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七她只想种田
作者: | 分类:古言 | 字数:112.6万
本书由笔趣阁签约发行,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第344章 争取主动权
这话说的是不打算掺和的意思了?
刘守正心头一阵咯噔,初见面时,那点因其还算识理知趣升起的好感,这会儿也荡然无存了。
这小子滑头的很,果然是商贾之子,难堪重用。
想着,刘守正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贤侄切莫说如此话,贤侄年纪轻轻便敢千里迢迢孤身来到渝中做买卖,其胆识魄力也不非一般人可比。
更何况贤侄来麓山郡也不过月余,就能将买卖做的全麓山郡都声名远播更是难得。”
即使再不喜眼前这个油盐不进的白面小子,刘守正也清楚的知道如今麓山郡内可用的人不多了,旱涝交迫,修渠造坝的事情迫在眉睫,有些话该说还是得说。
他刘守正能走到今日,自是从来都清楚明白比起里子,有时候个人喜恶并不算什么,紧要关头便是折点面子也不算什么。
思及此处,刘守正微微蹙眉,面上露出几分难为之处。
顾七扫了一眼,心下了然。
既然该摆的姿态摆足了,也是时候给这位刘大人递个台阶下,便顺势接话道:
“大人,可是有烦心之事?”
也不算完全没有眼色。
刘守正心头一松,面上却更显得愁苦,装作犹豫之色道:“贤侄是自己人,本官也不瞒着贤侄,这半月里渝中接连大雨,贤侄对此有何看法?”
“渝州接连几年大旱,河道枯竭,田地干裂,颗粒无收,想来百姓日日盼的便是能有一场雨来解渝州之苦。
而今年能赶在春种时,恰逢雨水及时而至,小可听闻半月前大人便开仓派发粮种,已解城中百姓之苦。
大人如此爱民如子,麓山郡百姓定当感念大人恩德。”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即便知道顾七说的都是场面话,刘守正闻言,心头仍旧多了几分微不可察的喜意。
“确实,如贤侄所言渝中能得此甘霖,本是天大的喜讯。然,天地万物相辅相成又相生相克,有时候明明是好事,来的太多了便也成了坏事。”
刘守正说着面露悲痛:“贤侄可知,就在几日前,咱们麓山郡城外不到二十里地的一处河滩又被上涨的河水冲垮了吗?”
“竟有此事,可有伤亡?”
顾七适当的露出不太走心的惊诧之色。
刘守正摇摇头:“万幸,那处河滩距离附近的村子还有些距离,为此并没有出现伤亡,只是损了一些附近的田地。”
“小可这些时日忙着铺子里的生意,竟不知城外发生了如此大的事情,大人可有了解困之法?”
“倒不是没有解困之法,只耐何如今麓山郡内可用的人手不足,本官有心无力。”刘守正叹息一声,目光落在顾七的过分平静的面孔上。
这小子便是连演戏都这般敷衍。
-
“大人今日叫小可过来,可是小可有什么能帮得上大人之处?”顾七点题。
麓山郡眼下的情况不好,刘守正着急,顾七自然知道。
同样的,顾七现在大半的身价都投在了麓山郡内,若是麓山郡真的因洪涝而再次民不聊生,对于顾七来说损失也是不可估计的。
顾七没有和刘守正白耗一天功夫的打算。
有些事情该谈的自然要谈,当然能要的主动权也一点不能少。
“修缮河堤需要大量的河工,然本郡手下可用的官吏衙役加在一处也不过百人之数,便是本官将他们全都送去河岸,也无法将这般多的河堤都在月余内修缮加固了。”
“在下铺子里倒是有些得用的身边人,若是大人需要人手,在下可派遣一些身强体壮的来供大人驱使,以解大人的燃眉之急。”
刘守正蹙眉,他要的是钱和粮,有了足够的银子和粮食,满麓山郡哪里招募不到得用的河工。
自然,有些话不能讲的那么直白。
“贤侄的好意本官心里明白,只是麓山郡内外河道众多,若要全都修葺,所需河工没有成千也至少要数百,贤侄手里可派遣多少人手?”
想来也不过十几二十人,能有何用?
刘守正心下摇头,只觉这齐少东家到底是年纪太轻,还不懂事情轻重。
“小可手下的做事的伙计镖师人数不少,此次来麓山郡也带了大半过来,只是麓山郡的生意刚刚起步,大部分人手都有事项要做,一时间脱不开身。”
顾七思索着,看向刘守正,颇为认真道:“大人,你看在下先派遣五十人过来,为大人所用可成?”
五十人?
刘守正愣了愣。
这数目真不算少,若只是修缮靠近麓山郡城附近的几条河流,再加上衙门里可用的衙役,也足够了。
可惜麓山郡下还有众多县镇村落,一但洪患加加剧,只顾着眼前可见的几条河流明显不够。
将刘守正的反应看在眼里,顾七轻笑,继续道:“我那五十个兄弟皆是镖师出身,有把子力气,比一般农户好用。”
镖师?刘守正忽然想起,这个齐家少东家在麓山郡开的第一家铺子可不就是镖局吗!
虽说那镖局至今没见有生意,但确确实实有镖师在里头。
而镖师都是有功夫在身的,真说起来,那就是半个江湖人了。如此看来这齐家少东家手底下的人马比起弘文堂的人马也不差太多。
这倒是个意外之喜。
修建河堤本就比寻常工计来的危险,若恰逢赶上大雨倾倒之时,更是容易出人命之忧,而镖师个个身强体壮又有功夫傍身,定然要比寻常农户充当河工来的更安全。
这般算来,虽只有五十人,但也算抵得上百人之力了。
想到这处,刘守正面上露出几分真心实意的笑容:“如此,本官就就不和贤侄客气了。不知贤侄手里的镖师,几日内可来府衙报道。”
“三日内,即可。”顾七答。
三日,倒也来得及。刘守正心下满意,继而又道:
“贤侄能如此为麓山郡百姓分忧,实乃大义,只是另还有件事,本官需先与贤侄明说。
朝廷已经有两年未曾下发赈灾米粮到渝州了。府衙内每年能收到的俸银有限,大多都拿去柳行街与行脚帮换了米粮。
不瞒贤侄,府衙内存留的米粮只供衙内差役月余。如今增虽加了人手,可府衙内也确实拿不出其他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