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阅读

从良医到良相

作者:杨思大老倌 | 分类:历史 | 字数:101.9万

四百零六 治丧 中

书名:从良医到良相 作者:杨思大老倌 字数:2168 更新时间:2024-11-25 23:35:38

有过几天,江南商界朋友过来拜访,向青山少不得还要接待一番。来着有苏松的沈立,杭州的林德全。

本来向青山还约了曹平的,不知啥原因他迟到了。

林德全说,今年江南风调雨顺,桑蚕大丰收,再加上松江府大开发,好多移民把种桑养蚕作为发家致富的唯一法宝,估计今年产量肯定过销量,生丝绸缎有滞销跌价的危险。

“向大人,我们受江南商界委托,特意过来向您求教。”

沈立还说桑蚕业乃江南第一大产业,该行业受损,江南百业都会受到影响,市井也会有凋敝的危险。“您可不能坐视不理啊。”

“某现在任职辽东,鞭长莫及。”向青山婉言拒绝。

他现在满脑子都是辽东的事情,那里还顾得上江南,何况江南富庶程度远非辽东可比,稍稍受点损失没啥大不了的。

且自己也不在江南,政策上也无法做出帮助。

沈立急了,说向青山在民间被称为经营之神,发展什么行业就能红火这一行,现在江南桑蚕业众多小老板都在眼巴巴的看看这,可不能推脱。

看向青山有不愿搀和的意思,沈立还起身正正经经的朝向青山作揖,“看在苏松上百万百姓的份上,还请向大人给与指点。”

林德全还继续加码,说向青山既然发展了苏松,即使离任了也不能人走茶凉,多少还是要关心点的。

难呐,向青山开始就此事在脑子里盘算开了。

桑蚕业的最终产品就是绫罗绸缎,乃高档消费品,市场本就不大,现在绸缎大丰收,那就要在扩大市场上做文章。

而难点就是大明老百姓却没这个实力去消费,就是现在着眼这点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还想要开拓市场,难度极大。

向青山:“以我愚见,还是要扩大市场。”

他这是要开始夹带私货了!

沈立拱手说,现在绸缎业最大的市场有三个,一为国内,二为南洋;三蒙古,能开拓的全都开拓了,哪里还有市场?

“有,还有个历史悠久的传统市场。”

“那里,我们怎么不知道?”沈立还一头雾水。

“丝绸之路啊!”

“哦,是这条路,还真的很有历史了!”俩人恍然。

西域地域广阔,可承受的销量也是海量。数百年前的盛唐时代,那么多丝绸还不是全都在西域倾销,也没听说有滞销的信息。

好,这个指点极好。

连连盛赞向青山不愧是状元出身,站得高看得远,一语中的!

这就是向青山的心底的私货,为大明在西部继续开疆拓土。或许官员们有些不以为意,觉得西域全都是沙漠,不愿意搀和其中。

但只要有了商业利益在其中,幕后的大商家们一定会在幕后推动此事!

这还不算,向青山还从密室里找出他自己画的西域地形图,给沈立林德全展示讲解。

向青山手指点着大明长城最西边的一道关口嘉峪关,在再地图上一路滑向西边,上下指点说:“此地天竺,此地是波斯,这两地地域极大,是个非常好的丝绸销售市场。尤其是波斯人,据说他们还能把丝绸销售到更西边的地方,哪里还有更多需要丝绸的阔佬!”

向青山还再加上一把火:“还有,舍弟就任职嘉峪关!”

此句含义颇丰,既有帮忙的意思,同时也含有武力出征的味道。

这就是市场!

看到地图上还有大片大片尚未开发的地区,沈立林德全的眼睛都直了,心中之喜溢于言表。

沈立还想把这张珍贵的西域地形图借走,带到江南去给当地富商们看看,这样更有说服力,向青山让他们找人来临摹一张,原件他是要自己保留的。

“据说西域有矿,富含金银,皮毛战马更是不计其数。”向青山在幽幽的添上一句。

收了地图,三人再次坐下谈话。

这回是林德全说话:“既然想要开拓西域,那就必须要先在长安设立落脚点。”

“没错,这个中转站必不可少!”沈立也点头附和。

此时迟到的曹平来了,他一进门就连声道歉,说他去了趟户部尚书杨鼎的家,老先生病了,他要去问候下。

向青山笑道:“不用问,一定是为缺钱愁得。”

老太后薨,丧仪典礼花销极大,而大明户部一向就没富裕过。尽管向青山在武昌,苏松不停折腾,可朝廷户部还是不停喊钱不够用,也不知道这么多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杨鼎发愁也是可以想象的到的!

“你们刚才都说些啥?”曹平这就开始谈正事了。

沈立就把刚才和向青山谈话给曹平说了。

“长安”曹平沉吟片刻,“很好,我再就此意。这样吧,就让汇通在长安也搞个大市场!”

这种稳赚的好事沈立林德全哪里会放过,他们强烈要求参股合资。

向青山则说既然给沈林两人参股,这件事就瞒不过去,会有很多人想要参股,到时候汇通就没啥赚头了。

不如索性就让给商界自己去高,汇通只在其中入股一成意思意思,专门负责长安到嘉峪关的运输,和武装护卫。

这点大家都说好,还约好了,此事等老太后的丧事办完之后在公开。

送走客人,向青山也坐车去杨鼎府上去慰问下,顺便再给他开张药方。既然自己人在京城,那也不过是顺手为之。

杨鼎府上,杨家大儿子还以隆重的礼仪接待向青山,说本来就想去请的,没想到已经到了。

穿过重重院落,向青山在杨家后堂见到杨鼎,老先生没啥大病,还能出门迎接。

坐下没过三句话,杨鼎就开始抱怨,“东流,这户部尚书实在是太艰难了,一年到头就没有过一天宽松的日子,乞骸骨还不被恩准,这日子真难过。

现在老太后薨,陛下还要隆重待之,这又是一大笔钱,我从哪里掏啊!”

“老大人病情如何?”

户部事物那是杨鼎的家事,向青山没必要多嘴,说多了反而会令人反感。

“没多大事,我就是心烦,胸口堵得慌,还有就是夜里睡不安稳。”

诊脉,看舌苔,向青山也说杨鼎没大事。