田里的时候。
这个方法的精髓,就是鸭子的粪便作为肥料,顺便消灭害虫。鸭子还能在稻花掉落的时候,吃田里的稻花,使得本身的肉质更为鲜美。
一整个下午都在计算相关数据的韩铭,脑补了多方面的细节,才定下具体的方案。
有他这么一解释,作为专业人员的刘德贵,立马就看到了其中的关键之处。只要鸭子不吃稻苗,凭水稻的生存能力,是不会被鸭子弄死的。
光是肥料和虫子这两条,就肯定能带来不一样的结果。更别说,还有鸭子这个副产品。
之所以鸭子排在粮食后面,是因为在这个时代,肉再多,只要没粮食,人们都觉得不安全。
打通了关窍,刘德贵就坐不住了。一来是职业天性使然,还有一个是关乎切实的利益。毕竟,这个方法,太具有操作可能了,他都算到每亩田最多能养几只鸭了。
韩铭没有打扰他,反而是和刘钰交流起了一些事情,“钰弟,上午所说之语,并非玩笑。经史、诗词,我帮不上忙。可策论和算学,不是为兄自夸,能比过我的,还真不多。”
“兄长,你当真伤得如此重,以至再无仕途的可能?”刘钰面色有遗憾,也有惋惜,还有淡淡的同情。
“哈,不用这般表情,为兄之志,不还有你来继承吗?四年后,你踏马长安街时,尽可为我扬名。”韩铭表现得很洒脱。
刘钰反应过来,重重地点头,“钰,定不负兄长之托!”
在韩铭感慨还是小孩好骗的时候,刘村长终于下定了决心。他一把握住韩铭的手,“贤侄,我决定除了山地和一千亩靠河的田地外,其他地方全部用你打的养鸭法。”
“不先试试?还有,这可是要很多鸭子的,现在不是孵小鸭的季节吧?”韩铭有些诧异,对方这么有魄力的吗?
刘德贵摆摆手,“老汉自有办法。我们刘家,之所以能在十里八乡小有名气,靠得就是敢想敢干。有这么精细的方法,要是还畏畏缩缩,简直丢先祖的脸面。”
对方都这么说了,韩铭自然管不着,此次也算是功德圆满,还解决了最核心的问题。有了米糠,他的猪宝宝,可就能使劲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